言语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所以人们考察人,常常从一个人平时的言谈之中,或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就可以了解他的思想状况及品质等特征。
宋朝哲学家、理学家朱熹认为“心” 是理学体系的核心概念, 他把“心” 提高到很高的地位, 他把“人心” 的“天命之性” 和“气质之性”有机地贯通起来, 使前人的“道心” 和“人心” 合而为一。 朱熹讲的心, 有两层涵义。 一是感觉之心, 即“知觉运动” 或“灵明” 之心, 它是形而下者; 二是“本心” 或“义理之心” , 即先验的道德意识观念, 它是形而上的。 朱熹认为“道心” 与“人心” 为一, 只要“人心” 符合道所思所想并且有道理便是“道心” 。 只要心不离道, 保持“人心” 的单一纯净, 那么“人心” 与“道心” 就是同一的。 朱熹认为“道心” 是出自于天理或性命之正, 本来是禀受的仁义礼智之心, 发而为恻隐、 羞恶、 是非、 辞让则为善。 “人心” 出于形气之私, 是指饥食渴饮之类。 他认为“道心” 与“人心” 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系, “道心” 需要通过“人心” 来安顿, “道心” 与“人心”有主从关系, “人心” 须听命于“道心” 。 朱熹从心性说出发, 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认为人心有私欲, 所以危殆; 道心是天理, 所以精微。可见言为心声,言行举止缘于人的内心,对“心”的研讨从远古贤德到今天智者,为此从各方面验证、取证可谓绞尽脑汁,延伸哲学、心理学、脑神经系统内、外科、行为学科等科研课题。
朱熹认为心是身体的主宰, 心体只有一个, 心是唯一的, 在心之外没有另外的心, 心接应万物而不被万物所迫, 用心体观物, 则物之理自然能深刻理解, 朱熹认识到心之体对人有重大意义, 心正则身正,心邪则人不善。
儒家以“善恶” 论人性, 而佛教以“清净” 论佛性, 要求明心见性。 在心性情关系上, 朱熹主张性体情用而佛教走向是去情复性。圣经经文 “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路加福音6:45)解读为:(一)求主鉴察我们心里的意念,好叫我们口中的言语,能蒙主悦纳(参诗十九14)。(二)我们若要对付口,就得先对付心(箴廿五28)。(三)听一个人的言语如何,就能知道他这个人是如何,因为言语最能表明一个人的心。(四)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箴四23);故须先对付里面的存心,外面才会有正常的、成熟的表现及生活。由此可见无论宋朝理学家朱熹还是距今3500年的圣经所讲的心性问题对于今天的现实社会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被物欲纵横的环境影响着, 很难达到古代哲人们的那种修心养性的心态。 今天的人们为了追求功名利禄, 不惜牺牲一切代价, 使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道德观逐渐沦丧, 人们的私心愈发严重, 社会公德现象罕见。 为此,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注重道德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以德为本,淡泊名利, 做到人心向善, 使“人心” 不离开“道心” ,使人言皆为正念之心声,只有这样社会大环境才能得以改善, 国民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和谐社会才能得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