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课,教室来了不速之客——一只蜜蜂。
开始,同学们谁也没注意到,一只蜜蜂的莫名闯入。课间是同学们枯燥学习的润滑剂,难得的欢声笑语,充斥在教室每个角落。
“该死的蜂子,讨厌死了!”学霸B的一声怒叫,吸引了部分目光。极具正义的班霸A,以为“疯子”入侵,三步跨坐两步,出现在B书桌边。“怎么了?”A同学声音急促。
B学霸还在忙着写作业,过了几秒,抬头。正好看到满脸焦急的A,她也感觉到,很多同学正在围观。准备低头之际,B似乎改变主意,忽然扭头四望,指着教室右后上空,对A说:“那只蜜蜂太讨厌了,差点蜇了我。”
B不仅是学霸,而且“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A明目张胆地追慕B,已经是班里的公开笑题。
B刚说完,A就冲着蜜蜂的方向跑过去。一场“人蜂大战”,拉开序幕。
A同学大喊一声:“快点,门,窗子,都给我关严实。不灭此蜂,势不为人。”
蜜蜂似乎闻到了“杀气”,越飞越高。蜜蜂萦绕在屋顶横梁间,再高的学生,即使跳起来,也够不着。A虽成绩不佳,向来是班里的“点子王”。他抓起一本书,说时迟,那时快,“咚”,飞起的书重重地砸在屋顶上。不得不佩服,若是再朝右一厘米,蜜蜂必死无疑。失之毫厘,蜜蜂早已“右窜”,仍淡定地飞来飞去。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A已经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一次比一次出手快。众同学都把目光集中在A,等待着高唱胜利之歌。只有C大喊:“赔我的杯子,你把我杯子打了。”A停顿了一下,回头看了一眼,甩下一句“等我打死蜜蜂再说”,继续投入战斗。
蜜蜂背A追得东奔西突,反应也在“战斗”中越发敏捷。不知什么时候,同学们开始了齐声呐喊“A,加油”“A,加油”……A劲头更足了,出手的速度也更快了。遗憾的是,似乎每次都差那么半厘米,蜜蜂突围的经验也更丰富了。
A边打,边骂,边为自己鼓劲。“该死的蜜蜂”“我就不信,我还打不死你!”
A终于住手了,教室里一片寂静。有同学说:“A呀,蜜蜂停在灯管上,你还有没办法啊?”A抡起膀子,挥了几下,蜜蜂或许是累了,趴在灯管上纹丝不动。
“D,你个子高,站桌子上,把蜂子赶下来。”A指挥着。D是A的“小弟”,自然不会抗命,走到灯管下,踩凳子,上桌子。手一挥,蜜蜂又不见了。
“咚咚”“咚咚”“咚咚”,A也改变了战术,左右手都拿书,蓄足力量,看准方向,先后出手。声音倒是更有节奏了,可蜜蜂似乎更狡猾了,总能从两本书的缝隙逃脱。
同学们高呼“加油”的声音未落,只听一声大叫“啊,疼,蜜蜂蜇了我!”循眼看去,E双手抱着头,一脸的痛苦。蜜蜂已经被追得疯狂了,似乎无法控制方向了。同学们说,E受伤的过程,蜜蜂有如光速,只见流星一般从空中划过,看不清痕迹,只留下伤口。
E被送去了医务室,教室里的空气凝重起来。女同学要么溜出教室,要么蹲到桌子下,男同学都拿起一本书,做好了随时加入战斗的准备。
战火的硝烟,越烧越浓。
A扯着嗓子喊:“大家不要怕,门窗不要开,蜜蜂已经快死了!”说完,“咚咚”声,又回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就在A东奔西突的“战斗”中,教室渐渐变了模样,一片狼藉。先后碰掉了五位同学的书,几张桌子被挪得歪歪斜斜,两本扔起来的旧书,封胶脱落,书页像柳絮一样,漂在教室上空。奔跑途中,还撞到三个女同学,引得怨声载道。
“住手,你在干什么?”同学们都被吓了一跳,所有人都看着推门而入、手中拿着水杯的麻辣女班长F。A愣愣地看着班长,或许手也酸了,并没有急着出手。
“窗子边的同学,把窗子打开!门也全打开!”A还没开口,F以同样高亢的声音、更加坚定的语气命令着。教室里宁静起来,只有一只蜜蜂在头顶,传来“嗡嗡”的杂音,立即又是开窗的声音。
门窗敞开着,教室更加明亮。同学们似乎很快就忘记了那只蜜蜂,窗外的一个同学,冷不丁来一句:蜜蜂从这跑了。
班长F蹬了A一眼,留下几个字“无聊至极,看你把教室整的”。
说完,班长又督促同学们,收拾书本,整理桌椅,准备上下一节课。
其实,班长F杯里的水,正是蜂蜜。班长家在农村,是养蜂的,她曾给同学们分享过,无以数计的关于蜜蜂的故事。在F眼中,蜜蜂就是善良的天使,哺育自己一家人,也哺育着整个村子。F虽个性麻辣,却耿直、善良,她常说,自己身上的秉性,都是父母以蜜蜂为例培养出来的。
放学的时候,A被班主任带走“谈话”。后来传说,班主任给A上了生动的一课,主题就是:如何杀死一只善良的蜜蜂!
老罗不扯淡:
昨天在教室里看到一只蜜蜂,被同学追来追去,然后就有了本文。我把本文,定义为小说,其实文字里有太多我想要表达的东西,写完和修改之后,我都挺满意的。不知大家读懂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