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之轮# 2015.11.1 水星荣格单元第四次课 备忘录
你是否感觉到有命运的存在?
课上老T提问施惠。
施惠回答:“是。”我也同感。
老T说我们最近学的客体关系理论让我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想去改变,但最终会发现其实很多东西我们根本无法改变。他分享了最近遇到的一件事:在那个对他来说有着特别意义的日子,尽管他一再提醒自己,还是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擦车路怒事件”,让人不禁感慨,我们到底需要多高的自我意识水平才能抗衡命运之轮巨大而隐秘拖拽力?
这样说是不是很悲观?充满了宿命论的气息。
那什么是命运之轮呢?
生命之轮首先是生物学规律,如人人都逃不过的生、老、病、死……,人类在这些规律面前显得无比渺小,似乎毫无反抗之力。
但荣格指出,“没有什么能把我们从这种联系当中解脱出来,除非生活中那个与之相反的冲动——精神。我们现代人面对着重新发现精神生活的必要性;我们必须自己重新去实验。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打破把我们束缚于生物学事件的循环之中的魔咒。”
荣格为破除生物学宿命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人类精神的发展。但不得不说的是荣格理论中的精神本身也可能会是命运之轮,产生隐秘的拖拽力。这也就得提到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
在荣格看来,精神包括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到的还是无意识的。据此,精神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其中意识就是人直接经验的东西,是人的精神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
而个体潜意识位于潜意识的浅层部分,其内容包括个人生活中从意识境界被压抑下去的所有记忆、冲动、欲望以及模糊的直觉等。在个体潜意识之中,还存在着一种重要的心理内容,荣格称之为情结。情结就像完整人格中的一个个彼此分离的小人格一样,他们是自主的,有自己的驱力,而且可以强有力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与个体潜意识相对应,在人类的潜意识中还有一部分是超越了个人后天生活经验的,不依赖与个人经验而存在的,带有超越个体乃至民族、种族的,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与集体性的心理活动,这就是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产生与人类的进化相关。祖先的种种体验通过物理的遗传而被传给下一代,例如对黑暗和蛇的惧怕,人刚生下来,即使没有过对于蛇的体验,刚看到蛇还是会感到惧怕。集体潜意识中的内容称为“原型”,原型有很多,如出生原型、死亡原型、英雄原型、太阳原型等等,但是其中四种原型对于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分别是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自性。集体潜意识对个体行为和社会文明起着制约和推动的作用。
而意识是从潜意识状态中呈现出来的,天性的最重要东西是潜意识,意识不过是它的产物。一切自觉意识到的心理功能都事先存在于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中。所以可以说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主要是受到潜意识支配的,我们被情结束缚、被阴影拖拽,所以说精神本身也可能会是命运之轮,产生隐秘的拖拽力。
这样是不是又陷入到一种悲观主义里了呢?
但其实有趣的是,情结往往也是灵感和动力的源泉,对于事业上取得显著成就是十分重要的,如艺术家具有的美的情结使他执着于创造某种最高的美。而当自我与阴影相互配合、亲密和谐时,人也会感到自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如荣格所说:“人类的现实生活是由各种无情的相互对立的合成物构成的——白天与黑液、诞生于死亡、幸福与痛苦、善良与邪恶。我们甚至还不能确定哪一种会必然战胜另一种,是善良必然战胜邪恶呢,还是快乐必然打败痛苦。生活是一个战场,它一直而且永远是一个战场。一旦它不再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生活是一个战场,它一直而且永远是一个战场。我们活着,战斗着……
分享材料:
荣格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荣格心理学属于精神分析学派。荣格心理学可以被看做是内容广泛的人格理论,它主要回答了人格结构、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三个方面的问题,除了这三个问题之外,荣格对梦与象征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下面这四个方面来简要介绍下荣格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人格的结构
讨论荣格心理学时遇到的第一个概念就是“精神”,这是整个荣格心理学大厦的基础。在荣格看来,精神包括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到的还是无意识的。据此,精神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和弗洛伊德的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有所不同)。
首先是意识,意识是人心中唯一能够被个人直接知道的部分,意识很可能在出生之前就已经有了,在出生之后,意识随着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四种心理功能的应用而成长,而外倾和内情的心态则决定了意识的发展方向。外倾心态使意识定向于外部客观世界;内倾心态使意识定向于内部主观世界。随着个人的成长,他的意识逐渐变得富于个性,变得不同于他人,这一过程,即是所谓的“个性化”。个性化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充分地认识自己或达到一种自我意识。个性化和意识在人格的发展中是同步的。
在意识的个性化过程中,荣格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自我(ego),以解释人在个性化的过程中是如何变得与他人不同的。所谓的自我由能够自觉到的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等组成。自我的功能是决定哪些观念、情感、记忆和知觉进入意识,哪些不能进入意识。那么是什么东西在决定着自我的这种选择呢,荣格认为主要有四个因素决定了自我的选择范围,其一是一个人心理中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功能,如一个人是情感型的,那么自我将允许角度的情绪体验进入意识;其二是一种体验在自我中激发的焦虑程度,凡是容易唤起焦虑的表象和记忆都容易被自我拒绝在意识之外;其三是个性化达到的程度,凡是个性化程度较高者,则允许较多的东西进入意识;最后是体验本身的强度,强烈的体验可以轻易攻破自我的大门。
其次是个人潜意识,个人潜意识的定义很难理解,所以我通过一种类比来解释个人潜意识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形成各种心理活动,比如高兴的、难过的、痛苦的等等,自我通过选择,允许那些符合个人“口味”的体验进入人的意识当中,而拒绝不符合个人口味的体验,在平时,这种被拒绝的体验似乎被已经完全从心理上抹除了,其实不是,这种被拒绝的体验其实进入了个人潜意识之中,在某个时候,一旦有外界刺激,这种体验还是会被激发出来,进入到意识之中。例如某个人经历了非常痛苦的事情,他试图忘掉,在平时他的意识里,确实这种他不喜欢的体验被忘掉了,但是一旦遇到某个刺激,比如到了事情发生地,那么他的这种体验会马上进入到了他的意识之中。总之,个人潜意识就是一个连通着自我的贮藏所,所有被自我拒绝的感情体验都被贮藏在这里。
在个人潜意识之中,存在着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他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丛,荣格称之为情结。这种情结就像完整人格中的一个个彼此分离的小人格一样,他们是自主的,有自己的驱力,而且可以强有力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这种理论有点复杂,据个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情结了。荣格层举过一个例子是“恋母情结”,这个人在一切谈话中总是力图尽可能地谈到他的母亲或者与他母亲相关的事情,而不管这样做是否得体。情结也可以被比喻为“瘾”,一旦执意地沉溺于某种东西便不能自拔,一种强有力的情结很容易被他人注意到,尽管他本人可能并不曾意识到这一点。分析治疗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分解消融这些情结,把人从笼罩在他生活中的这些情结的专横暴虐下解放出来。但是,情结也往往是灵感和动力的源泉,对于事业上取得显著成就是十分重要的。如艺术家具有的美的情结使他执着于创造某种最高的美。
那么这种个人潜意识的情结是从哪里来的呢?起初,荣格在弗洛伊德的影响下,认为情结起源于童年早期的创伤性经历,后来他认识到情结必定起源于人性中某种比童年时期经验更为深邃的东西,这样,荣格发现了精神中的最深一个层次:集体潜意识。
最后是集体潜意识。可以这样说,集体潜意识就像黑洞,我们只知道他的存在,但是却看不到它。集体潜意识的产生与人类的进化相关。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是通过进化而预先确定了的,个人因而是同往昔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与自己的童年的往昔、更重要的是与种族的往昔相联结,甚至是与整个有机界的进化联结在一起。祖先的种种体验通过物理的遗传而被传给下一代,例如对黑暗和蛇的惧怕,人刚生下来,即使没有过对于蛇的体验,刚看到蛇还是会感到惧怕。也可以这样说,每个中国人生下来就具有中国人的心理结果,不管他是生在海外还是国内,他的人生行为方式被深深的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
而集体潜意识的这些内容称为“原型”,原型有很多,如出生原型、死亡原型、英雄原型、太阳原型等等,原型的含义比较难于理解,据个例子便可对原型的内涵有所了解。全世界的所有婴儿都天生具有母亲原型,后来通过现实中的母亲的外貌和举止,通过婴儿与母亲的接触和相处,而逐渐显现为确定的形象,但是由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在不同的家庭中,因此原型在外现过程中也就出现了个性的差异。总之,原型像是一张必须通过后天经验来显影的照相底片。
在谈到个人潜意识的时候,我们说荣格在探索情结的来源的时候,发现了集体潜意识,下边就谈下情结与集体潜意识或者说原型之间的关系。情结有可能有多种起源,而原型是所有这些起源中的一个。因此原型乃是情结的核心。原型作为原子核和中心,发挥着类似磁铁的作用,它把与它相关的经验吸引到一起形成一个情结,情结从这些附着的经验中获取了充足的力量之后,可以进入到意识之中。
刚才谈到,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相当多,但是,其中四种原型对于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分别是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自性。
在介绍这四种原型之前,首先介绍下这四种原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格面具是精神的“外部形象”,而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则是精神的“内部形象”,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决定着两性之间关系的性质,而阴影则影响到个人与其他同性别的人的关系,而自性则起到了一种原型核心的作用,它把所有的其他原型都吸引到他的周围,并使他们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人格面具保证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而这种性格却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真实性格,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每个人都有不止一个面具,而这些所有面具的总和便构成了他的“人格面具”,人格面具在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他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他方面就会受到排斥,就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相异化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而当他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时,他会受自卑感的折磨,也会自怨自艾。
阿尼玛原型是男人心里中女性的一面,阿尼姆斯原型是女人心理中男性的一面。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这种异性特征保证了两性之间的协调和理解。如果一个男人在生活中展现的仅仅是他的男性气质,他的女性气质就会始终遗留在无意识中而保持其原始的未开化的面貌,这就使他的无意识有一种软弱、敏感的气质,所以那些表面上最富于男子气的人,内心却往往十分软弱和柔顺。阿尼玛原型的第一个投射对象差不多总是自己的母亲,正像阿尼姆斯原型的第一个投射对象总是父亲一样。在这之后,阿尼玛原型被投射到那些从正面或反面唤起其情感的女人身上。如果这个人体验到一种“情欲”的吸引,那么这女人肯定具有与他的阿尼玛原型相同的特征,反之,如果是厌恶之感,则这女人一定是一个具有与他的阿尼玛原型相冲突的人。因此,尽管一个男人可能有若干理由去爱一个女人,然而这些理由只能是一些次要的理由,因为主要的理由存在于他的无意识之中。
阴影原型代表了一个人自己的性别,并影响到这个人与他同性别的人的关系。阴影比其他原型都更多地容纳着人的最基本的动物性,它是人身上所有的那些最好和最坏的东西的发源地,而这些东西特别表现在同性间的关系中。男人倾向于把自己受到排斥和压抑的阴影冲动投射和加强到别的男人身上,因而男人与男人往往相处不好,女人的情形也是如此。然而阴影中容纳着人的基本的和正常的本能,并且具有生存价值的现实洞察力和正常反应力的源泉。
荣格认为,人格是完整的,不是孤立的,而把这些原型组织起来需要一些原则,这种人格的组织原则是一个原型,叫做“自性”,自性在集体潜意识中是一个核心的原型,就像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一样。自性把所有别的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显现,都吸引到它的周围,使他们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自性原型的概念,是荣格研究集体潜意识的最重要的成果。在对所有其他原型的研究和写作都已完成以后,荣格才组号发现了自性原型。他说:“自性是我们生命的目标,它是那种我们称之为个性的命中注定的组合的最完整的表现。”
虽然我们一个一个的分析荣格的结构概念,但是在人格诸结构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一种结构可以弥补另一种结构,一种要素可以发对另一种要素,两种或更多的结构则可以联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同时,人的精神并不是静止的,它每天都收到外界的刺激,并作出反应,因此,人格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系统,那么随后我们就需要来介绍下荣格的人格动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