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曝某考生参加完高考后跳河自杀,在QQ空间里留下数千字的“遗书”。
他在遗书中控诉:自己从小经常遭到父亲无端的打骂,父亲随心所欲的标准,就是他挨打的理由。导致他自杀的导火索是父亲的又一次责骂,他跟随父亲的中巴车一起售票,问父亲给不给他发工资,父亲非但没有给予肯定的答复,反而又一次严厉地谩骂。
这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孩子的心理太脆弱,还是这个家庭一步步把他推向绝望的深渊?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似乎成了父母的免罪金牌。
真的是这样吗?
《抓住大海的男孩》是新加坡新锐作家李文良(Josef Lee)的首部无字绘本,唯美地描述了男孩、鱼与大海的故事。
在遥远的海边,有个孤单的小男孩。一天,海上漂来一个玻璃瓶,他惊喜地发现里面有一条漂亮的金鱼,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但是,有一天鱼死了,小男孩哭得很伤心,于是他就不停地往海里扔瓶子,想要更多更多的鱼。当然,他得到了很多很多鱼,可是它们的结局都和第一条鱼一样,总是不能陪伴他太久。
他不再关心鱼儿是走还是留,因为他相信,大海里总有更多的鱼。但是,不久以后,他发现自己被玻璃瓶包围了,却没有一条鱼,只留下他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他不停地找啊找。终于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坐在巨大的玻璃屋里女孩,就像是好朋友久别重逢,无话不谈。但女孩被困住了,不能自由自在。男孩决定打破这个玻璃屋,即使要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终于,玻璃屋被打破了,他却发现这是一场梦。
男孩终于觉醒,明白玻璃瓶里的金鱼就是他竭尽全力要求出来的那个朋友。于是,他打破玻璃瓶,把鱼儿放归大海,看似失去了很多,却拥有了整个大海和所有的朋友。
《抓住大海的男孩》是一本需要用心去读的无字绘本,讲的是适合所有年龄层读者阅读的童话故事。小男孩经历了孤独时的期盼、得到后的贪婪、失去后的痛苦以及觉醒后的放手、成长与重新拥有。
书中描述的男孩与金鱼或女孩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与朋友的关系或者与我们自己的关系。每个人从书中看到的都是他愿意看到的东西,就像我看到的是自己的控制欲,而儿子看到的是孤独。
其实岂止是小男孩,我们每个成人何尝不是这样?成长远不是年龄的简单叠加,更不是孩子才面对的特殊的问题,成长也是每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爸爸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上学,他一生生活在痛苦当中。到我小时候,爸爸对我的学习要求特别高,他经常把我关在家里写作业,不许与小朋友出去玩。我很孤独,晚上经常做梦有同学来找我玩,可我被关在小黑屋里出不去,甚至还梦见有王子来拯救我。对于父亲,我是又爱又惧又恨的。
可怕的是,这种循环又落到了大宝身上。暑假我给大宝留了超过他作业5倍的家庭作业,他根本没有时间完成。孩子声泪俱下的抗议让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我去学习了心理的课程。
心理老师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背负原生家庭的问题成长,性格特征、行为模式都是在原生家庭的生活中习得。而原生家庭的影响,只有意识到了,刻意去改变,才可能突破。
认识到这一点,我便重新修正了孩子的学习计划,学习的时间缩短,家务与兴趣的时间增加,孩子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帮我做了家务,还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时间还带他们出去游玩。整个暑假一家人都开开心心、其乐融融。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受虐者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成为施虐者,继续父辈的暴力行为,或者再加上爱的名义,控制孩子的思想与自由;要么特别溺爱孩子,试图弥补童年曾经受过的伤害。这两种行为都不是真正的爱。
真正爱孩子,首先要清醒地意识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再有意识地打破强迫性重复的链条,让自己获得新生,给予孩子一个相对民主和平等的原生家庭。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分离就没有独立,没有断乳就不能成长。
就像《抓住大海的男孩》里描述的那个小男孩一样,当他把小金鱼放回大海的时候,才真正拥有整个大海和所有的金鱼朋友们。
因为他终于明白:爱是守护,不是占有。
只有恐惧失去的人,才会想从天空中摘下群星。因为他们不懂——
所谓天空,正是群星所在之处 ,正是星光闪耀的地方;
所谓大海,就是鱼儿自由畅游的地方;
所谓家,就是孩子自由成长的地方。
就像作者对我们心灵的拷问:
爱是什么?
爱,是占有吗?
爱,是束缚吗?
爱,是伤害吗?
爱,是牢牢抓住,还是放手自由?
有些东西也许让它们待在原本属于它们的地方,才是对它们最大的保护,也是爱它们的最正确的方式。
《抓住大海的男孩》是一本洗涤内心的无字绘本,能让你我在浮躁中获得平静,重新学会爱。
我在心里对自己承诺:爱不越界,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让家成为孩子自由自在成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