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孩子没自信,家长要多认可孩子的体验
情感教育第二步:联结渴望,激发孩子成长内驱力
1、约翰·贝曼博士:“一个人联结了渴望,就跨越了行为问题。”
2、联结渴望的意思,是让人能体验自由、意义感、爱的感觉、价值感、被接纳。
3、“你好厉害啊!”“你表现得很好了啊!”……凡此类的语言,都在告诉孩子他是有价值的。但是很多人说,我都已经鼓励孩子、赞美孩子了,为什么他仍觉得自己没价值呢?
我的理解是,若上述语言被当成一种策略,一种技巧性的应对,并非真心地欣赏孩子,孩子就无法体验自己的价值,也就没有联结孩子的渴望。问题的关键是,大人必须真诚,且让孩子的心灵有所“感受”:体验到自己有价值、有意义、被接纳、能获得自由与爱……
4、所谓的体验,并不是头脑的认知,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5、在教育的领域,头脑认知带来的改变虽然是重要的步骤,却远远不如心灵体验更强烈。体验人内在的渴望,往往是人改变的关键,也是行为转变的密码。因此教育工作者,无论是父母、教师、志愿者或心理咨询师,若能在课堂教学、日常对话、活动设计中让人拥有体验性,孩子的成长将更深刻,改变也更巨大。
6、有效地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发生在联结其渴望之后
7、近年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对自己慈悲的人,较容易得到力量,对自己慈悲便是对自我的接纳。
8、当孩子体验了自由,就愿意为自己负责任了,这是自律形成的重要因素;当孩子真正体验“爱”,也就愿意彻底改变了。
9、现今关于爱的教育,多半是让孩子“知道”爱,或者因爱而心生愧疚,而不是体验爱。
10、不只是抽烟,其他如饮酒、不停地打电动、滑手机、看电视等行为,多半源于内在的浮躁、焦虑、不安、无奈等感受,当事人并未妥善应对,因而转移至对外物的依赖。若要解开这个循环,必须让当事人意识到问题。
11、所谓的“渴望”,可以视为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当人拥有了深刻的体验,就知道自己真正是谁。人都渴望有价值,渴望自由、渴望爱……当人拥有了自由,实现了自我价值,被爱所感动时,就体验到了生命能量,体验到人的存在。 渴望→生命能量
12、讲道理之前共情孩子的感受,道理更能走进孩子的心
13、当科学家在铁笼中放入一个自动玩具,跟着布偶猴子成长的小猴子瞬间吓着了,马上逃到布偶猴子身上,紧紧抱住布偶猴子。过了一段时间,小猴子会观察自动玩具,并且慢慢离开布偶猴子,和自动玩具接触,最后玩起了自动玩具。→感悟:①布偶猴子:温暖柔软 铁丝猴子:冷冰冰,僵硬②布偶猴子什么也没做,只是静静地呆在那里→陪伴其实很简单,但很重要③体验到安全,没有认识到安全,因为布偶不会说话
14、跟着金属猴子成长的小猴子反应竟然大不相同。小猴子一看到自动玩具,瞬间缩着身子躲在笼子的角落,并不会去抱金属母亲,也自始至终都不碰自动玩具。……(尤其是)跟着金属母亲的小猴子,长大之后缺乏协调性,极端胆小畏缩,并具有强烈的攻击性。
→如果你的孩子是这种反应,这意味着什么?
15、关怀与爱给予了小猴子探索的勇气。相对地,缺乏情感的联结,小猴子便显得退缩,不敢尝试与探索,甚至显得极为疏离。这和教育家常呼吁的“要给孩子爱,孩子才能成长”相呼应。
这个实验揭露了一个意义:小猴子的成长,重要的并不只有填饱肚子,还有是否感到温暖,是否有安全感,是否感受到被爱。从皮肤的触觉,到内心感受到的温度,乃至于心灵对“爱”的接触与认识,是丰富而多元的感受组合。→ 爱的体验是温暖的、柔软的;由触觉到内在感受到心灵感悟
16、洛在实验中还发现,无论是金属猴子代理母亲,还是布偶猴子代理母亲养育的小猴子,即使得到很好的照顾,生病和死亡率都比由母猴哺育养大的小猴子高。而且它们“带”大的小猴子不容易合群,个性疏离且情绪起伏不定。→缺乏有效的回应和互动、心灵连接
17、哈洛为期三年的实验,证明了“情感”为生物成长的关键。
18、我视情感联结为关键,是通往心灵的一道电流,是生命力联结的信息,是万物存有的秘密,也是真善美的解答。
真善美不仅是个概念,更需要体验性。
19、情感连接的脉络:从人的感受:愤怒、难过、害怕、紧张、高兴、快乐……一直到人内在深层感受的价值、意义、自由、接纳与爱,去启动人内在最重要的生命力,呵护与养成人的生命能量。
20、接受情感教育的孩子,心理上会更少地出问题.
(1)帮孩子联结渴望之前,联结自己的渴望
①人想一直进行深层的感官体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与练习,才能让自己经常体验,让自己拥有宁静的生命力,也在言行之中让孩子有所体验。
②人们联结渴望的藩篱,经常存在于你我的日常。
③想要完成这样的课题,身兼教育者的教师与父母,应该要先联结自我的渴望:能体验自己的价值、能接纳自己犯错、能感受自身的意义、能自由地选择并为自己负责,就更能爱自己与孩子了。若能够经常联结自我的渴望,以“正面好奇”“停顿”,作为“探索”与“核对”的方式;以切入感受、联结渴望为谈话的脉络,教育的课题也就简单了。
④核对(信息)的路径常常导向某些感受,这些感受则是通往“渴望”层次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