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⑴思考与学习是一对孪生兄弟,学习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学习的深入。人类的思考,离开了对旧知识的深入学习,就不能推陈出新。人类的学习,离开了对知识架构的思考重建,学习就支离破碎。
“即使是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是怕妨碍远大的事业,所以君子不为。”⑵个人的智力和精力有限,世事却纷纭无限。因此,孔子主张缩小范围,思考最有意义的事情。人生在世,最有意义的就是处理好自己与家庭、社会的关系。所以,孔子建立起“修己安人”的仁学。孔子的仁学是一个宏大的体系,其最高目标是“安百姓”,现实目标是“齐家”,最低目标是“孝悌”做个会感恩的人。其理论根基是:社会是一个共同体,人人都有责任,统治者起决定作用。其实践路径是:教育改造“士”这个阶层,渗透影响统治阶层。其教育思路是:以孝激发感恩,以感恩催生责任,以责任降低私欲,以消除私欲来扩大格局,以格局担当奉献社会。最终把人培养成为:有才能有担当的士;从事政治治理一方的君子;道德高尚行为世范的贤者;有功于百姓的仁者;修己济众的圣人。
孔子“多能鄙事”⑶,但是从不炫技。他一心一意推行仁学,对于前来学农、学圃,⑷问鬼神、问生死,⑸问乱力怪神的⑹,问性与天道⑺的,一概不予理会。孔子对子路说:“人的事情都没弄明白,就不要研究鬼神;活着的事情都不明白,就不要研究死的事情。”面对子路对神秘事情的好奇心,孔子又说:“知道那些应该知道的,不应该知道的就不要去研究,这才是智慧。”⑻子贡诽谤他人,孔子说:“子贡已经成圣贤了吗?我可没时间说人闲话。”⑼孔子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参对这句话的进一步解释是:“君子思不出其位。”⑽是的,孔子学习礼乐也好,出仕做官也好,周游列国也好,兴办私学也好,都是在实践自己的仁学,真正做到了“一生只做一件事”。
孔子认为,君子有九思:“看”要思考:明白没有?“听”要思考:听清没有?“态度”要反思是否温和?“容貌”要反思:是否恭敬?“言谈”要反思是否客观公正?“处事”要反思是否敬慎?“疑难”要反思是否求教?“愤怒”要反思是否有后患?“见到利益”要反思是否合理?⑾前两项内容是拓展自己的认知,向外部世界求得新知。后七项内容是收听返视,向内部消除自己的私欲。在孔子看来,学习新知是为自己修身服务的,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⑿而不是用“新知”来指导和教育他人,展示自己博学多识。
孔子曾经不吃、不喝、不睡,来考虑“无”的问题,得到的结果是:“益不如学也。”⒀看来,孔子隐约感知到宇宙人生背后有一个终极的“道”,也尝试用冥思的方法,来体察“道”。但是,孔子尝试一段时间,并没有什么收获。所以,孔子还是主张“学而知之”“学而思之”,按照古圣先贤指明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先去弄通“道”的原理。
那么,孔子最终是否弄懂了什么是“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⒁是呀,“道”无法用语言表达,当然也就没机会“闻道”。所以,温良平和的孔子才会说出“朝闻——夕死”的狠话。这也恰恰证明,孔子已经悟道。
【注释】⑴见《论语》2.15。
⑵见《论语》19.4。原文是: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参考译文:子夏说:“即使是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是怕妨碍远大的事业,所以君子不去从事。”
⑶《论语》9.6。
⑷见《论语》13.4。
⑸见《论语》11.12。
⑹见《论语》7.21。
⑺见《论语》5.13。原文是: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参考译文:子贡说:“孔夫子的文辞乐章,可以听到学到;孔夫子对人性、天道的看法,却无法听到学到。”
⑻见《论语》2.17。原文是: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⑼见《论语》14.29。原文是: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参考译文:子贡讥评别人。孔子说:“端木赐,你就那么好吗?我可没有这闲功夫议论别人。”
⑽见《论语》8.14和14.26。
⑾见《论语》16.10。原文是: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⑿见《论语》15.31。原文是: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无”的道理,其中的好处不像日常学习。”
⒀见《论语》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