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阿夏老师的拆书课,解决了我一个困扰很久的跟父母关系的压力感。这种感觉可以用顿悟来形容吧。我终于认清自己原来是内心当中一直是希望成为一个孝顺女儿的信念困住了自己,觉得自己一直做的不够好,但是之前没有想到更好地解决方法。所以之前常常有不想面对父母的状态出现,每次见到他们都觉得很沉重。因为每次见到他们时,这种我做的不够好、不够孝顺的感觉就会加剧。
在做拆页一练习的时候,阿夏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写七句话就是有内疚感的,我写的大部分都是父母说的会让我觉得有内疚感的言语。比如我爸对我说你多陪你妈聊聊天儿,我妈对我说你省着点花钱,这类型的好多。而当时是觉得自己面对这些话的状态是很无力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觉得自己做不到,又不知道该怎么改变。这种痛苦的感觉非常不好。
就像我平时想要带父母出去旅行,他们一贯都是省吃俭用的,所以都会拒绝。除非是说我带我女儿出去玩,顺便让他们一起去,他们才可能接受。当他们的表现越是节俭,我就会越内疚,觉得没有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尤其我妈经常跟我说老家的那些亲戚,几套房、几部车类似这样的话,还常说我在所有的亲戚当中是差不多条件最差的,经常为我担心。她越这样说我就会越否定自己,虽然从收入的绝对值来说,我经常是比老家的那些亲戚要高很多,但是从直观的资产状况来看,是没有那么好的。
其实我父母住在番禺,我平时住在海珠,每次回去大概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一个月可能回去几次。每次见到他们,我都会有深深的自责,特别是当听到他们反复跟我说的一些话的时候,就会让我更加内疚。而我越内疚了,就越觉得无法面对他们,有时候是想回去,但是又没有勇气。这种无力感其实很久了。我内心当中深深觉得自己是做的不对的,应该多陪伴父母。但是我真的每次回去是要觉得自己状态很好的时候才选择回去,每次回去要心里建设很久。这种压力感我一直是无法释放。
以前看到的很多书当中说出现不好的状态的时候,要学会接受,我觉得虽然是我接受自己不愿意面对父母的状态,但这不是我期望的一个状态,所以还是会一直被这种内疚的情绪深深的包围。直到阿夏老师带出拆页二提到清白感的概念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瞬间释怀了。觉得自己可以有办法去探索改善父母关系的很多方式了。当我不再固执地坚持自己这个孝顺女儿的形象,和以往认为应该孝顺,却做的不够好方式的时候,我已经觉得可以更加轻松地面对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了。我想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沟通的言语、做事的方式都不是主要问题了,我只要回归到最初的陪伴父母的初心,而不是用事业上的、收入上的一些成果证明自己,也不再强求自己跟父母非要在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上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