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战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它对于欧洲人民而言,有着一言难尽的历史意义。
拍摄这种题材,很容易陷入宏大叙事、英勇奋战、英雄主义的“正能量”套路里。
而在科幻悬疑片领域里,给过我们很多惊喜的诺兰,这次挑战“主旋律”题材,他交给我们的答卷,要按照高考阅卷老师的标准,肯定就是“离题万丈、三观不正”的零分作文。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零分作文,通常就是最好的切题作文。
01
《敦刻尔克》并不是一部讴歌战争英雄的片子,它将视角,另辟蹊径地对准了战争中蝼蚁般的个体——战士、船夫、军官……无论你什么出身,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你没有什么尊严可言,任何一枪飞来的流弹,都能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你跑了很久,气喘吁吁,想偷偷喝个水解渴……结果身后追兵不到1分钟就赶到了——砰砰几枪,6个人就只剩下你一个还能活下来。
又一个战友挂了,你给不了他一个体面的葬礼,只能用海滩上的沙子把他默默掩埋。
你动了个小聪明,伪装成卫生员,偷偷插队遛上人满为患的轮渡,以为就此可以安全返回对岸的家乡——谁知,敌机轰轰几声炮弹,船身瞬间倾侧,最早登船的“幸运儿”们只能弃船而逃,行动不便的伤员直接被卷入海水里喂了鲨鱼。
好不容易又有新的船开过来,还准备了牛奶面包犒劳惊魂未定的士兵们,你又一次登了船,心想这次应该安然无事了吧?谁知,又有一枚鱼雷蹿过来,无情地击碎了你的美梦。
当你惊魂未定地重新游上岸时,一个17岁的少年,跟着他的父亲和哥哥,从远方驾着一艘民用船只加速驶来——少年期望自己成为最酷的战争英雄,然而,他甚至没有到达他想去的战场,就被他与哥哥在大海中救下的迫降空军战士错手误杀。
老而弥坚的飞行员,目睹自己的猪队友们一个个被打落,他要战斗到“最后一滴油”,接连击落数架敌机——最后,油尽弹绝的他迫降在一个荒芜的滩头,成为敌人们唾手可得的战俘。
最凄惨的事情,莫过于在名额有限的逃生机会面前,人性劣根赤裸裸的暴露——你兴冲冲地赶到岸边,却被告知“只有英国人才能上船”;救命船挨了枪眼之后漏水,必须清除负重减轻船身重量——又该怎么办?把看不顺眼的人丢出去呗,谁下去?是你,还是我,还是他?你不肯走,马上就有几十杆枪对准你。
这就是战争粗粝而真实的本相。
02
这里没有战争英雄,都是被战争裹挟的普通国民,一个个路人甲,以及一个个永远不会载入史册的无名氏。
所有幸存的人们,与其说他们是浴血奋战后的涅槃,不如说是一场灰溜溜的溃逃之后的剩者为王。
正如重回祖国怀抱的士兵,面带羞耻地对着乡亲父老:“其实我们什么都没做。”
首相想要的“指标”只有三万人,可最后被解救的有三十三万五千人,大大“超额”完成了任务。
军官如释重负的微笑,背后却是令人发冷的现实——在战争面前,战士并不是有血有肉的人,只是KPI,只是冰冷的数字。
有人说,最好的反战片,就是看了之后,让人发自内心地痛恨战争、远离战争;而不是让人们在战争中得到热血的鼓舞,产生浪漫的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诺兰的《敦刻尔克》做到了。
这样的叙事方式,或许更加接近战争的真实图景——干戈之下,没有胜者;伟大的战役,成全的也未必是国民的长治久安,而不过是满足了几个政客把持国家政权、瓜分世界格局的贪婪欲望。
03
短短70余年,我们的世界似乎完成了从战争、冷战,到相对和平的现代文明的转型。几代人的健忘,使战争的记忆变得太过遥远。
从未体验过战火的年轻一代,反而自行脑补战争中的刺激镜头,他们或许以为战争就是像CS、王者荣耀一样酷,以轻佻和娱乐的态度来对待战争——他们还不懂得war这个单词的沉重,以为“战争”就是一场随时可以关机重启的游戏。
而《敦刻尔克》就用残忍的画面告诉你,即使你真的被拖入到了战争这场大型的game之中,你也绝无可能是game里可以随时续命续血的主角,而是主角们随时一枪一个的挡路小怪。
当今世界,反战是最普世的价值和共识。
战争的火种在和平时代并未完全泯灭,随时都有再度燎原的可能——各国此起彼伏的边境冲突、地盘争端、种族对峙,不断擦枪走火……而有人还在拽拽地喊“他们来了就把他们打回去”——这种轻佻,显然是不知战争的轻重。
放弃一切对战争造英雄、战争带来公平的无知臆想——无论发动战争的理由多么正义,它都是人类的一场宿命之难,一场无法洗白的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