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新辰
我听《万物有灵》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关于过去的事,那些曾经的美好的、简单的、属于自己的,都已经慢慢的不在了,就好似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梦而已。
01 我当时看了一眼
我后来知道了,窗前正对的玉兰花不会再开,楼下的大坝不会再传来小孩子的嬉笑打闹声,还有那张下象棋的石桌也不再也不会出现了。
以前住的地方拆迁以后,我坐车路过一次,很顺其自然地就回头看了一眼,我没有看到那儿彻底变成废墟的样子。留下来的影像就是裸露在外的岩石以及杵在那儿的黄土,背后的山还在,可前面却已被挖去了大半——孤独、无奈又倔强地屹立在那儿。
只一眼就足够,再回头就只能平添愁绪。在这个即将消逝的地方存满了我童年和青春的记忆,现如今如同那山一样都被滞留在了那儿,可是一旦去触及了,就像打开了匣子一样,一点点从模糊变清晰,然后又模糊了。
还记得,夏日的时候,各家的女人都喜欢聚在大坝,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唠家常,老人聚精会神地聚在石桌那儿“厮杀楚河汉界”,而小孩子就在那儿玩着各个年代所流行的游戏,到了夜晚还可以捉萤火虫,欢笑声也好,什么声也好,总归是热闹的。
02 童年的花园
这儿是一个花园,有花有草,有树有菜。满墙的爬山虎风一吹——哗啦啦的私语,左边尽是女贞树,竹子簇拥着越过了围墙,竹叶也成了孩子的玩物。右边是大树,而后是菜园子,种满了各季的蔬菜,菜园子主人是哪里人,不得知,菜园子从什么时候开时存在的,也不得知。
在长长的斜坡上,又种满了指甲花、迎春花,还有不知名的野花,到了春天,花就陆续开放,成为了花和叶的世界。我们这儿有一个大坝,大坝前有花坛,可种的却是菜,比如说什么西红柿、小青菜、辣椒……满满一排,还有一棵铁树,可却从未见过它开花。大坝足可以摆流水席,也常常有住在这里的人办酒席,热闹就簇拥在一起。
在房子后就是山,山里是另外的一种风景,菜园子还是有,各种未知的植物也到处布满,而小孩子只能偷偷去那儿玩,不然被家里大人知道了,就是要挨骂的,挨着骂的风险,也会去亲近大自然,那就是我们那时候的趣味所在。可以捉萤火虫,可以打雪仗,过年放鞭炮,还有一起期待新的一天的到来。
那时的景很美,人也很淳朴善意。
03 青春的围墙
到了后来,原先居住的有些人搬走了,然后又住进新的人,来了又换,换了又来,而一直居住的人就像看客一样,看着一切的变化。
这儿的房子太老,这儿地处也很偏远,车也还没有通,所以很少人来这儿。之前的花花草草也开始陆陆续续不在了,被人铲掉了,嫌弃太招蚊虫。大坝和斜坡中间加了一个大铁门,花坛从那时起变成了围墙,人们还在策划着要不要在这儿上面加一些玻璃渣子。后来的小孩儿甚至都不知道指甲花是什么,也不知道竹叶也可以成为玩物,小孩儿的声音少了,都回到家里安静的做着作业,爱下棋的老人后来也走了,就剩下那张石桌孤零零呆在那儿,小孩子再也没亲眼见过萤火虫,只能从书本里知道萤火虫的样子,连春天的毛毛虫也很少再见到。玉兰树的叶子不知什么缘故早早地就凋谢了,再也没见过下雪。大坝成了免费的停车场,大门前的灯却亮得特别昏暗。各家的女人还是会聚在一起,聊的还是别人家的家长里短,也会有人说着说着就某个观点的分歧吵起来,显得好不热闹。
原先的,后来的,都聚在一起。年代在变,而人也在每天变化。
04 人爬山变成了车爬山
在这儿大家都居住的不远处,有一座山,因为处在城市西边,故而就直接叫西山。西山的山顶有一个寺庙,庙里的香火也很旺盛。
十年前要到达西山的顶峰,就需要一步一步爬上去,一步一个台阶,而台阶是弯弯曲曲的绕来绕去,台阶有的地方是石板一块块砌起来的,仅足够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除掉这样的石板路,就剩下的是人为走出来的小路。在西山,你看到的除了树木还是树木,你会听到鸟叫声和风吹草动的声音外,基本就没有什么声音了。所以即便是在白天,也会安静得让人瘆得慌。我天生胆小,从未敢一个人去爬山,总是要结伴而同行。快到顶峰时,有个小亭子,在这儿,你会看见老人在这里打打太极拳之类的,然后继续爬到顶峰,就可以抵达寺庙。
寺庙没有烟雾缭绕,只是烟香熏味,东西南北四侧各有神像位于屋内,具体的不记得了。中间的空地,有一个较大的香炉,北侧有个鼎,也有投硬币的许愿池,小孩子似乎对许愿都有特别的情缘,都喜欢聚集在这儿。在寺庙后有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我曾和朋友一起去过几次。这儿也特别清静,各种假山组在一起,就成了一个个探秘的地方,小孩子就觉得像寻宝一样,会玩得不亦乐乎。除了假山、峰林,还有一个叫什么姻缘峰的小山峰以及悬崖峭壁。相较于孩子的好动,有人就更愿意安静的做自己想要做的,比如说画素描、等姻缘之类的,反正就是各自寻找各自想要的。
因为很久都没去过,所以再去的时候就发现不知道到底是何时变了样子。不过好像各地的寺庙结构其实都大同小异。
现在你去西山,直接开车就可以到顶峰,省了很多过程,快是快了,可却好像少了些什么。路是柏油马路,S形蜿蜒到寺庙前,路变宽了,人变多了,寺庙也翻新了,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变了。
05 拆迁终究还是来了
好多年前就一直在说,这边房子会拆迁,但是说归说,可没有真正来到你面前,你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感受。
要发展,就要修路;要修路,就要拆;无论拆什么终归是拆,对于房子也好,对于山也罢,都是如此。选择这处,主要是因为这一片都是山,住的人不多,况且又是不通路的地方,自然就成为了首选。拆迁部怎么做的说服工作,我不知道。只是在拆迁之前,人总希望自己会得到多一点的利益,所以就聚在一块儿,说类似于大家团结呀、争取呀什么之类的话语,但人性总归是人性,后来都纷纷瓦解,这家签协议,那家签协议……所以到最后,大家都陆续搬走了。不管是当初先来的,还是后来搬来的,又都各自奔各自的去了。
再后来,整个城市都处于拆的状态,学校拆了,建了路;住房拆了,却还在设计,估计也会成了路。路多了,山少了,人挤了,房租也涨了起来。
宣传说的是为了让大家都过上更好的生活,就要发展,要发展,就要修路,要修路,就要有地修。所以大家就要为了经济发展,退而求其次。
06 结语
原来这个世界本没有路,发展的多了,便成了路。
风景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而我们仍在追求发展。
属于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已经慢慢地变成现在了,而我们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