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也好,器物也好
像一条与大世界相通的途径
为我们提供栖身世俗的安定力
✎ 本文作者/格格乌
在读过赤木明登《赤木家的食器柜》和《造物有灵且美》之前,我从未思考过,在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里,一件物品的寿命,或者说,一件物品和人的关系,能持续多久,一件物品和幸福感的联系又有多强。
而赤木用他的漆器作品、他的书、以及他食柜中那些使用超过30年的200多件器物告诉我:人和物之间,如果能维系一种舒心自在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但能维系很久,并且可以滋养出生活的美感,找到人和大世界相通的途径,提供人在世俗中栖身所需的安定力。
美物抵心|抵世界
大概许多人并不知道赤木明登是谁,他是日本著名漆器师,被德国国立美术馆列为“日本现代漆器12人”之一,同时还是一位颇有生活审美的作家。除了以上提到的两本书,他还著有《美物抵心》以及《每日使用的漆器》等作品。
赤木学生时代修习哲学,工作后成为杂志编辑,在26岁的某一天,突然对日本的漆器工艺产生兴趣,于是放弃都市生活,和太太智子在1988年移居轮岛,半路出家,跟随职人冈本进学习漆器制作,后成为独立涂师(上漆的职人),至今已接近30个年头。
作为一位漆器师,赤木的作品以自然简单和日常为取向,他用朴实的朱色和黑色来代替以往漆器所常用的金箔等华丽元素。并独创将“和纸”贴在漆器上再上漆的技法,使漆器变得更耐用及更生活化,他创作的碗、钵、盒子及盘皿等器物,质感轻盈,触感柔和,有仪式感强烈的传统漆器所无法传达出的“日常”感。
赤木说,人活着,需要找到一条与大世界相通的途径。而他的途径,便是制作器物。
日用即道|日常中有让人安定的力量
赤木不但是器物制作者,还是一位眼光颇高的生活美学家。打开他家的食器柜,活脱脱是一部日本三十年器物审美的变迁史,大大小小几百个器皿,风格各具,又兼有实用性,伴随赤木夫妇生活了三十余年。
为什么用了三十多年还不舍得丢弃?因为都是赤木夫妇眼中的美物,“美物就是那些融入日常生活,理所当然存在的东西,一直舍弃不了的东西,你从不愿放弃的东西”。
赤木一家住在日本能登的山野里,紧靠大海,家中种满蔬菜,因此一年四季的饮食生活都充满乐趣:4月去海边寻找“海带芽”, 5月腌鱵鱼干,6月做味噌汤,7月去抓虾虎鱼,8月鲍鱼登场,10月去山里找野生菌菇,1月捣年糕迎接新年……那满满的一柜食器,便在日常里承载着各种来自山野大海的自然美味,滋生出让人安定的力量。
食与器,诗意与日常,自然和人,在四季里合奏出动人的歌,这真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
赤木明登关于器物与美的4句话
1|器皿未必要是特别的,只要能上得了餐桌就好。
2|我们能从材料身上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近似于人格的东西,有时甚至仿佛能从材料中触摸到神域。天地自然里充满未知,材料由此诞生而来。通过材料,我们融入天地自然之间,会发现在我们自己的内部,也充满了谜样未知的自然,像大海一样广阔。
3|越是美的事物,越非人人都有机会体验到。我是什么时候第一次体会到美,怎么体会到的,现在都想不起来了。也许当时的感觉和“漂亮”、“可爱”、“心情舒畅”、“美味”、“愉快”、“有趣”、“温和”、“亲切”等等体会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美”作为一种更抽象的概念被导入我的头脑中。
4|美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能看到。
文字由极物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