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赵欣Ella 首发:妈妈力养育
你觉得,为人父母,养育的过程是怎样的?
为了养育孩子,你学了那么多,又是为了什么?
搞定孩子?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你还是会破功呢?
很简单,你和孩子的关系不到位。
养育的核心,是亲子关系的培养,关系对了,一切就都对了。
联结是什么?
当你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你会觉得紧张,你会期待有人主动跟你交流,随着一点点的熟悉,你开始放松下来,并产生了情感纽带。
孩子也是一样的,他们需要的是关注和接纳。
当一个人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最真实的感觉就是孤独感,他会被无助感侵蚀,这个时候,他最需要的就是被支持。
被支持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夏威夷考爱岛的科学家们做了一个关于抗挫力的跟踪研究。
选取了200个高危家庭出来的孩子,包括家庭暴力,离异,酗酒,父母一方有精神疾病的家庭个,追踪多年,来研究到底是什么因素在促使这些孩子发展的好与不好?
事实证明,这些家庭的孩子,三分之一发展良好,没有出现心理问题。
另外的三分之二,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治疗,也会在慢慢恢复中。
调查数据显示,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的孩子,促使他们发展良好的因素中,有一个共性的因素,那就是有一个成年人,始终陪伴和支持他,跟他在一起,这构成了一个人生命底层的安全感。
所以,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联结断裂。
在人际神经生物学专家丹尼尔-西格尔的《心智成长之谜》一书中,他提到,依恋关系出现问题的家庭,都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父母跟孩子的联结断裂,或者说,联结断裂后难以修复。
有时候,当孩子出现一个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如果被摁下去,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会被凸现出来。
有时候,呈现出来的所谓“问题”,恰恰是真正问题的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夫妻因为一方总是刷手机来寻求帮助,而刷手机这个行为,恰恰是这对夫妻双方联结断裂,无法交流的解决方案。
轻推是什么?
当一个人情绪过于激烈的时候,他的大脑会启动保护机制,进入防御状态,而不是学习。
所以陪着孩子写作业的亲娘们,吼叫和恐吓,是没用滴。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找到孩子的临界点,评估一下,该使用什么样的力度去推孩子,才能让孩子向前,而不是后退。该使用什么样的力度,会造成成长而不是创伤。
过快的成长不是成长,而是创伤。
一夜之间的长大,都是以创伤为代价的。
这里有一个案例分享给大家:
一个被爸爸扔到水里强制学游泳的孩子,他虽然学会了游泳,但他在被爸爸扔下水的那一刻,也同时关闭了对爸爸的关系门户。
损失的,是对爸爸的信任感,和孩子的安全感。
当他再遇到事情的时候,不会觉得爸爸是一个值得求助和信任的人。
而我们陪孩子玩游戏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逃避压力,而是帮助孩子消解情绪,轻松面对压力。
而当你做不到,被卡住的时候,你需要思考,是什么卡住你了。
这就是游戏力的第三个要点,向内看。
什么是向内看?
当我们被情绪卡住的时候,通常的反应要么放弃,要么开始自我怀疑,或者觉得自己不够好。
然后就会认为自己不是个好妈妈,或者过度补偿,想要学更多。
当我们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自我觉察:
我怎么了?我的困难是什么?
如果困扰我的是同样的一件事,同样的场景,那么我被什么触发了?
如果我还在坚持,那么我的期待是什么?
或者是我的哪些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其实,不管我们选择怎样的教育理念,为孩子选择怎样的学校,这些都基于,我想养育一个怎样的孩子?
当我们弄清楚自己的期待,然后再来看看,我们为孩子选择的教育方式,是不是能够支持我们实现自己的期待?
这就是育儿价值观的探索。
有的时候,当我们带着改变孩子的心,用了很多方法,但发现,孩子还在维持现状。
为什么?
因为我们想用更多的方法搞定孩子,只会让联结断裂越来越深。
这并不是真正的联结。
当我们继续尝试的时候,即使我们真的想放下目的性,孩子也会怀疑,来反复试探,我们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
所以,当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就是为了联结,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不带目的性的玩,更加重要。
问问自己:
你什么时候容易破功?
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