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章已经写了鲁隐公继位以来,两年内发生的事情,这章主要说下第三年的事情。
在这一年,周王朝的根基——礼乐制度,已经被撕出了一个大口,而这个窟窿,已经有逐步蔓延的趋势。甚至于,周王室自己都践踏了自己的尊严,狠狠的打了自己一耳光。
01
鲁国的声子去世,这是之前的鲁国鲁惠公的继室。鲁国没有遵照礼法,把她葬于宗庙,更没有把她的牌位放在神主的婆婆旁边,也不给她夫人这个名号,甚至于不能用“薨”这个字。
她还是鲁隐公的母亲,但鲁隐公权力不稳固,朝臣对他并不尊重,甚至发生了大夫不经他同意,自己带兵出国作战。
鲁隐公这个国君做的很累,庶出的到底不受人待见(隐这个字,已经对他的执政做出了评价)。
作为周王最亲近的诸侯,鲁国也一直标榜礼仪之国,却在这件事情上,背叛礼仪。首先,这不能简单归结于国君自身;其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举国上下没有质疑声,这才是最可怕的。
礼崩乐坏的时代真的要来临了。
02
第二件事情就更加诡异了。郑国公一直深得周王的喜欢,而且是两代受宠,也一直是代周王行事。可是,有一天周王变心了,突然对虢公有了兴趣,也一直想把自己对郑国公的爱,分一份给虢公。郑国公知道了,就很委屈的问:“哦,亲爱的,你不爱我了吗?”
周王就像是出轨的男人,赶忙抚慰伤心的郑国公,“没有的事,我还是爱着你的。”
可是郑国公不满的眼神打量着他,一副好像是你昨天对我爱答不理,今天你高攀不起。周王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只好说:“亲爱的,我错了,你不要生气了好不好,你要怎么样我都同意!”
于是,有趣的一幕出现了,老板和员工互相交换人质。这一幕太可笑了,老板为了笼络员工,派自己的儿子去郑国做人质,郑国公派自己的儿子去周王室做人质。
《左传》都看不下去了,在这件事情下面,评论道“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作为春秋时期重要评论,对于这件事情,已经上升到了诚信的高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周王室的地位,已不是从前的高高在上,失去了巨大的政治能量。
作为儒家经典之作,它还有释义的功能。君子之交,以诚信为基绳,有了诚信,两个人之间,可以没有任何抵押,礼仪便是这一切隐形的约束锁链。
周王室作为礼仪的坚定执行者,自己主动放弃。可以说,周王室对诸侯没有丝毫的牵制力,这也在为春秋这个乱世,做一步步伏笔。
而郑国朝野上下,则对此事件耿耿于怀。当年四月,先是明目张胆的抢了周王室统辖下小国的麦子,到了秋天,直接抢了周王室的谷子,这就是对老板赤裸裸的挑衅。对此,周王室甚至一点办法都没有,没有讨伐,不过后文中,周王室因为这件事,对于郑国没有一点好感,也不在乎郑国的感受,当然这是后话了。
03
我们将目光转向宋国,鲁隐公三年这一年,宋穆公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召集老臣们,安排自己身后的事情,主要是立君的事情。
大夫们很识相,一个个说要共同辅佐宋穆公的儿子,可是,宋穆公偏偏要立先君的儿子为王。他这样说,先君立人以贤惠作为标准,我不能坏了规矩。况且我下去了,先君问我他儿子的情况,如果他不能好好活下去,我怎么像先君交代?我的孩子我清楚,他还不能做君王,就这样定了。
随即将儿子送到了郑国,也算是保护了自己的儿子,也维护了宋国的稳定。在未来,可能自己的儿子可以回国做君王。
宋人一直是前朝殷商的后人,周人用礼仪建立的国家,执行最坚定的只有宋国。《左传》对此高度评价“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也就是殷商做事合乎道义,所以他们才能蒙受巨大的恩惠。
当然,作为前朝旧人,他们活的比别人更累,也活的更加小心,一点点的错误,都会受到别人的指责。这从先秦寓言故事你会看到,动不动用宋人作为愚人,讽刺他们。所以,他们没有选择,只能义无反顾的融入周人制定的规则中,抛弃殷商那套,学会礼仪制度,而这一切又很讽刺,在周王室自己尚且不能严格执行之下,殷商后人却像孙悟空一样,戴着这个桎梏,不敢逾越一步。
鲁隐公三年,春秋的大幕已经在徐徐拉开,等待所有人的,是一个更为黑暗的时代,之前平静的生活,因为社会制度的严重践踏,对于所有人的制衡枷锁,已经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