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记起小时候被我妈派去打酱油的时光。那时没有这么多的店,我们买日用品油盐酱醋什么的都是去家附近的供销社。从六岁开始,我总是去供销社买酱油或买盐。供销社的柜台和我一样高,而我,站在柜台前,默默的,不敢叫一声“买四两酱油。”我总是不声不响地站在那里,等着售货员送走一个个的顾客后,挣扎着想:怎么开口呢?怎么称呼呢?会不会注意不到我?之后不得不轻声说:“打四两酱油。”有时候因为声音太轻了,人家没听到,因为售货员总会整理一些东西。我只能把瓶子放柜台上,等她注意到我,然后问我买什么,这样,我才能顺利买到酱油。等待的过程漫长而又煎熬,我能听到自己心脏的砰砰跳动的声音。因此,我实在讨厌去买东西,可又不敢跟我妈说不去买。
上学了,我跟同学相处得不怎么好,因为,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跟别人交往相处,我也不知道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看着别的同学可以成群结队在一起玩,而我只有一二个同学能说说话,根本融入不了那一大群同学中间。所幸成绩不错,被老师喜欢。可我每一次遇见老师 ,向老师问好时总是抑制不住地脸热心慌,心跳加快。
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已经比柜台高了,站在柜台前,我会忐忑一番,照例总要等大多数的顾客走后,然后克制住慌乱说:“同志,买一斤盐。”我不喜欢自己这样子,同时也觉得“同志”这个词很别扭,可又想不出应该怎么称呼售货员,不称呼又不礼貌,叫“阿姨?阿婆?阿姐?”叫什么都感觉别扭。面对陌生人,我总是会感觉羞涩、慌乱,不知所措,有时心脏还会跳得很快。我知道这种状态很不对,也努力克服。所有的这些,我都没有向父母诉说,只以为是自己太胆小的原因。
一直到二十几岁,需要谈婚论嫁的时候,我还是这样。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别人给介绍相亲,我都不知道该和人家说些什么。找不到话题和人说话,人家问一句我答一句,老实得像个小学生。别人看我扭扭捏捏,我自己只感觉心慌意乱,心如擂鼓……
这种状况是不是传说中的社恐呢?
幸运的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在我有意的克服下,现在五十多岁的我,总算可以自如地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了。尤其是做了家教后,在对人对事方面终于可以淡定应付各种状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