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十年,真正影响一辈子的重大选择其实没有多少。回顾过往,思考和复盘过去的重大选择,希望今后能够走得更好。
虽然,很难说某一个选择就决定了人生,但重要的选择至少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影响你的环境和状态。
拿自己来说,高考成绩不算差,省内可选择最好的学校。但当时没有正确的选择标准,最后选了省内著名高校,也算是全国名校。这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被调剂到第二专业,但也是自己选的。
假设,如果当时有“城市>学校>专业”的选择参照,至少可以到一线城市上个略差一些的学校。再假设,如果上的是一线城市的大学,那毕业后留在一线城市的概率至少理论上会大一些。再假设,一线城市工作10多年,成长及资产增值的速度大概率会比现在大。
但是,这些都是假设。就像自己在省会读了大学,但最终也没留在省会,反而跑到长三角的县城。虽然长三角的整体发展不错,但跟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相比,总归是有差距。
再说工作。大学毕业时,由于家庭经济的困窘、自己认知的狭隘,再加上文科就业形势的不明朗,就迫切地想稳定下来。最后选择机关,选择基层,虽然也有价值观上的影响,但现在来看,这是一条成长空间有限的路。
假设,当时选择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哪怕从行政文员做起,积累三五年后,大概率会有更快的成长。
再说买房。第一次买房是2008年春,二手房,80多平,公积金贷;第二次买房是2010年春,二手房,110平,公积金贷;第三次买房是2017年秋,100平,商贷。不说别的因素,仅仅在公积金额度上,就有巨大的浪费。
假设,当时对债务的理解更透彻一些,第一次买房就想尽一切办法凑出20万的首付,尽量把公积金用满,就能少了后来的不必要的折腾,相对节约出大笔资金。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平台比能力更重要。
深入思考,把自己放在快速成长的赛道上,才有可能更快实现个人及家庭的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