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选角度、自选方法,自选写作内容,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习“隋唐五代”时期的历史并用文字记录学习成果或学习感悟。
————————————————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在烈祖李昇的“保境安民”为基本国策的统领下,休兵罢战,睦邻友好,与毗邻诸国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关系。“息兵安民”的这一国策的实施,造就了江淮地区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南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南唐也开启了一个艺术王朝的建立,它在文学、美术、书法、音乐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对后世有影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闻名一世的《韩熙载夜宴图》。该画作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也是他唯一的传世佳作。原稿已失,现存为宋摹本,绢本设色。这一国宝级画作现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是现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画作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绘了南唐重臣韩熙载在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有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
顾闳中(910~980),江南人,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肖像画家,曾任南唐画院翰林待诏。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韩熙载,生卒年(902年—970年),五代时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字叔言。五代十国南唐名臣、文学家,秘书少监韩光嗣的儿子。后唐同光进士。是一位北方贵族,因战乱南逃,被南唐朝廷留用。
创作背景
对于《韩熙载夜宴图》的绘制,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因为韩熙载出自豪门,才能超群,入南唐后官至中书侍郎。但亲眼看南唐后主每日沉迷酒色,不善治国,江河日下,自己又无力挽回,因而“耻为之相,故以声色晦之”。后主李煜很想重用韩熙载,却听说其“放意杯酒间,竭其材,致娱乐殆百数以自污,”于是派顾闳中夜去韩熙载府第,偷看韩熙载家宴的场面,并画之转告后主详情。想借以图画劝告韩熙载停止夜夜歌舞升平的放荡生活。
另一种说法是,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荣登进士。其父因事被诛,韩熙载受牵连逃至江南,投靠南唐。初到南唐深得中主李憬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因为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加以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朝不保夕。
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而以求自保。尽管如此李煜对他还是不放心,就命画院的待诏顾闳中和周文拒到韩熙载家里去探个虚实。并要顾闳中把所看到的一切画下来交给他看。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所以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腼于歌舞酒色,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
顾闳中凭借他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发生在韩熙载家中的夜宴全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挥笔作画呈献李后主,李后主看了此画后,就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
无论哪一种说法,其结果是我们看到了一幅流传于世的传世佳作。
作品赏析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
在这幅长卷中,首先,线条准确流畅,工笔细腻灵动,充满表现力。色彩清丽雅致,多处采用了朱红、朱砂、石青、石绿以及白粉等色,对比强烈,而且富于层次感,神韵迭出。
其次,用笔圆劲,画间以方笔转折,描摹人物神情意态逼真传神,是一幅绝佳的工笔画。
说到工笔画,那是中国绘画中最需要画家细心、精心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也是考验画家绘画能力的试金石。古代工笔画常常以表现花鸟,静物为主,而绘制人物的作品是相对较少的,而在这较少的人物工笔画中《韩熙载夜宴图》称得上是传神经典之作。
再次,画中人物的身姿容貌及手势都处理得自然合理、恰到好处、生动传神,线条纤细描绘准确而流畅,色彩明丽而协调,取得了出色的艺术效果。
从全卷来看,画中运用的线条是“铁线描”居多。
所谓“铁线描”主要用于中国传统人物轮廓及衣纹画法。因线条形状如铁丝,没有粗细变化,故名之。
这种细线不容许有任何的犹豫与修改,必须很精准地找到物体和空间这种“间不容发”的分界点。就这种技法来说,一条细线如果没有经过填密的思考与修改,是无法达到呈现在观者面前的这种效果的。从中我们领略了顾闳中高超的绘画水平,此画长期受人追捧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