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介绍的第一篇文章,我就说到要活在未来,用未来的视角去想问题,去提前准备,去行动。
经过这三周的践行,我发现,任何有道理的事儿,落地,践行,才是真正能有效果的事儿。
今天的这周,跟大家分享下,我在践行的过程中的一点小小的体会:耐心和周期。
虎头蛇尾,说的是刚刚开始做事儿的时候,很积极,有行动力,时间长了,就坚持不下来了。
笑来老师说,对于想长期做的一件事儿,迅速行动起来,可以赋予一个重大的意义,坚持下来,需要实时的反馈,但是我发现,即便是这两样都具备,还是容易拖沓。这是为什么呢?
通常的场景是: 工作日,下班回家,通常都比较晚了,差不多11点之后了,很多人这个点,应该已经休息了,一天的工作也是很疲惫的,所以到家之后,自动的打开手机,看下是否有人找你,随便刷下朋友圈,或者点开最近热播的《欢乐颂》,不知不觉,本来想拿来看书的时间,就这样过了。周末,不用上班的你,期待跟盆友出去逛逛玩玩,几场约会下来,时间也就这么走掉了。
不是不对,而是,如果不复盘,你的这个模式和周期,如同滚筒一般,就这样滚动下去了。
于是复盘之后,你吓一跳,心急火燎的开始行动,看了几页书,开始做题,发现一塌糊涂;背了几页单词,开始无字幕看美剧,发现啥都听不懂;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见了感兴趣的姑娘,约了几次,也不知道深入关系,结果了,愈来愈焦虑,即便是行动,也让你陷入了这样的循环中,动着动着,就失去了耐心,变的短视,变的基于求成,变的一学就想会,一做就想精通,一认识新的人,就想建立起长久的联系····
不是不对,而是,如果不复盘,你的这个模式和周期,如同滚筒一般,就这样滚动下去了。
其实,当我们跳出来,进行复盘后,就会发现规律,想法和行动之间,你隔着一个意义;行动和反馈之前,你隔着一个期望值,问题的关键来了,什么样的期望值是合理的?
很多痛苦和失望常来源于发现现实跟我想的不一样。减轻这些负面情绪(当然有些时候把他转化为动力,也是不错的排解途径),核心就是如何树立恰当的期望值。
绕了一大圈,终于要接上文章的主题了耐心和周期。
刚说期望值,这个词跟耐心,周期的关系是什么?
关系就在于,了解周期和完事儿需要耐心,是建立恰当的期望值的基本功。
最近一期笑来老师谈到周期,说到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曲线,这里引用下:“库布乐罗斯改变曲线”,曲线反应的就是一个波动,一个有波谷有波峰的生动的规律: 在一段时间内,哪怕是我们持续的在努力,成长或者进步,始终是一个波动向上的路径。
当我们了解,并且接受了周期这个现实后,对于一蹴而就的事儿,自然而然的就多了耐心。
因为,我们根本无法跟规律对抗,只有认识清楚后,遵从,利用它。
那么期望值的建立,就变得有底层逻辑基础了:
认清你所在的周期,你的人生阶段,你的境遇,周边环境,有什么资源,想做些什么,需要什么资源。
具体到每件事儿上来,在遵从规律的情况下,还必须要时刻的对自己说悄悄话,提醒自己,去遏制和疏导你的情绪,控制和疏导你的荷尔蒙,激发和疏导你的多巴胺。
有的时候,绕进情绪里了,就是这样的,任何理性的东西,瞬间失去防御。
切莫急躁,只要开始向着好的,对的方向行动,给自己先定一个低于正常周期的期望值,在积极,正面的反馈里,促进下一次行动,用周期,耐心,安抚自己躁动的情绪和表现型的人格,在理性顺导情绪下,慢慢进入一个行动的常态,再不断进行场景复盘,调整自己的节奏,如此这般,持续践行,在长期的这个概念里,做着做着,就活在了未来。
【惯例方一张思维导图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