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儿,年方八岁,三岁始启蒙,六岁初写诗,正懵懂年纪,尚不识天高地厚,自诩为“诗人”。日常言谈,每吟诗据典,或生搬硬套,或童趣横生,令人莞尔。
记得儿子三岁上幼儿园时,老师要求每周一诗。我和先生秉承快乐教育法,并未让他死记硬背,选了些语意浅显而韵律动听的唐诗,日常中不时念给他听。外出游玩,每至一地一景,也会吟一首与之相关的诗给他讲解,如此这般,以期对他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日久,果见成效。他开始学会引用唐诗名句抒情表意,或对唐诗名句进行生搬硬套式的修改,来表达他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想。比如,外出游玩看到瀑布,会吟一句“遥看瀑布挂前川”;表达和我感情深,会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妈妈对我好”;爸爸在草原上拍照,他笑言“风吹草低现爸爸”;泡温泉至兴处,则是“泡过温泉全身爽,天下谁人不喜欢”;春日踏青赏花,会应景念一句“桃花山上春天到,千亩万亩桃花开”;池边喂鱼,则有“池畔五儿童,喂鱼吃馒头”;玩具失而复得,喜出望外地拍着胸口说:“这下我的心情是快马踏清秋了”;自驾外出游玩,偶遇一只不知名的野生动物,形容之“纵身一跃像闪电,飞入丛林看不见”等等。虽未背会多少诗词,语言却日渐丰富和生动。
至六岁上小学,作业日渐增多,儿子不时怀念幼儿园的生活,对写作业心有不满。一日,我督促他快些写作业,他长叹一声,说:“妈妈,我想写一首诗,名字就叫‘作业诗’”。随后摇头晃脑吟出“儿童小时就是苦,作业多的冲破天。心情一点都不好,每天愁苦很难受。”虽是打油诗,却也是真情实感,我连忙赞好,这小小诗兴可不能摧残。自此,儿子诗兴大发,每有所感,则写一诗。
起先,我有意引导引导他,把诗写得像样一点,但儿子正色向我宣告:“我是诗人,我的诗我作主”。我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现在是民主社会,我自恃也做不了霸权家长,便闭上嘴巴,儿子每有诗作,只管执笔照录,又整理打印成册,名曰“初蕾集”。
自六岁初写诗,儿子的诗作至今已有四十余首。诗作虽鲜有工整者,多为浅白直叙的顺口溜,至多算是打油诗,然都是真情实感的写照,间或也不乏有童趣童韵的别致之句。至为重要的是,他对诗的兴趣日渐浓厚,对诗的认识有了自己的理解。
为人父母者,无不望子女能学有所成,我虽不奢望儿子真成为一位著作等身的诗人,然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可抒情,亦可明志。稚子初识诗韵,倍感欣慰,是以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