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述的内容是有关于远古时期和西周的礼乐制度歌唱艺术这几个内容。今天的内容就将继续沿着着时间轴进行,继续回到昨日未说完的周代音乐。说起周代音乐,除了礼乐制度,音乐教育,歌唱艺术以外,最辉煌的莫过于接下来我要说的这几个方面了!
四、周代的乐器
在远古时期便产生了最早的乐器——河南舞阳贾湖骨笛。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制度的逐渐完善,音乐日臻成熟,而乐器的发展也进入了辉煌的阶段。在很久一段时间里,奴隶社会象征的工具便是青铜器,在礼乐制度下的周代,以青铜为代表的乐器必不可少。正如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编钟。在前几日特朗普访华的过程中,代表大国形象的编钟也出现在了这里。所以这编钟,可是大有来头。
(一)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在湖北随县擂鼓墩,这个震惊了世界的地下音乐宝库,可考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我先来介绍一下曾侯乙墓的情况,曾侯乙墓,出土了125件乐器,其中编钟65枚(有包括楚惠王赠送的镈钟一枚。)、编磬32件、建鼓1件、箎2件、笙6件、排箫2件、瑟12件、十弦琴1件、五弦琴1件、小鼓3件。(当然,后面这一些这么精确的数字,我可是记不住的,均为查阅资料所得)。
以上便是曾侯乙墓的“官方信息”,接着我要来讲一讲曾侯乙编钟的“故事”。你知道曾侯乙编钟的钟体有什么吗?曾侯乙编钟上刻有铭文2828字,详细的记录和介绍了春秋战国之际,楚、刘、晋、周、申等地和曾国本地各种的律名、阶名、变化音时间的对照(即翻译,在当时各国的音乐语言,已经存在异名的情况。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文化交流举行的还是不错的,其次,真的为曾侯乙对音乐的这种喜爱和执着点赞。
为何点赞?若不是他,或许我们至今见不到如此辉煌的编钟。接下来说说这编钟。何为编钟?即把几个不同音高的中排成一组,这是定义。编钟神奇之处在于,每个中的隧、鼓部位可以发出两个小三度或大三度的音。曾侯乙编钟,音乐高达5个八度之广,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中心音域12律齐备。由此侧面可以看出,当西方还忙着寻找音的时候,我们便有了十二律。这是一件多么令人自豪骄傲的事情!
(二)八音
刚刚说到编钟的辉煌,可是在周朝,乐器不止有编钟一类!早在远古时代,乐器就已经有编钟,编磬,鼓,埙、籥、骨笛等等。而音乐在周代作为重要的通知手段之一,由此繁衍出的乐器自然是有很多,正因为乐器有很多,拥有智慧的先贤,创造了我国音乐史上做早的科学的乐器分类法——八音。
八音乐器分类法,按照制造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了8类:
金(自然与金字旁沾边的乐器,即钟、镈、铙等)、石(磬等)、
丝(琴、瑟、筝等)、竹(箫、箎等)、
匏(笙、簧、竽等)、土(埙、缶等)、
革(鼓等)、木(柷、敔等)。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八音”乐器分类法!
(三)古琴艺术
“高山流水遇知音”,你或许对这句话并不感到陌生。是的,这就是著名的典故,讲述了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是谁也?曰:善弹古琴,通音律者也。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了这则故事,而伯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琴家。在那个时候,古琴得到广泛使用。著名的琴家有师旷、师襄(孔子曾拜他为师学习琴艺)等。
五、周代的乐律学
1、十二律律名最早出现于《国语•周语》中。
2、三分损益法记载于《管子•地员篇》之中。
3、《吕氏春秋•音律》在“三分损益法的基础上继续推算,产生了十二律: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六、音乐思想
上一篇中提到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情景。
(一)儒家的音乐思想
1、孔子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他提出音乐具有教化的作用,即“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其次,还提出音乐的审美标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评价古歌《韶乐》时提出“尽善尽美”,是最高审美理想。
2、孟子
思想家、教育家。提出观点“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3、荀子
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集大成者。他撰写的《乐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论。《乐记》,我国现存做早的一部具有较完整体系的音乐思想理论专著,讨论音乐的本质及其作用。提出音乐的来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二)道家的音乐思想
1、老子,代表作《道德经》,他认为“五音令人耳聋”提出“大音希声”的观点,即最好的音乐手机没有声音的。
2、庄子,在其《齐物论》中,讲述了“天籁、地籁、人籁”的区别。
(三)墨家的音乐思想
墨子认为,主张停止一切音乐,因为音乐是完全不能起到作用,即否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四)法家的音乐思想
要求音乐完全为统治者服务
以上便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明日进行第三章、秦汉时期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