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世
- 从八王之乱到鸦片战争
八王之乱
当年司马炎死后,留下遗命让汝南王亮和国丈爷杨骏共同辅政,但是杨骏不高兴有人要与他分享权力,所以运用了各种手段,最后一人独揽大权,汝南王也是怂,竟然跑了。但是贾南风不怂,皇帝丈夫是傻子,本来权力都是她的,冒出来个杨骏,她很不爽,以杨骏谋反的罪名,矫诏令楚王玮率军进京勤王,最终杨骏被诛杀。事后,几个人做了一下权力的再分配,基本是楚王摄军,汝南王专政,虽然老臣卫瓘也被请出来辅政,但基本也就随声附和汝南王。结果贾南风发现,汝南王亮专权比杨骏更厉害,于是又不开心了,她对自己不能一手包揽而心有戚戚。所以她又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令楚王玮去杀了汝南王亮、卫瓘等人,原意是想先观两虎斗、再收渔翁利。但没想到楚王玮这么溜,竟然成功诛杀了汝南王亮、卫瓘等一波人。这时候,楚王有一门客岐盛,他跟楚王说,现在应该乘势除掉贾后的势力,这样才可以大权独揽,高枕无忧,可楚王玮犹豫了。这边犹豫了,另一边贾南风果断采取老臣张华的建议,污蔑楚王矫诏杀人,楚王部众退去,楚王束手就擒,楚王拿着贾南风给的伪诏书被处死。
楚王死了之后,贾南风独揽了一阵子权力。前面说了,当时的皇太孙现在的太子遹不是她生的,所以她想除掉他。于是,贾南风找了个机会把太子灌醉,让太子临摹一篇文章,其实是让他爸退位让贤的诏书。本来能直接杀掉,但是有一些大臣出来劝阻,所以最终太子遹被废,软禁在金墉城。金墉城是曹叡的时候大兴土木建的,本意是游乐园,但到了西晋突然变成了冷宫,前赴后继的人都曾被软禁在那里。
这时候另一个赵王伦跳了出来,他一直来讨好贾南风,被贾南风信任,但这次不知道为何想要去营救他的侄孙太子。但司马伦的门客孙秀却建议,全天下都知道赵王是跟贾后一伙的,现在去救太子一点好处也没有,不如等贾后杀了太子,然后赵王再铲除贾后,这样简直就是对大晋的再造之功啊。赵王伦深以为然,而且不停地劝贾后杀太子、绝后患。所以很快,太子遹在金庸成被毒酒赐死。之后,赵王伦就以杀太子的名字诛杀了贾后及其党羽,废贾南风为庶人,也将其囚禁在金墉城,最后也赐了她一酌毒酒。
不少大臣,如张华等也在这次政变中被杀。张华这人是个老臣,也算是个名人,在政治、文学上都略有成就,但他平常贪图富贵苟安,顶多政局实在不行的时候出来说几句不疼不痒的冠冕话,又因为依附于贾南风,所以太子被废之后,张华的儿子都看出来事情不妙了,请他出去避一避。但张华觉得自己从曹魏就开始当官,当了好几十年,现在才刚刚来到权力的中心,还没来得及好好的感受,就这么走了,实在是心有不甘。可紧接着就是赵王伦的政变之夜,刀架在张华脖子上,张华还很委屈地问“卿欲害忠臣耶?”对方踹之以鼻,宰相担当了天下的重任,贾后乱政、太子被废,你张华不仅不管不问,竟然还贪恋权位与贾后同流合污,这也算忠臣?张华无言以对,被夷灭三族。
贾南风既除,看上去貌似是要太平了,赵王伦于是自封相国。相国这官不常有,正常情况下只是萧何曹参两人的代名词,其他不正常情况可以参看董卓。只可惜赵王伦水平太次,身边又都是一些狐朋狗友,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各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最后竟然自取灭亡的把他的那个呆子侄孙给废了,将其囚禁在金墉城,然后竟然自立为帝,终于迎来天下一片讨伐。齐王冏、河间王颙、成都王颖起兵讨伐赵王伦,赵王伦兵败,同样被囚禁在金墉城,不久也被赐毒酒而死。齐王冏将他哥从金墉城接了出来,恢复其帝位,然后自己担任大司马,加九锡等等等,一同曹操辅佐大汉、司马氏辅佐曹魏一样的待遇。
本来这问题也不是非常大,都是他们司马家的事,何况齐王冏他爹老齐王司马攸当年可以说是天下归心。老齐王是司马炎的亲弟,因为他的大伯司马师生了五朵金花,后继无人,所以他爹司马昭把老齐王攸过继给了司马师。而司马昭由于自己是兄终弟及上的位,所以当年的司马昭频频高调地对外宣称,说这晋王的宝座,百年之后应当还是属于景王的,搞得司马炎继位是提心又吊胆。后来司马炎总算完成了统一大业,又恰逢他的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所以天下呼声最大的,就是让老齐王司马攸以司马师儿子的身份当皇太弟来承继大统。同时,因为当年曹丕前车有鉴,司马炎的父母都以此作为警戒,严禁他俩手足相残。
西晋号称以孝治天下,因为别的品德他们司马氏也没法说。既然孝等于贤,而司马攸又太孝太贤了,弄得司马炎到处都被他的这个亲弟弟比下去,所以直到司马攸死前,他们兄弟俩的关系一直这样微妙。直到小齐王司马冏大权在手,他可不像他爹那样勤勤恳恳,没多久就骄横跋扈、沉湎酒色、任人唯亲,这让他的宗室兄弟们非常不爽。不久,河间王颙上表陈述齐王冏的罪状,兴兵洛阳。
河间王颙镇长安,他在司马氏的宗室关系不是特别亲近,本来是不能镇守关中这种要塞的,但是他少年时名声好,轻财厚贤,所以司马炎额外给他机会,让他作藩国的表率,镇关中。但在讨伐齐王期间,有件事河被间王做的相当不地道,发布檄文本来没什么,但竟然在檄文里很喜感地告诉天下人,说长沙王乂是他在洛阳的内应,潜台词就是告诉齐王赶紧去打长沙王。所以在洛阳城内,齐王冏率先对长沙王乂发难。长沙王乂是楚王玮的同母弟,而楚王被贾后坑死的时候,连带他也被贬了。
对于河间王的讨伐檄文,长沙王乂是哭笑不得,没办法,只能率领身边亲信一百来号人杀向皇宫,然后关闭宫门,两拨人在那肉搏厮杀。一边说大司马谋反,另一边说长沙王矫诏,搞的其他人都不知道该帮谁。结果第二天,长沙王乂擒获司马冏来到宫殿前,宣布齐王冏死刑,将其首级传示六军,尸身无人敢敛。如此看来,对比之前的曹髦率一百来号人从皇宫杀向大将军府,如果没人告密,可能也是有一些机会的。至此,虽然长沙王乂大权独揽,但是长沙王乂也知道,自从他亲哥楚王玮死后,自己在外是没有藩镇支持的,所以有什么事情他也总是和成都王颖商量着来。
长沙王乂算是八王之乱中还比较有能力的一个,事情也好像正在拨乱反正的进程中。但是他长沙王乂是个意外,河间王颙本来是希望齐王冏先灭了长沙王乂,然后以此为由号召天下藩镇共伐齐王冏,然后让成都王颖登基,自己当个丞相什么的。但是没想到长沙王乂这么溜,竟然直接推翻了齐王,现在反倒是河间王他自己不知所措,很尴尬。所以又羞又恨的河间王竟然派人去暗杀长沙王乂,但是派去的杀手似乎不太利落,反倒全部都被长沙王反杀了。
后来河间王颙索性也不搞暗箭了,直接和成都王颖联合,起大军兵发洛阳。不过这长沙王乂确实能耐,几次三番都打败了河间王与成都王的部队,俘虏加斩杀了六七万人。虽然战事拖得太久洛阳缺粮,城中饥荒,但是他的将士们都愿意效死固守洛阳,所以河间王的部队都开始准备班师回长安了。就在这时,又一个东海王越跳出来了,他觉得这样长期缺粮是不行的,洛阳城早晚都会被破,所以他把长沙王乂送去了金墉城。但是其他人看不下去了,打算救出长沙王继续抗战。东海王越害怕了,他故意把长沙王乂在金墉城的消息放给河间王的部将张方。结果张方过去把长沙王活活烧死,之后,东海王越顺理成章地向河间王和成都王投降。
成都王颖一直都有威望,看看他手下的这些门客幕僚就能了解一二,不仅名人志士齐集,而且后来五胡乱华的大批枭雄也在其麾下,军事力量强劲。所以河间王进入过洛阳后,废了太子,让成都王当了皇太弟,然后自己当个二把手,然后改年号,大赦天下。
然而东海王越却看不惯他侄子成都王颖处处毕露的锋芒,特别是那排场比皇帝还大,所以东海王越传檄四方,封自己为大都督,召集了十来万人,并且挟持他的侄子皇帝司马衷北伐邺城。成都王听说后,竟然准备就这么认怂了,要跑,幸亏他的部下把他劝住了,成都王派人迎战,打赢了,并且把皇帝也抢到了邺城。但是北方开始大乱了,少数民族起来了。后来,成都王仅吃了一次败仗之后,竟然不成器地跑了,带着皇帝跑回了洛阳。
在这期间,河间王颙也派出他的部将张方率兵两万救援邺城,但是还没到,东海王已经败了,所以张方趁机又攻入了洛阳。但是洛阳闹饥荒啊,一路都是饥荒,所以张方把洛阳城洗劫一遍,带着皇帝、成都王等等迁往长安。这里要着重说一下张方,这次搬家真是太精明了,那时候饥荒啊,洛阳在长沙王乂的那时候已经开始缺粮了,人吃人都听过,但要讲出具体的细节的时候,仍然不免被震惊。张方不仅把洛阳能带的几乎都带走了,还顺带手掳走了几千的宫女,将她们当作“两只脚的羊”,平时充当军妓能玩,饿了又能充作军粮,一路吃到长安,太残忍!
到了长安后,河间王颙废了成都王颖的皇太弟,邀请东海王越来当太傅,一起辅政,东海王当然不敢来。另外,由于河间王颙的这老部下张方实在是个粗人,其在洛阳的罪行比董卓更甚,天下人无不切齿痛恨,所以东海王以迎皇帝还都洛阳的名义,传檄天下共伐长安,竟也吸引了很多志士来投。关东的几个重镇奉东海王为盟主,一时间司马越的声势再振。
这种决战前夜,别看张方是个老粗人,他也向河间王颙提了个建议,趁着现在还有十几万大军的时候,赶紧送皇帝回洛阳,堵住东海王讨伐的接口,然后河间王自己守着关中,他张方率军去北伐平乱,如此天下才或许会稍微安稳一点。但河间王担心张方又出去惹事,稍加思索后就拒绝了。
但是与东海王军队打了几个回合,河间王这边快撑不住了,于是河间王便在一个夜里派人去暗杀了张方,把张方的头颅送到东海王军中请降。但东海王不答应,一鼓作气攻入了长安,又是一波奸淫掳掠之后,东海王劫持了皇帝东归洛阳。而就在这一年,皇帝司马衷死了,据说是被东海王越毒死的,是为晋惠帝。事后,司马越扶植司马炎的另一个儿子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改年号为“永嘉”。
作者: 月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