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在幼儿身心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独立性强的孩子常常表现为:做事有明确的目的,并能按照目的去行动,不指望别人帮助,不屈服于别人的强迫,不受别人的暗示,不从事违反目标的活动,能主动地做事,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思考、发问,有强烈的好奇心、自信心、进取心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它伴随勇敢、自信、认真、专注、责任感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从小培养独立性,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让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在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获得成功打下基础。
1、凡是幼儿能自己做的,就要让他们自己去做。
1—3岁的孩子对大人所做的事都很感兴趣,加上孩子天生喜欢模仿,所以当他看见大人在干什么他也学着干什么。如大人在叠衣服,他也要来帮忙;大人在扫地,他也抢着要扫;吃饭时也想要自己吃、走楼梯时不用大人扶……这些都是孩子独立意识开始发展的表现。事事喜欢“我自己做”,总要找机会做成人不让做的事。如果成人阻拦就要反抗,表现得很“任性”。这是孩子最初“闹独立”的表现。成人应抓住这个时机,给予适当引导和培养,不要生硬地加以禁止。如果孩子“闹独立”的积极性经常受到阻碍,就会变积极为消极,变主动为被动,事事都要等待,依赖性便由此而生。许多事实表明:成人替孩子包办的越多,禁止的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独立性也就越差。因此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成人应该转变教育方法,解放孩子的手脚,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就要让他们自己做,成人不要越俎代庖。特别是对待独生子女,更要防止过分的照顾和保护。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照管自己的生活。
2、要让孩子自己游戏,成人尽量少干涉。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重要途径。成人要创造条件,让孩子有自己玩和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机会。当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时,要鼓励他们自己盆配角色和使用玩具,自己解决矛盾。必要时成人可给予指导,但要尽量少干涉。当孩子没有伙伴时,也要让他学会自己独自玩,不纠缠大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成人也可以参加孩子的游戏,但要注意以伙伴的身份与孩子游戏,不要发号施令。游戏应以孩子为主,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3.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
不少家长常因为孩子年幼而代他们做许多事,帮穿衣鞋,替收拾玩具,给他们包办过多,孩子就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自信也就很难建立起来。对此,家长不妨视孩子能力的大小有意识地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如让孩子动手收拾玩具、书包及文具,让孩子铺床叠被,让他们洗洗简单的碗筷,这样做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能力,还可使他们从中得到自信,知道有许多事情“我能做好”、“我有能力”。
4、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
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斥责孩子 “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并非是娇惯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与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要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先从你自己独立自主做起。
6、在方法上要因势利导,正面鼓励。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能急于求成,要讲究方式方法。孩子一开始学习吃饭,洗手等等,都是当作“玩”来对待的,家长应正确把握孩子的这种游戏心理,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玩乐活动中提高独立能力。同时,家长还要通过具体、细致的启发和直观形像的示范让孩子循序渐进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玩具怎么放更整齐,与同伴发生纠纷时该怎么解决矛盾等等,帮助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当孩子犯”错误“时,一定要宽容对待,正面引导,以免打击孩子尝试独立的积极性;当孩子表现出独立的愿望或做事情有一点进步时,则要及进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促使孩子进一步作业努力。对于孩子来说,过程永远比结果更要。独立性的成长也是这样。只要孩子喜欢了,投入了,积极参与了,就不要太关注细节的好与差。只要孩子有充分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孩子真的很棒。
7、学会尝试。
在孩子想尝试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怕孩子伤到,怕孩子干不了阻止孩子做想做的事情,长时间下去就会是孩子对父母有依赖性的。家长们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做事情,而家长不放心的话可以从旁协助。比如孩子要帮助妈妈洗碗,但是生怕孩子把碗摔破划到手,这时妈妈可以把洗碗盆放到低处,然后在一旁进行指导,这样会让孩子喜欢上自己做事情,有了自信心,从而慢慢的学会独立。
8、学会选择。
家长们做什么事情不能都给孩子安排好,不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这样孩子只会听从而不会自己选择。比如孩子今天想要穿白色的衣服,而妈妈今天就想给孩子穿红色的衣服,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两件衣服都可以穿的前提下,妈妈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选择。这样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就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处处的都要依赖父母了。
9、敢于面对结果。
生活中不要太宠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应该让孩子做出选择后敢于面对自己的选择。比如家里面来个一个邻居家的小孩玩,但是你的孩子想吃水果,可是家里面就剩下了一个梨和一个苹果,他要选择要吃哪一个,剩下的一个要给邻居家的孩子吃。当孩子发现自己选的水果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水果里面有虫子就不吃了,哭着闹着非要给别人的那个,这个时候不能孩子一哭闹就马上的给孩子换,这样是不可以的。要让孩子知道,这是自己的选择,无论好坏都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