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会看到有些简友把简书当作江湖,把自己视作江湖儿女,在此间口诛笔伐,快意恩仇,点点如涛,笔笔如刀。小小简书里有大大的世界,“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在我眼里,简书,简如其名,只是一个写作的平台,你输入什么,它便输出什么。你当它江湖,它就是江湖;你当它净土,它就是桃源。不过,我的文字终归浅白,不如简友比喻生动:“简书是一只船,喜欢撸钻的你们坐船头,没有你们的掀风作浪,这一条船难以启航。喜欢文学的朋友,我们坐船舱,让这一条船满载小说、散文和诗歌。至于一些杂草就让它们随风而去吧”。
“随风而去”,字里行间多少有些不屑的意味吧。因此,也让我难免联想到一句话:“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其实是杨绛先生翻译过的一首英文小诗。先生逝世后,这首诗就被广泛用于先生的纪念中。而杨绛先生的一生,似乎都在诠释着“不争”二字,活得干净洒脱,智慧透彻。
温柔娴静者如杨绛先生,而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文学斗士鲁讯先生,在面对在群小围攻时的态度,依然也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不争不辩。
老子有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很多人事事都要争先,一定要和对手争个高下。而老子认为: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
不争,不仅是一种知足保和、乐天安命的人生境界,更是一种洞达人生的处世之智。而这种智慧,早就存在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圣人语录中。
所以,我们现代人的诸多烦恼,其实正如杨绛先生所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那什么书能让你哪怕一生只读这一本,也可以受益终生?答案肯定是《论语》。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小到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大到修身立德、治国理政,我们都可以从中窥见孔子其人的生活艺术与智慧。商业大鳄马云也说:“《论语》是真正人类的智慧,是我重复看、不断看的书”。智慧不会过时,历史的风雨也不会使智慧褐色。孔子的智慧是人类的大智慧,而大智慧应当属于所有的时代。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不仅善交朋友且广交朋友。朋友间互相慰藉、交流、切磋,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在人际交往中遭遇误解,甚至是被人诟病,陷入难堪的窘境时,孔子又告诉我们“人不知而不愠”。放下对抗思维,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先让自己心境平和,这才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那么,如何才能舒解自己的内心,使之不断成长呢?《论语》中有一终极法门——不争。
不争,是对别人的误解泰然处之。不争一时之输赢,亦不执着于“别人要了解我”的感受,而是学会了解自我、了解他人,并不断提升自我。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他人不了解自己,怕自己不了解他人。
每个人的此刻,都是自己历史的总和。他人为什么会误解我们?因为,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是千差万别的,或者南方、北方,或者乡村、都市。我们只有了解他人的生长环境,才能心平气和地解释他人对自己的误读。当然,一个人要深识对方,往往要有一个由远及近、由貌及言、由言及行、由行及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把焦点放在对方美好的品格上,放在改造自我、提升自我上。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自己真无能。
人,应该追求的是自己内心的平和通达,而不是靠外物肯定自己。太执着于外物,人就很容易被欲望拿捏心智。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天赋秉性,知道自己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处事立身。回头来看,容易起急的人、着急证明自己的人,往往缺少两样东西。第一,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第二,缺乏对别人了解的态度。也就是说对自己的信心和对别人的宽容,一旦少了的话,人才容易愠怒。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在虚拟空间,我们都可以广交朋友。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能聊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简书里总有人相轻相慢,有时候甚至针尖对麦芒,根本原因就是大家价值观不一样。其实,写作本是一个人的事,不必愤世嫉俗,亦不必恃才傲物。保持平静,心地简单,才知天高海阔。
在这个人人都能表达观点的时代,我们在心理上更需要默契的价值观相互支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当然是人生的大欢乐。然而,当朋友之外的他人对自己有误读时,只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对他人有了解的愿望,不争一时的输赢,关注未来的成长,我们就能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