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话用心说。大家好,我是张馨,我是一名主播,也是一名语言培训师,致力于影响身边更多的人用心说话,用爱表达。这是我个人品牌【试说心语】的第四篇原创文章——《当有人问“这有什么用”时,你会怎么回答?》。我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次表达,都是抱着送礼物的心态,期待同频的你与我链接。
最近半个月停更了文章,因为我正在樊登《可复制的沟通力》第七期线上训练营做助教,为我们组53名学员做服务的工作。在第三期时,我是一个抱着学习的心态参加训练营的学员,在第七期时,我依然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接受了做助教的邀请。输出就是最好的输入,我很期待在这为期30天的训练营中,再次深度学习沟通力课程,同时链接更多同频的人同修共进。
助教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事情可谓多、杂、碎,但一切都只为能让入营的学员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其中工作量最大的,是每日打卡作业的点评。有一天晚上,我在电脑前看学员们的作业,给他们一个个做针对性的点评,遇到好的作业,我会兴奋,同时觉得自己也受益良多,遇到他们提出的问题,我会进行思考,用课堂上的知识点去解答,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深度的学习体验。不知不觉,已是深夜一点,老公起夜看到我还在噼里啪啦打电脑,就有点不高兴,嘴里咕哝了一句:“无用功!”
当时我大脑内的杏仁核马上被这句话劫持了,一股火气冲到头顶。我回嘴说:“那你说什么是有用的?非要挣很多钱才叫有用才有意义吗?”(做助教工作并没有报酬)老公马上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行行行,我错了我错了行了吧?”
就在这一瞬间,我突然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在沟通力的课程当中讲到,每种情绪的背后,都藏着一个需要。我当下看见了我的需要是被尊重。于是我放缓口气,跟老公展开了“长颈鹿式的沟通谈话”(关于“长颈鹿式的沟通”,可以参见我的第三篇原创文章《听说听说,先听后说》)。
我说:“听到你这么说我,我感到很难过,我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我做这份助教工作,并不是为了报酬,我只是利用我的业余时间想多学习一点东西。”当我表达完我的感受时,我明显感觉到了老公脸色变得缓和了。我继续说:“我每天一日三餐照顾着家里,从未喊累,现在只是利用我的休息时间,看看学员的作业。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对你说‘你的工作毫无意义,值夜班也是你活该,谁让你选择这个职业’这样的话时,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听完这句话,老公披上衣服,走到我身边,一边点头一边说:“确实,你对我的职业很尊重。”他看着我,接着说:“我只是看你最近这段时间太辛苦了,每天都忙到深更半夜,我担心你的身体,毕竟身体重要。”我知道“长颈鹿沟通法”起作用了。我笑着说:“心疼我就去帮我削个苹果。”
就这样,一场爆发在即的家庭矛盾被巧妙化解了。在刚才的情形中,我的需要是得到尊重,老公的需要是表达对我的关心,当我们都看到了对方负面情绪背后的那个需要时,就不会产生矛盾了。
做了这么长的铺垫,好像还没进入正题。其实,我老公的那句“无用功”的另一个同等句式就是:这有什么用。
不知道大家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又是怎么回答的?是跟我一样当场怒火中烧,还是翻个白眼说一句“你不懂”转身离开?其实,这两种反应方式,都是我们大脑的杏仁核被劫持后的正常反应。
在《可复制的沟通力》课程中,有一节课是专门介绍大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大脑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脑干、大脑皮层和大脑前庭。而大脑皮层当中的杏仁核总是会绑架我们的情绪,导致我们做出“打”或者“逃”的反应,也就是当场发怒或者隐忍离开。
生活中我们时常能听到这句话。当你兴致勃勃做了一件让你兴奋不已的事和别人分享时,对方甩来一句“这有什么用”,那滋味就如同一下掉入冰窖。“这有什么用”,五个字,全盘否定了你做这件事的美好的意义。
那我们除了“打”或者“逃”,就没有更多的选择了吗?不!
在《思维的囚徒》一书中,作者向我们揭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7原则”。在这本书里,我终于找到了“这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的答案。
如同讲书人樊登所言,我们整天在说“正能量”,到底什么是“正能量”?其实正能量就是当你把你和意义连接在一起时的感受。他举了一个例子:同样一件事,比如吃一碗饭,你觉得没有任何意义,觉得很无趣,但是如果吃这一晚饭给你带来了回忆,让你体会到了亲情,体会到了关怀,它就有了意义,而吃这碗饭的感觉就变成了正能量——这就是意义,而不是吃饭这件事情本身。
之所以会说出“这有什么用”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本人没有和意义产生连接,体会不到正能量。这样的人大多数都是错误地把物质欲望当作了意义——车子房子票子……如果我们把目标都定在和物质有关的事情上,比如,买一个大房子、买辆好车、买个好手机、娶个好老婆……你会发现你永远都不会满足,你依然可能坐在大别墅里喝着老婆冲的手磨咖啡看着门口的豪车问自己:这有什么用?
因此,我们需要去学会发现意义。周国平说,人生很有可能没有意义,但寻找意义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但是寻找意义,就如同在走迷宫,怎么去发现意义呢?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发现生命瞬间的意义”,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比如欣赏晴天里的一朵白云,看看它是怎么移动的,变成了几种形状,比如看到路边一个陌生人怀里的婴儿对你露出真诚的笑容,比如吃到了一块非常好吃的蛋糕,感受奶油在口中融化的感觉……这时候,我们会感觉到我们的生活会丰富而舒适,因为你给它赋予了意义的底色。
也有人会说,但我们的生活不总是小确幸,也会遇到某些“至暗时刻”,这时候怎么去发掘意义呢?当我们经历了一件很痛苦很绝望的事情时,你自己都会问自己:我有什么用?活着有什么用?这时候,不妨换个角度,这样问自己:我从这件事情当中学到了什么?我能为自己积攒什么经验?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我怎么处理才会更好?这个问问题并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意义所在。因为《思维的囚徒》这本书的作者说了:“意义不是所谓重要的事情,而是与自己的核心本质或者真实本性达成的共鸣。”
再举一个例子。受疫情影响,大家都不得不闭关在家。有的人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充电学习,有的人却整天唉声叹气感觉今年很灰暗。当我们被后面这种负面情绪困住的时候,不妨试着想一想“闭关在家的十大好处”,最好拿一张纸写下来:第一,有了更多的时间陪家人;第二,想了好久的剧终于可以追了;第三,去年累了一整年,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第四,每天都能吃到老婆做的饭菜;第五,终于能慢下来想想我今后的计划;第六,放了好几年落满灰的书也有时间看了;第七,很多平时没时间联系的朋友同学都可以多联系联系了;第八,多听听网课看看直播说不定能发现新的商机;第九,终于有机会研究厨艺了;第十,想想有什么事是自己一直想做而没能做的……
其实能写出来的好处远不止这十个,写完之后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你知道你永远拥有选择的空间,这就是我们说的富足心态——我们看似没得选择只能闭关在家,但是我们能选择对待闭关在家的态度和心情。
所以,《思维的囚徒》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一件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包括苦难和死亡。在这本书中,作者也为我们提供了寻找意义的OPA方法,如下图:
只有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寻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找到意义,找到快乐和开心。
因此,当再有人问你“这有什么用”的时候,你只要微笑着告诉他三个字就可以了。
这三个字就是——我乐意。
我是张馨,致力于致力于影响身边更多的人用心说话,用爱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