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1955年2月出生;《晚熟的人》,写于2020年3月12日,莫言65岁生日后的作品。
小说的主角叫蒋二,他们老蒋家的人“晚熟”。蒋二的原话是:“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颓境时,我们恰好灵魂开窍,过耳不忘、过目成诵、昏眼变明、秃头生发。”作者的评语则是“脱胎换骨、返老还童、智慧大开”。
和蒋二搭配对比的人叫单雄飞。年轻时,单雄飞是知青队里的精英,单挑农村青年常林,蒋二只是常林的跟班儿。几十年后,在作者老家的影视基地,蒋二颇有经营头脑,先是卖作者的盗版书、摆摊设点,后来搭起大天棚成立公司、出租摊位,把作者和外国友人拉过去为自己举办的“首届滚地龙拳国际擂台赛”助阵;单雄飞和他的女儿都成了蒋二的员工。
后来,滚地龙拳展览馆因非法用地被推土机“摧毁”,蒋二向作者求援。作者扔了一句“继续晚熟吧”,然后,“撂下电话,摸回床去睡觉。”
行文至此,小说戛然而止。
莫言的文笔,依然简约、凝练。对小说中的人物、场景,作者没有过多评语,处处留出悬念,画面与画面之间需要读者去想象、发挥。
毕竟是大家手笔,这部小说读起来还是挺过瘾的。读完后,掩卷沉思,我想,小说该有作者对自己的某种期许吧。莫言30岁才开始出名,36岁获得文艺学硕士学位。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很多人大呼没想到。
与那些少年出名的人相比,莫言算得上大器晚成。大器晚成就是一种晚熟。这种晚熟,总是专注而执着,不放弃,不气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历久弥香。这种晚熟,还意味着智慧、宽容、大气,“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不过,晚熟不一定都是大器晚成。有一种晚熟叫世俗化、市井化,越来越精明狡猾,越来越圆滑世故,眼中只有利益,心中只有小算盘。
后一种晚熟,莫言是排斥的,但又颇为无奈。
小说中,蒋二拉着莫言出席“首届滚地龙拳国际擂台赛”。
坐在贵宾座位上,莫言知道自己被蒋二“套路”了。
这时候,主持人当然会重点打出莫言这张牌,“专程从北京赶来的著名作家莫言老师”;然后,“有请莫言老师上台致辞”。
莫言呢,一边骂着蒋二是混蛋,一边把蒋二那台戏演下去。当然,蒋二这个晚熟的人早就准备好了:“哥,放心,我亏待不了你,出场费二十万,我先替你入股了,将来你就等着分红吧。”
尽管莫言的这部小说对人物的命运都是点到为止,不会有现成的结局,读者心目中也会有不同的蒋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不是作者心中真正的晚熟!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写道:“莫言的想象,飞越于整个人类的存在状态之上。”
“晚熟”的蒋二,代表着一种内心深处不自觉而行动上颇自得的存在状态,简称“混得不错”。
《晚熟的人》是莫言获得诺奖后的首部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斯普马克说过,“我相信莫言得奖后依然会写出伟大的作品”。我想,《晚熟的人》肯定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