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富贵,父亲是道光年间的进士,与李鸿章交情不浅;他才华横溢,在诸多领域的造诣达到大师级水准,如绘画、书法、诗文、词曲,鲁迅以得到他的一副字为荣耀;他的学生中出了不少名士,比如画家散文家丰子恺,音乐艺术家刘质平,音乐教育家吴梦非等;他的一首长亭外,古道边诉说了人生的旷远与苍凉,传唱至今。
他就是大师李叔同,38岁剃度为僧,苦心向佛,精研律学,被后人尊称弘一法师。
1880年,李叔同在天津河东区地藏庵前陆家胡同二号呱呱坠地,父亲是当时的商业巨子李筱楼。李筱楼与李鸿章同年中进士,曾短暂从仕途,辞官后做买卖,垄断了天津内外的盐市。李筱楼共有4个太太,李叔同是其第三个太太王氏所生。王氏略通文墨,注重教育,很早就教李叔同吟诗,授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对李叔同影响深远。
百日维新失败后,李家怕李叔同因支持维新思想而遭遇不测,就安排他同新婚一年的妻子远走上海,摆脱了旧式大家庭的牢笼,李叔同像自由的鸟,开始在空中展翅。他在上海参加多个文艺社团,因才华横溢,所到之处,常被人瞩目。
1905年,母亲王氏去世,李叔同悲痛不已,安顿好妻子与孩子,决定去日本留学。次年他考上东京上野美术学校,结识了他的第二位妻子,一位日本女人。双方在一起约有10年时光,之后李叔同便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成为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潜心研究佛法,他身上除了一些日常用品外,没有一文私财。多年的清修生活,消磨着弘一法师的身体,晚年的他几乎一直在病痛中挣扎。1942年,63岁的弘一法师因劳累引发旧病,病后不久宣布绝食,圆寂前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一代大师飘然而去,一生悲欣尽飘零,今宵别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