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阅读的中译本是2009年出版的,但其实根据作者的描述,他从1994年就开始出版了相关的文章——《布鲁姆的分类学:40年的回顾》,1999年就以会议形式讨论了原手册的修改稿,2001年正式进行了发布。
第一点,如果大家对教育目标的历史发展感兴趣,可以直接跳到最后一部分,去阅读“不同的框架”这一章,作者梳理出了20世纪最值得被关注的分类框架。这些框架主要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维的分类方式,比如布鲁姆原来的分类方式(知识、领会、分析、综合、评价),加涅的分类方式(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情感)、动作技能 );一类的二维的分类方式,比如本分类法,将学习的结果分为认知维度和知识维度,认知维度是动词,知识维度是名词,形成动宾结构。
当然,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人将情绪情感纳入到二维系统中,也有人发展出三维的分类方法,这些有机会再去学习和分享。不可否认的是,本分类法仍然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分类法。
第二点,不管你是普通学校的老师还是企业内部的培训师,利用本分类法,将教育目标、教学/学习设计、学习测评这三者形成在一个水平层次上,教学或者学习的活动是基于教育目标的,学习测评能够反映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学员在测评中表现良好,实现最初的教育/学习目标等等。这也就是作者在第三个大板块中讨论的一致性问题,作者修订这套分类学的初衷,也是解决这个问题。
对与分类学的具体内容,就不做具体阐述,书中的描述会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