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裡塞滿了過去的念頭
我們一邊閱讀一邊操練每日練習時,不難看出這幾課之間的連貫性。開始時,耶穌只是單純地點出我們該怎麼看待世界。很快地,就推演到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念頭,而且從本課開始,他進一步點明我們的念頭與世界之間具體的因果關係。本課也是耶穌在〈練習手冊〉首次論及世界的虛妄本質,他同時提出了「投射」的觀念。這個觀念在前七課只有一些暗示,到了本課及隨後幾課才明確點出投射的原理。總之,耶穌一路提醒,我們的所知所見之所以毫無意義,只因所見乃是出自所想,而我們(小我妄心)之所想其實毫無意義,只因它已經否定了萬物的終極意義。這個觀點雖然在前文已經提及,但並沒有明說,要到隨後這幾課,才直接切入核心。
(1:1) 這觀念清楚地指出了「你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的原因。
第七課「 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一文已經澄清了「我所看到的一切不具任何意義」,只因它奠基於過去的念頭。到了本課,耶穌繼續引申過去與時間的觀念 ,而成為「 我的心裡塞滿了過去的念頭 」;他越過前一課的「 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進一步指出,我們之所以只看得到過去,是因為我們所想的全都受到過去的限制。至此,耶穌才鄭重推出「我們 在外 看到的一切均出於自己 內心 的想法」這 個觀念,與〈正文〉「 投射形成知見 」的主題相互呼應(T-13.V.3:5;T-21.in.1:1)。不論是小我之子或上主之子,但凡內心相信什麼或當真什麼,就會直接反映於眼前的外境,因為內心與外境根本是同一回事。這可說是《奇蹟課程》的基本原則「觀念離不開它的源頭」之變奏曲,日後我們還會回到這個至關 「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的原因(1:1)。雖然此處沒有明白指出,卻已充分暗示了「我們之所見源於我們之所想」這一原則,為此,耶穌才說:
(1:2) 沒有人真正看得見任何東西。
當我們開始讀〈正文〉或作練習時,一碰到這類說法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要軟化它的語氣,因為很少人忍受得了耶穌這種鐵口直斷:「 沒有人真正看得見任何東西。 」
(1:3) 他所看見的只是他投射此物之上的想法而已。
這類說法在〈正文〉中屢見不鮮,〈練習手冊〉也出現了好幾次。耶穌是如此解釋的:「肉眼看不見任何東西,就像肉體無法聽,無法想,無法感覺,它做不出任何事情。」(T-28.V.5:3~8; VI.2:1~9; M-8.3:3~4:3)身體最多僅可視為傀儡或機器人,只會執行主人的命令,這正是我們看不見任何東西的原因。我們「看到」的一切(這種看必須加個引號),不過是自己一貫的想法所投射出來的影像罷了。為此,我們一切所見,全然跳脫不出小我 的思維,故不可能不虛幻 。
(1:4) 人心塞滿了過去的經驗,才會形成虛妄的時間觀念,損傷了你看的能力。
我在「前言」與「導言」曾經提過,我們在習以為常的線性時間觀(過去、現在、未來)所看到的一切,不過是小我「罪咎懼」思想體系投射出來的陰影。就在我們決心放棄聖靈的一體生命,選擇了自己的個體性,甚至不計任何代價地保有這一個體身分之際,奠基於罪咎懼的小我思想體系就如此架構出來了。這套體系的運作內幕,我再重述一遍: 罪 ,就是指我們過去犯了忤逆上主之罪,如今應該感到罪咎 (小我稱之為現在);罪咎必會招致懲罰,甚至自認為罪有應得,於是我們開始害怕上主的懲罰,這種擔心害怕自然指向一個未來。唯有在這個罪咎懼(過去,現在,未來)的思想座標下閱讀第一段,方能讀出它的深意。只要我們的眼光轉向外界,必會看到一個受時間控制的世界,也必會看到一個空間的世界。根據〈正文〉的解釋,時間與空間各自代表了同一個錯誤的兩面(T-26.VIII.1:3~5)。 總之,不論我們向外看到什麼,都是透過過去的眼光,因為我們是透過個體之我的濾鏡去看的。這一個別身分必然深植於罪中,也表示我們深信自己已與上主分裂,如今才可能活成另一個生命。我們一旦認為自己正與上主交戰(這一主題留待後文細述),也必然會感到自己和世上每一個人都在交戰狀態。如此一來,我們在世 上的每一種觀點或經驗,全都跟特殊性緊緊綁在一起:誰特殊,誰就勝了,而特殊之人絕無好下場,因此,敢於直接彰顯特殊性的,就成了特殊之恨;比較善於掩飾的,就成了特殊之愛。不僅如此,特殊性脫離不了小我的時間觀念,而小我的時間觀必然離不開罪咎懼之信念。為此,特殊性永遠不可能與過去撇清關係。 所謂「 虛妄的時間觀念 」,不外乎相信過去、現在和未來真的存在 ,而且認定過去會直接影響現在與未來。換句話說,我的過去造就了今日之我,我的未來也只可能是目前這個小我的延續。
(1:5) 你的心靈無法了解現在,而那才是唯一存在的時間。
這兒的「現在」,可不是小我的「現在」,而是《奇蹟課程》所謂的「 神聖一刻 」。這一刻的經驗既然並非來自於時間領域,罪咎懼便無法從中作祟。它深深紮根於聖靈的正念心境,它的慧見既不憑據過去的經驗,更不借重於特殊性,因而成了愛的最佳工具,成了我們內在的嚮導。
(1:6) 因此,你 〔的心靈〕 根本不了解時間,事實上,你什麼都不了解。
這個說法,箇中的原因是,我們自認為了解的一切,其實是深陷於時間與空間所打造出來的虛擬之境。只要我們仍視自己為一個與眾不同、獨立自主的個體,表示我們已經相信了整套小我的思想體系了,那麼我們的所知所見,最多只能算是那虛幻分裂之念的幢幢鬼影罷了。因此才會說,我們「 什麼都不了解 」。 倘若認真推敲這句話的深意,簡直又讓人想要撞牆。想一想,你若是過去的產物,而過去根本就不存在,表示你也一樣不存在。〈正文〉第二十八章第一節「 當下的記憶 」一開始就冒出這麼一句:「 這個世界早已過去了。 」(T-28.I.1:6)此說若真, 你 不也過去了?這逼得我們不得不反問自己:「那個自認為在讀這句話的 我 究竟是誰?」正如耶穌也曾問過我們:「 活在世界上的那個『你』究竟是誰? 」(T-4.II.11:8)換言之,我們的存在不折不扣是虛構的,一旦深入玩 味這種說法,不可能不驚惶失措的。倘若你不為所動,表示你只是嘴巴念念而已,根本 沒 把它真正當一回事。這個說法加深了本課的意涵,說得不能更直接了: 「你根本就不存在!」 先前說過,凡是認真用心操練〈練習手冊〉的人,不會不如坐針氈的(即使我們未必明白自己在焦慮什麼),原因即在於此。縱然〈練習手冊〉用詞平淺,不像〈正文〉充滿形上意味,但你心裡某一部分其實懂得它的深意。這也是我們老忘記當天的練習之主要原因;我們根本不想練習,而且想盡辦法粉飾那驚世駭俗的說法,至多只擷取它表面的含意。
(2:2) 因此,想起過去與想起種種幻相,兩者毫無差別。
想起過去和想到某種幻相,其實是同一回事!當你作這些練習時,不妨暫停片刻,反思一下,你這一整天所生起的每個念頭,哪一個跟過去無關?即使平淡無奇地拿起一只咖啡杯,或其他看來比較重要的事情,比如想起某個場景、某段關係、你的身體或其他事物,全都受制於過去的經驗。這是必然的,因為過去代表著罪的陰影,而罪 直指分裂之境。只要你還相信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生命,你就不可能不相信罪真的存在,時間也就變得真實無比了。
(2:3~4) 很少人真正明白,當你回想過去或預測未來時,它真正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當心靈在回想或預測時,實際上等於一片空白,因為它並非真的在想任何事情。 我在研習或課堂上常說「凡是我們以為是自己想出的念頭,並不是我們真正的想法」,就是根據上面這段話引申出來的。如果它們並不是我們自己真正的想法,表示它們根本就不存在。依此類推,與自己想法認同的那個 我們 ,必然也不存在。「 當心靈在回想或預測時,實際上等於一片空白,因為它並非真的在想任何事情 」。要知道,不只我們的存在是幻相,實際上, 所有的 存在(existence)都屬於幻相,因它與 真實存有 (being)有著天壤之別。(存在與實存的對比,請參閱T-4.VII.4~5)
(3:1) 今天練習的目的,即是開始訓練你的心靈認清:自己在那一刻根本不是真的在思考。
這句話,加上其他類似的說法,一再顯示出,耶穌有意藉著這些練習來訓練我們的起心動念。他在此只是聚焦於「想法」這個點,讓我們明白,我們自己根本無法思考。這話並不難懂,只需稍為反思一下自己的想法多麼受制於過去,又多麼受制於自己對未來的恐懼(這一點留待以後再講解)。不論我們在談五分鐘或五年之後的事,難免生出吉凶未卜的隱憂,因為對未來的憂思乃是源自過去的罣礙。
(3:2) 當非念之念盤據了你的心,真理就被擋在門外了。
這些非念之念以及對過去的不捨,其目的就是要阻擋真理的來臨。這一觀念也留待後文細述。如前面所說,「目的」乃是《奇蹟課程》的一個核心主題,耶穌再三提點「目的」二字,幫助我們認清小我思想體系的玄虛,「 無明亂世的法則 」即是一例(T-23.II.1:1~5)。這兒說得更是露骨,但我們的心靈很可能聽若罔聞,只因它揭露了非念之念的企圖。也就是說,這些念頭揭露了我們對過去的焦慮,對未來的恐懼,以及此時此刻的罪咎之感。它們背後只 有一個目的,就是企圖掩蓋我們的真實身分——基督自性這一千古不易的生命真相。 」(T-in.1:7),《奇蹟課程》三部書處處不離這一主旨。那些障礙才是一切問題之所在。我們不必操心耶穌或真理在做什麼,隨時察覺自己的小我在幹什麼,才是重點。掉在非念之念之中,我們的心靈是一片空白的,因為那些觀念早就過去了。若能透徹領會這個道理,必會對我們的修持有極大的助益,這一領悟會為我們開啟正知見的大門,迎接真寬恕的慧見,而終將引領我們臻於真理之境。
(4:1~3) 今日的練習應該閉起眼睛來作。反正你實際上無法看到任何東西,這樣練習能幫你認清,不論你腦海裡的念頭多麼清晰,其實你什麼也沒有看見。你還是輕鬆自在地省察心念約莫一分鐘左右,只需留意一下自己所察覺的念頭即可。
前面幾課練習,要我們張開眼睛,學習如何去看。這兒卻提醒我們(後文還會強調這一點),看到什麼或想到什麼,其實並無差別,它們全是同一回事。耶穌在此強調的是我們腦子裡在想什麼,而非外面看到什麼。我們不難在這段話中聽出耶穌的叮嚀:切莫為自己的任何念頭賦予特殊的價值,或是認為這個想法比其他想法更為重要。 至此,本課的練習開始轉向我們的具體念頭了:
(4:4~5:3) 一一指稱出念頭中的主人翁或相關主題,然後就移向下一個念頭。每回練習前,不妨先念一遍下面的句子: 我好像在想﹍﹍﹍﹍。 然後具體說出你念頭的內容,例如: 我好像在想﹍﹍﹍﹍(人名),關於﹍﹍﹍﹍(某物名稱),關於﹍﹍﹍﹍(某種情緒)。 然後用下一句為你省察出的念頭作一結論: 但是我的心所塞滿的卻是過去的念頭。
這一操練,正是寬恕的要訣:將自己幻覺中的「具體」想法帶到聖靈「非具體」的真理前。這是「 我的心所塞滿的卻是過去的念頭 」這句話的真正意涵。
(6) 除非這個練習勾起你強烈的反感,否則一天可作四、五回。它若使你焦躁不安,練習三、四回也就夠了。然而,你會發覺,在省察心念時,如果能把今天的練習所激起的反感或任何情緒當作練習的素材,效果會更佳。
這又是一個最好的範例,顯示耶穌如何利用我們的抗拒轉為療癒的經驗,同時又如此溫柔耐心地鼓舞我們。他在〈正文〉論及特殊性時,也曾說過: 這是聖靈的慈悲知見下的特殊性,祂會用你所造的一切來發揮療癒的功能,不再傷人。(T-25.VI.4:1) 只要我們願意接受聖靈的幫助,連我們的抗拒和反感都能被聖靈所用,為寬恕的目標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