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苦苦挣扎在相亲路上的单身动物,还是三年之痛、七年之痒的群居动物,世相下的男男女女都被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似乎爱情已经没那么单纯和真诚了,大家的安全感也越来越低。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结婚率持续走低,结婚平均年龄都有所增长,除适婚人数下降等客观原因以外,大众不愿恋爱结婚的真正原因是我们开始认清爱情的本质,从而导致婚姻观念发生变化。
你要问我,2020还相信爱情吗?我的回答是:相信存在,但是契合很难。
1
爱情是什么?
百度词条不是标准答案,爱情中的每个人都有发言权,相信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简而化之,爱情是男女之间或者同性之间,彼此心理、生理、物质的满足。
如上面的定义,爱情无非是两性之间各种需求的满足。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1)心理的满足,也可以称作情绪的满足,简单来说,就是能不能给我带来快乐,这种快乐源自性格、三观、互动、态度、品质、自尊心、虚荣心等等。(2)生理的满足,也可以直接说是性欲的满足,这部分更多强调的是人的动物性,生物进化理论,体貌特征,欲望的配方(征服欲、占有欲),身体的充分融合,以及新鲜感。(3)物质的满足,也就是饮食男女所说的——现实,符合优势互补理论,酬赏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正如薛兆丰教授所说,婚姻就是男女共同投资一家公司,必然符合经济学理论。
总结来说,这里一定要提到一个名词——价值感。这是包含上述三个方面的一个总体衡量标准,每个人的相对价值感有高低之分。这也就是A男配B女理论的来源。
2
爱情是无私还是自私?
官方的教育给我们的答案——爱情是无私的,是我们甘愿为对方付出时间、精力、金钱、情绪等等。实则不然,因为上一句话并不完整,爱情实际是自私的,因为我们的一切付出以求得到相应回报为前提。
爱情最操蛋的逻辑是:无私是表象,自私才是本质。这一点无论是从心理、生理、物质哪一方面来说,都可以解释得通。
成年的男性急于找到合理合法的人啪啪啪,所以爱情充当了遮羞布的作用。同理,成年的女性寻找身体更强壮、社会地位更高的男性作为自己孩子的父亲,爱情充当的是美丽面纱的作用。
从古至今,爱情都遵循社会交换理论,最终的目的不过是利己而已。男人开始更注重生理满足,所以看重样貌。女人更注重物质满足,所以看重家产。这些都无可厚非。
往更深的方面来讲,当前婚恋观发生改变,只不过是不同时期人的知识面广度差异而已。或者说,不同年龄阶段人的知识面广度差异而已。
如果爱情是无私的,你应该为对方寻找一个能给Ta更好生活的伴侣,而不是让对方跟着你一起吃糠咽菜挤公交喝开水。
这么看来,爱情无疑是自私的。
3
爱情是感性还是理性?
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依然离不开前面说的三个满足,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爱情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这里的感性与理性,要区分不同的阶段,年纪小的时候更感性,年纪大的时候更理性。
从择偶过程来看,在我们选择一个伴侣之前的衡量与判断是理性的,而在追逐游戏和相处过程中感性会占主导地位,而分开之后又会慢慢恢复理性。
两性之间,又有感性与理性的差异。由于生理构造和社会角色分工的不同,男人更偏向于理性,女人更加的感性。所以,在一段感情中,女人会更容易受伤。
总之,在爱情里,都是感性与理性的交替,有时候是感性战胜理性,有时候是理性战胜感性。究其所有,都没有错。
不存在绝对的理性与感性,否则就与爱情的本质和人性的光辉相违背了。这也是有些人明明知道不合适却不愿意放弃的原因,也是我们苦苦欺骗自己的缘由。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们应该对爱情里得不到与放不下释怀。
4
善变是人类的本性!
山珍海味吃久了,也会觉得路边的野菜更美味。吃菜尚且,吃人更不用说。这一点对应的是生理满足中的新鲜感。
价值感的变动也同样符合这个逻辑。一个人随着际遇的改变,地位的提升,格局的变大,眼界的开阔,思维观念的变化,喜好会自然而然的变化,很好的解释了“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句老话。
曾经很喜欢一个人,现在不喜欢了,这在逻辑上是没有毛病的,但在道德上是被诟病的。所以,很可能从一而终只是害怕道德指责,而渣男渣女只是更加遵循内心罢了。
那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长久而幸福的爱情?不骗你,还真有。
彼此之间总是相互满足,当不满足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及时补偿。
双方你追我赶,始终在一条跑道上,即便是偶尔身位有前后,但始终望其项背。
另一方面,当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已经彼此习惯以后,特别是有了利益与孩子的共同捆绑,男女双方更加紧密而不可分割了。
如此,就得到了比较长久而幸福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