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了,但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读那么多书,或者读了很多书也没有到达“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正如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说的:“他们以为艺术全是天才的表现,于是天才成为懒人的借口。聪明人说,我有天才,有天才何事不可为?用不着去下功夫。迟钝人说,我没有艺术的天才,就是下功夫也无益。”
年轻时每每有朋友问最近为什么没写文章出来,总是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说“忙”,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懒”字!
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我相信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遗传和环境对于人只是一个机会,一种本钱,至于能否利用这个机会,能否拿这笔本钱去做出生意来。则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天才只是长久的耐苦。”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这句话藏有很深的真理。有多少人口中的天才,过一些岁月便“泯然众人矣……”;又有多少耗尽一生的努力“大器晚成”!无数的实例证明,能发明创造的人多半都是下过死功夫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是功夫,“下笔如有神”是灵感。据杜工部的经验看,灵感是从功夫出来的。
朱光潜先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灵感,用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法国音乐家柏辽兹作曲的故事以及宋代潘大临“一句诗”的故事说明灵感的三个特征:
1.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
2.它是不由自主的,有时苦心搜索而不能得的偶然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
3.它也是突如其去的,练习做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败兴”的味道……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
朱光潜先生又运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来说明“下功夫”的重要性,所谓的“灵感”,在他看来,不过是平日“苦思冥想”的结果。进一步佐证“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
这里的读书不仅仅是“读书”,而是要读更有宽宏博大意义上的“书”,行万里路也是“读书”,“阅人无数”也是读书,“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