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偶尔在公众号中断断续续地写些吃喝的事。 有感现内容呈现形式丰富无比,少有人去阅读单纯的文字。友人也多次劝我我加些图片,亦或音乐,更有甚者拿着录制设备准备为我我拍摄视频。我自知不是个上镜的人,夹杂着口音的普通话更是上不了台面。犹记得学生时代多次面试主持人未果,关于出境这事早已烙下阴影。
两天的时间读完《雅舍谈吃》,字里行间流露的温情将我带回到旧时光景。在深夜写下这篇读后感,也借先生书中章节目录为公众号分门别类。
全书分为三辑:味是故乡浓,品尝四海鲜,吃中有真意。
味是故乡浓
味是故乡浓讲的是梁先生在北平生活的时光,其中不乏童年时期的美食。文中提到的饺子,豆汁,炸丸子,栗子等平常食物蕴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我虽也在北京生活过半年,碍于工作繁忙,没太多时间出去打牙祭。当时也未得知有此书,要不无论如何也该出门一一品尝。期间,只是在同事的推荐下去过聚宝源一试铜锅火锅,派对到9点多,才得两座位,至今对其麻酱念念不忘。 至于对于油条馅饼只觉的确比南方的做的好吃些,每日早餐必点一份。
品尝四海鲜
说来现代人比梁先生幸福太多, 入口的鲜美之物何止四海,像是厄瓜多尔白虾, 新西兰贻贝,挪威三文鱼都成家常菜式。 古时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而现代吃货的肚里,能包容下整个世界。只是我们没先生的文笔,纯粹饱口腹之欲而已。
自己真正的当了一回饕客算是某年路过苏州,听闻松鹤楼的松鼠桂鱼乃一绝。独自一人前往,一条1斤有余的桂鱼裹着面粉和番茄酱,下肚之后,扶墙出。想来都是聚餐上的大菜,像我这样独一份,不点别的吃完少见。
吃中有真意
我认为这一章节为本书最妙,先生不拘于菜品食材,而是讨论关于厨房的趣事,讨论请客吃饭, 分析美食书籍,也写啤酒和麦当劳,相比于袁才子的《随园食单》根据食材不同罗列各种烹调手法,更为接地气。 文中对吃狗肉的讨论放在今天也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