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风吹过的季节,泡一壶清茶,静静坐在小藤椅上,翻开这本余华的散文集《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庭院里飘散着阵阵桂花的香气,仿佛把这本书也传染了,透着香了。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现代作家。
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别贡献奖。
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这本2008年出版的散文集共有三十五篇作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两个童年,有13篇,第二部分:生活、阅读和写作,有22篇。
描写儿子出生不久,作为父亲的余华似乎想安排儿子的一切了,尝试灌输自己的喜乐爱好,结果事与愿违,儿子用自己的方式击碎了父亲的梦想,余华想要儿子听高雅的巴赫、德彪西,结果儿子偏爱小燕子穿花衣,其实这种现象在当今家庭生活中很普遍,父母认为好的都想传输给孩子,但却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家庭战争和冲突便会随时产生。当然最后都是以家长的妥协而告终。
紧接下来余华写自己的人生,他是如何从躲在麦田里逃避父亲惩罚的孩子,到江南小镇上的牙医,最终成为享有国际盛誉的当代文学大师,你可以通过这三十五篇文章看到余华独特的、不寻常的人生道路。
二十年多前,因为余华父亲的原因,他成为了一名牙科医生,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跑江湖”的,牙医和作家看起来不沾边,但你不能阻止他怀有文学家的梦想。他在文中写道:一、为何写作—进文化馆工作;二、写作的经历—崇拜川瑞康城、卡夫卡并模仿写作;三、写作的乐趣—一种创造的乐趣。正是因为余华抱着“有朝一日可以进入文化馆”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硬是从医生成为作家,弃医从文这种身份的变换是通过余华向上一步一步地攀爬,最终登上了梦想的天梯。梦想重要,但实现梦想的努力奋进更是通向成功不可缺少的步骤。
关于人生,余华在书中写道:“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和个人空间的狭窄使阅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阅读打开了我们个人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天空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让我们的人生道路由单数变成了复数。文学的阅读更是如此,别人的故事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阅读这本书就是这样的感觉,在这些各不相同的故事里,在这些不断变化的体验里,我们感到自己的生活得到了补充,我们的想象在逐渐膨胀。更有意思的是,这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故事会不断地唤醒自己的记忆,让那些早已遗忘的往事和体验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并且焕然一新。阅读一部书可以不断勾起自己沉睡中的记忆和感受,我相信这些的阅读会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
读余华的《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你便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没有谁的人生是可以被代替或复制的,你可以是一棵大树,也可以是树下的一个小草,树有树的临风伟岸,草有草的顽强柔韧,一切一切的生命不管平凡还是伟大,都是美好的。
尽管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风雨交加,荆途漫漫,但不管怎样,坚持心中梦想,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总有一天会见到美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