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西方的两个故事对比——
古龙小说《七种武器之孔雀翎》里,主人公高立,因为做了正确的事儿而跟人结仇,敌人大模大样地明确告诉他要来杀他。
高立担心打不过,很害怕,就去找自己的朋友,孔雀山庄庄主秋凤梧,借一个武器,叫孔雀翎。
孔雀翎是威力无比的终极武器,一出必胜。
可是秋凤梧一开始并不想把孔雀翎借给高立。
高立再三请求,秋凤梧没办法只好同意。
秋凤梧说,孔雀翎你拿去可以,但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你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使用孔雀翎。
高立答应了。
高立带着孔雀翎,充满自信地回到家里等着敌人。
敌人来了,高立气势十足,动起手来轻轻松松就杀死了敌人,根本没用到孔雀翎。
高立把孔雀翎归还秋凤梧的时候,秋凤梧告诉了高立实情。
原来真的孔雀翎已经被遗失在泰山之巅了。
秋凤梧给高立的孔雀翎其实是假的。秋凤梧说,以高立的武功,江湖中很少有人是他的对手,但是高立缺乏自信。
他把假的孔雀翎借给高立,因为“孔雀翎并不只是种武器,而是一种力量。”
小说最后,古龙说,“所以我说的这第二种武器,并不是孔雀翎,而是信心!”
《哈利波特》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种魔药叫福灵剂,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运气变好,很小一瓶的福灵剂就能给人带来12小时的好运。
但是过量会导致头昏眼花、莽撞、过度危险的自负。
哈利因为得到混血王子(即斯内普)的魔药书的指点成功调配出生死水(强效安眠药),斯拉格霍恩教授(魔药学教授)以福灵剂作为奖品给了哈利。
哈利假装倒进了罗恩的早餐里,一向是“猪队友”的罗恩在赛场上立马变得不一样,所向披靡。
罗恩后来知道真相以后,立刻失去了自信,又回归了原本的自己。
2
心理学认为:我们人人都需要一件“孔雀翎”,它不是什么绝世武器,而是对这个世界的控制感。
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可以解释很多现象:
假如同等水平的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一起创业,并且都不接受家庭的任何帮助,富人家的孩子的成功率也会比穷人家的高,因为后者在现实中无法得到家庭的帮助,而前者可以,其内心更有底气,对世界的控制感更强。
有时候,人们唯一缺乏的就是信心,有控制感之后,往往能做得更好。
比如一个富二代和一个穷学生,富二代因为有人生的确定性和控制感,就会努力去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穷学生对未来没有控制感,因此在每一次重大的人生决策时,都表现得优柔寡断,更可能错失良机。
想起了吴京的电影《战狼》,战友乞求最后一颗子弹。
突然有些明白了,这个控制感之于生命的意义:哪怕是请求,也请让我保持生命的体面。我控制不了疾病,控制不了疼痛,控制不了危险,但我想控制自己的体面,我不想自己太狼狈。
我想到了为什么一个国家要发展核武器,发展杀手锏,就是为了增强信心,增强控制感。
核武器自诞生以来也只用过一次,所以从根本上讲,核武器首先是一种威慑,让这个国家,国人有了安全感和控制感。
3
有了控制感后有什么用?
你的情绪就不会那么焦躁,你就会很淡然的面对这个世界,你就会面对工作、生活、情感、为人处世等各方面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你就会有更大几率生活得更加美好。
4
以上是对己,对他人也是一样,想办法让别人获得一点控制感。
基于这个理论,又讲一个中西方运用这个理论的对比:
我们小的时候,老师们经常教育我们要多去帮助其它弱小的人或者安慰受伤的人,这个道理估计人人都懂,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去做。
但是,我们帮助人或着安慰人的方式有些欠妥。
当一个老人在路边,我们要上前去帮他,去扶他过马路,这种好人好事的举动无可厚非。
中国人的习惯是:直接上去,开口说:“老人家,我扶你过马路吧!”
直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老人,帮他拿了主意。
不过实际情况是,被帮助的人都很感激涕零,所以我们平时也不很在意。
我看了不少西方电影电视剧之后,发现一个细节,西方人一般是这么做的:先上前去,问了一句:“你需要帮助吗?”或者“我可以帮助你吗?”
一般是先询问,把选择权让给被帮助人的,等到别人回到:“我需要你的帮助!谢谢你!”
然后再去扶他过马路。
我当时还吐槽过:这种做法有必要吗?别人明显需要帮助嘛!还问一句无用的废话!
现在看了桑德伯格的《B选项》这本书后,才发现这里面还真大有学问。
其实也很简单:后者的处理方式,让别人在处于危难困难时对这个世界有小小的控制感!
4
所以当你的朋友遭遇不幸的时候,你需要去安慰他或者帮助他。
一般人都选择尽量不去提这件事,不要揭开伤疤,让受害者尽量回避这个问题。
心理学家认为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受害者长期郁积,造成一些新的不适或者问题。
正确的安慰人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句话——首先向他确认,你知道了他的不幸;
第二句话——提出帮助,或者提供一个选项。
如果你实在提供不了帮助,你可以这么说:我听说了你的事,我知道了。
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随时都在。
5
我的一位写作朋友跟我讲的他跟他儿子的故事:
中国的家庭作业很多这个众所周知,儿子每天写作业写得很晚。
久而久之,儿子情绪就容易暴躁,天天吐槽甚至咒骂学校的作业太多。
我开始也试着去安慰孩子,让他试着接受,迎接这些人生考验,发现并没什么用处。
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儿子在一间房里写作业,而我就在另一间房里写稿,门开着。
一旦他写作业累了,需要我去帮他揉揉背啊,捏捏肩啊,倒杯水之类的,我一定第一时间赶到。
让儿子知道,不管多晚,我一直都在,让他明白“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真是一个机智的家长,好一个“我一直都在!”
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安慰人的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