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里仁篇第二则。
1、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zhì)者利仁。”
2、傅佩荣译文
孔子说:“不行仁的人,不可以让他长久处在困境中,也不可以让他长期处在顺境中。行仁者是自然而然走在人生正途上,明智者则是了解人生正途的重要而做此选择。”
此处的“仁”是就人之道(人生正途)而言,因此译文加一“行”字,表示时间与行走双重含义。人生正途的具体内涵是“择善固执”,如此才可做到本文所说的“久处约,长处乐”。
“固执”一词,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知道变通,但如果真的“择善固执”,当然是好的。就怕择善之后不能固执,风气一变,压力一来,就放弃理想。
“约”代表困境,“乐”代表顺境。在顺境中长期坚持原则,有时反而比在逆境中还要不易。困难时,人自然而然会自我约束。得意时,更要懂得收敛。
傅佩荣:仁者顺应内在的要求
“安仁”是以择善固执为其自然本性所要求的作为,“利仁”则是以择善固执为有利于实现其人生目的的作为。譬如有些人做生意,在门口贴“童叟无欺”,是为了求生意源源不绝,带有目的性;有些人的“童叟无欺”则是出于真诚,无目的性的。
同样是善的行为,可以出自世俗的考虑,也可以出自真诚的心意。但只有出于真诚的心意,才不会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若是出于后天或者是功利、世俗的考虑,这种善的行为是很难长期坚持的。这就涉及生命自主性的问题。化被动为主动,就是把对外的考虑,转换为对内的自我要求,“仁者安仁”就是完全顺应内在要求的表现。因为人性向善,所以仁者安仁,以行仁为自然而然的事情。真正有智慧的人才会发现,行仁才会对自己最有利,因为它是对生命要求的响应。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约”是穷困之境,“乐”相对来说是富足安乐之境。如果一个人并不心怀仁德,无论是在穷困之境还是富足之境都是不能长久处于其中的。没有仁德之心,就没有自己牢固的行为准则,如果长期处于穷困,就会变得失去底线、为非作歹;如果长期在安乐富足之中,就会变得奢侈淫佚。所以人一定要心怀仁德,才能在无论什么环境中还能保持自我。这世上我们看了太多处在穷困或者富裕中的人迷失自我,环境固然会影响人的行为,但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心灵准则,于是容易被环境影响。
至于心怀仁德,也还是有不同层次的。“仁者安仁”是比较高的境界,本身将“仁”内化于自我,因为认同仁德而安之若素。“智者利仁”则是稍逊一筹了,有智慧的人明白仁德的重要作用,所以会利用仁德来为自己的生活保持平衡而服务。前者的状态是圣人之境界,我辈凡人能够明白仁德的意义、并加以运用,已经是需要努力才能达到的了。
4、弘丹学习心得
第一句话,“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说明不行仁的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我们常说的“万变不离其宗”,外在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仁”就相当于不变的“宗”,如果你不行仁,就相当于没有“宗”,只能随波逐流,收到环境的影响。不行仁者,在逆境时容易气馁,失去希望,在顺境中容易得意忘形。
第二句“仁者安仁,知(zhì)者利仁”,是更高的境界。孔子认为,人性向善,行仁者只是在顺应内在的要求,不是刻意表现,也不是为了讨好别人。简而言之,行仁就是做自己。“知者利仁”,有智慧的人发现行仁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因而选择去行仁。
读到这段话,想到当今社会的“扶老人过马路”的新闻,有“交警扶老人过马路时被路人拍下,上传朋友圈获赞”这样的新闻,也有“扶摔倒老人过马路被讹”的这样的新闻,只是觉得很无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不敢扶摔倒老人”的事件朝我们脸上狠狠的打了一巴掌。事件背后纵然有很多原因,但是,这样的现状就让人不寒而栗了。
5、都市隐居人解读
@都市隐居人对《论语》八佾篇第二十三则的解读
子語魯太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孔子和鲁国掌管礼乐的太师谈论音乐,说:“礼乐的整个进程大致可以了解了。一开始是让人兴奋振作,接着是让人心灵纯化、和谐,让人的心灵逐渐变得明亮透彻,最后让这一切美好的感觉延续,相生不绝,这样,整个乐就完成了。”
太师是古代掌管礼乐的官员,当然掌管礼乐也同时负责贵族子弟的教育。朱熹认为当时音乐废缺,孔子在教太师音乐,不过如果连太师都不知道的音乐,孔子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所以个人认为,当时的太师也许只掌握了礼乐的一些形式,而没有掌握本质,在演奏上有些缺陷,而这里孔子是在和太师讨论个人对音乐的体会。
解释一下各个关键词。翕就是合。古礼乐开始时先奏金鼓之声,让听者精神一振,精神开始和音乐结合。纯是和谐的意思,金鼓之声后八音齐奏,这时候讲究整个乐队各种乐器的声音和谐。皦,玉石洁白的样子。齐奏之后的部分,各种乐器要在和谐之中逐渐展露各自的特点,但又不能影响到整体的和谐,在一片纯和中八音有各自展示的音节,高下清浊可分辨明晰。到了音乐的尾声部分,当然不能很突兀的戛然而止,而是要像波浪一样的连绵不绝,逐渐远去。这里的绎如就是连续的意思。
在孔子的理解中,礼乐的整个过程应该象乾卦的卦德一样做到元亨利贞,开始,繁荣,展现各自成果,最后朝着天的方向逐渐远去……整个过程符合这一规律,才是完整的、可用于教化的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