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进击的刘安娜
——失踪人口的再次回归,争取分享更多好书——
我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读小说的时候,心里偶尔会有一种“如果我来写应该也能写得不错吧”的想法。
或者脑海里会冒出一些片段,或者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场景,让我们觉得稍加努力和润色,完全可以写成小说嘛。所以,最开始翻开《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我是带着一点点自己可能也可以写小说这样的期盼,和那些每天写小说的人都在做些什么呢的好奇,这样复杂的心情来读的。
大泽在昌作为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说家,23岁时以获得“小说推理”新人奖而出道,随后凭借优秀作品获得了若干日本知名奖项。
不得不说,日本的推理小说优秀作品还真是多啊,就凭着有这么多的小说评选比赛和推理小说的奖项就可见一斑。当然,我个人读推理小说不多,一般都集中在东野圭吾和阿加莎两个人的身上,毕竟这两个人已经非常高产。
这本《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是大泽在昌开办的一系列“小说课堂”讲座内容汇集而成,面向从日本选拔的12位青年作家,通过传授、练习、点评这样的形式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而书里面也充分展现了这样的形式,给人一种作者就在面前,点评练习作品,解疑答惑的感觉。
一开始,书里确实讲解了很多写小说的技巧,例如应当如何塑造人物的性格,如何推动情节的发展,如何构建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写出故事的“刺”来吸引读者欲罢不能的读下去。
同时,也通过点评指出了青年作者很多存在的问题,例如没有把整个故事的脉络想清楚导致故事的走向很迷茫,或者迷失了写作的视角导致在不同人物之间切换很混乱,有的时候作者可能忘记了自己笔下人物的关键特点导致他(或者她)做出了在读者看来不合常理的举动。
而作为“读者”的我,也常常惊叹,原来觉得某部小说不好读的原因是这个啊。我们常常会觉得某位作者写得不好,或者某个段落怪怪的,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一边读书,一边和这样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明白了以往觉得怪异的情节的不足之处原来是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也产生了一种畅快淋漓的顿悟感。
而让我没预料的是,除了讲述写作本身的技巧以外,大泽在昌还详细的阐述了在日本,作为一名作家,想要出道,以及以作家的身份获得很好的生活,有哪些可供选择的途径和手段。
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种各样可以打响名气的比赛以外,也可能会有投稿或者被出版社约稿的机会,同时也讲述了在日本不同的发行方式可能获得的收入水平大概如何等。如果写的一般,发行的数量少或者只发行文库本,是没办法以此为生的。这显然和中国的写作之路发展方向大不相同,但需要关注写作之外的事情的思路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让我想起看林超伦所著的《实战笔译》这本书,前言里作者讲到,如果要做一名译者,除了出色的完成翻译工作本身,还需要了解一些其他的内容,比如如何找到翻译的工作、如何谈判翻译价格、如何准确提交客户需要的译文格式,甚至包括面对不同的客户,翻译的标准也不全是相同的。
这些都是在工作以外,但是和工作又息息相关的内容。就像是如果你需要写一份活动计划,确实活动包含的项目、内容、日程表、预算等是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但计划的封面、页眉页脚、关键内容的加粗、封底落款等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只有将内容的包子馅儿和内容以外细节的包子皮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我们所拿出手的才能算产品,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修炼以提升的专业性。
随着阅读的推进,除了了解了日本的推理小说家的工作状况,学会了不少可以应用在不只是小说领域的写作技巧,我发现很多《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里讲述到的心态、思路和逻辑,也完全适用于人生。
比如有些青年作者讲到没有很好的写作创意,就提到了平时要不断的阅读和体验,创建更多的“抽屉”,这样在写作需要的时候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意。“如果光是输出而不吸收,自己很快就会变得‘中空’。就是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了几年以后所感受到的“身体被掏空”,只想葛优瘫,这原来意味着你该补充精神食粮了。近年流行的间隔年(gap year)其实也是一样的思路,并不一定要间隔一年,只是有一个停下脚步,或者慢下来的一段时间,重新思考,转移一下注意力,接触新的人和环境,也许读了新的书,看了新的电影,用放下反而能加速激发新的灵感。
到了讲座临近尾声的时候,12名作者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本身写作的不足。写作技巧不能代替写作创意本身的质量,要想写出吸引读者和市场的好作品,还是要不断的逼迫自己,质疑自己,挑战自己,不断改进,秉承着这样的心态才能在出道以后也持续的写出好作品,真正成为职业作家。
而不一定要做职业作家的我们,也不能错过这本书,不仅因为写作是最近流行的必备新技能,各行各业各岗位上的小可爱们都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获益,也因为这本书透过写作讲述了能使我们人生收益的故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