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学习陈德中老师的正念微课。
正念在运动中的应用。关键点是三个“专注,厘清,心流”。
专注,即集中注意力,留意周遭的环境,留意身体的感觉,留意头脑里任何的念头和感觉。
厘清,在运动过程中(以跑步为例)如果有压力感、无力感,问自己是否需要调整,如果需要调整那就去调整,调整好了再继续。
心流,经过前面两个步骤后,找“锚定点”,可以把呼吸或者脚板作为锚定点,每次走神的时候,再次把注意力回到“锚定点”上。
后来陈德中老师带领了“正念行走”。
首先是站立,感受双脚脚底与大地之间接触的碰触感,感受自己脚底板的脚踏实地。接着正念行走分为慢速版和散步版。慢速版又分为三段式、两段式、一段式。三段式,每一步都分成三个步骤,“提起,前进,踏下”,并把每一个步伐用语言标记;两段式,则分成提起、踏下; 一段式则只分成,左脚、右脚...过程中的要点还是要放松,要慢,要时刻察觉自己是否身心合一了...
我练习的感受。跟着老师的音频引导,确实感受到了脚和大地链接的感觉,这时候的脚部和正念呼吸时候的鼻孔的作用应该是一样的。很明显,当自己注意力放在脚底板时候,脑子里的念头就跟猴子般跳来跳去,当然这可是常态了,再次感受到了“身心分裂”,这一次练习过程中自己明显感觉到了自己整个人的紧绷(因为昨天没睡好),然后因为在家里就闭着眼睛跟着老师的音频走了几分钟,结束后再一睁开眼睛,确实会感觉好一点,放松了一点。
结束后,自己就再次明确一个意识:心理学实操的技术在于切实的“体验”,在于切实的去做,而不是仅仅“知道”某个知识点,做的时候也切实的要做到位,而不是依然“急火火”地“高效”完成...
正念,真的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一种方式,需要每天切实的做到,十分钟就好。而且,越来越发自内心的相信正念乃至其他各种心理学的方法一定能让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
虽然自己现在还是做的“猫一天,狗一天”,但是感觉自己不再那么的着急了,不再完美主义了,不再有太多的“你怎么还做不好”的自我批判了,内心里是另外一种声音,“只要做就一定有收获,做一分就有一分的收获,没做到的也没关系,多做几次总会越来越好...”。同时也感觉到,公司组织的21天打卡的形式挺好,有时候就是一种小小的约束力--即便有时候自己是为了“完成任务”去体验一下,也是有收获的。
陈德中老师的微课接近尾声了,突然意识到,这一系列的正念微课贯穿了生活的每一天的各种场景,体验好坏完全靠自己,多一分投入就多一分收获,身体、潜意识最知道答案,骗得了别人但一定骗不了自己,哈哈,继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