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正在上班忙手头的事情,收到一位朋友的微信,说要给我寄牛肉干,已经在路上了。这种骤然的馈赠让人难以拒绝,觉得很惊喜很温暖。
这个朋友是我的大学同学,也是老乡。他硕士毕业之后拿到很多OFFER,深圳的、南京的、上海的,最终选择去青海西宁。原因之一是离家近一些,西宁到西安的车程不远,再者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较小,以后可以转到西安,成家立业,自得圆满。仔细想想,我们谈不上什么朋友,因为有老乡这层关系,就慢慢熟络了一些。
已经好久没联系了,最近一次见面是在6月的时候,他来北京出差,说一起吃个饭吧,然后就一起吃了披萨。席间聊了很多,彼此的生活和工作现状。得知我有换工作的念头,他还找了一位某四大行的朋友给我认识交流,说之前已经联系好了,互相见面认识一下,想着以后多个朋友多条路。当时觉得有些感动,这样一个久未谋面的人,尽自己力所能及地帮助你,这就是朋友吧。
大学的时候我们的交集也不多,虽然一个院系,也一起上过课。最深的印象恐怕是有一堂课自由发言时间,他上去演讲了一段自己写的东西,内容实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当时是激扬文字、抑扬顿挫,挥斥方遒的气势,也赢得了满堂彩。我当时觉得他略带陕西方言的普通话是多么蹩脚,一点都不流利。那堂课我写的一篇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也被老师拿出来读了,认为在那个年龄还算有点感悟和思想。这篇文章之后,我就“出名”了,我们互相也认识了。
后来,我不甘在H大浑浑噩噩,跨专业跨学校考到了KU大,实现了我当时的求知欲望。这个朋友呢,顺利成章地保研继续学业,之后的生活更是没有交集。KU大毕业后,我留在了帝都,为了户口,我进了国企。这一切在这个朋友眼里好像是一帆风顺,后来的聊天我才告诉他生活在帝都的艰辛。而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人也有自己的苦闷,他们经常要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做勘查,开车几百公里都看不到一个人,单调匮乏贫瘠。
我们都是这样,一边享受着城市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一边承受着个人成长带来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貌似扯点有点远了,有这样一个朋友,感恩,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