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身边的朋友都涌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看得出大家学习都很认真,每次分享时总是时不时冒出一句经典的话,将一篇演讲提升一个高度。
很巧,我的朋友录制了一堂《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题材的视频发给我看。讲述她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收获,通过这堂课对我深受启发。说是浅谈,就是因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要修为一生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才是为我们所用。
和我这个朋友相识7、8年光景,可以说是见证了她的成长,最开始是喜欢樊登读书,就是这份情怀开始在唐山推广读书,作为领读人每次都是熟读一本书找准知识点和在场的伙伴一起讨论,从一开始的需要手稿到后来的轻松主持;后来,她又挑战了心理学,主攻方向是青少年心理,这个阶段的孩子比较容易叛逆,有时候需要咨询师介入帮助辅导。
就是这次再次相见,她已经开始从事传统文化传播。给她这个改变的是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段母女对话。
由于学习过心理学,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她都能去倾听,帮助引导用共情的方法,给孩子以支持和辅导,也是因为如此,她们母女之间的感情很好。孩子由此也是很依赖妈妈。
一次,女儿在和她的聊天中无意透露了一句话:妈妈,我不想长大,我不想离开你,你是唯一一个愿意听我说话,并愿意帮助我的人,我不长大就永远能在你身边。
这句话,让我的朋友陷入两难,一边是渐渐长大的孩子,一边是深深刺痛的这句话。究竟是教育的那里出现了问题?
直到她跟随老师开始学中国古典文学,因为要早诵读,所以她起床很早,也正是她的行为带动过了孩子成长,孩子不知道妈妈一大早忙些啥,即便疫情封控在家也要早起。
在她的带动下,孩子由好奇到早诵读有趣,渐渐的也加入到学习中来。只是15天的学习,就看到孩子的变化,孩子以前做作业总是迫于应付,字迹也很潦草,正是半个月的学习,让这个孩子将自己的重心重新回归到学习中来。
这是学习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改变,不仅如此,她更是将东方智慧融入到心理咨询中去,让她惊喜的发现,以前收效甚微的咨询,正是融入传统文化,每次给顾客做的辅导,让对方比以往更为有效且满意。
那你一定很好奇,学过传统文化和没有学传统文化的人有什么区别?
举个例子,传统文化就像是植物的肥料,学和不学,这棵小树苗因为有你的呵护都能够长大,但是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不可能总在这棵小树的身边,而一旦离开你的小树如果遇到困难,那棵有长期传统文化熏陶的小树就很容易抵挡生活中的困难,而另一方面没有受过熏陶的小树,就容易在困难中摇摆不定。
可见,传统文化就像是一个盔甲,给你的生命加了一层防护。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则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我们应当汲取中国经典传统文化"财富"里滋养家庭教育根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努力向前,成长可见,我是李爽爽姐,用写作推动成长,欢迎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