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不说是巧合,老师布置这个作业的当天就与人发生了“暴力沟通”。
估计是生理期前的烦躁,一大早就一股无名火潜伏在心头,到了饷午,不过寥寥数语之间,就激起与家人的口舌之战,到最后甚至像个狮子般咆哮摔东西,气鼓鼓地甩门而去……
然后悻悻地登上了出岛的公车,也不知道要去往哪里。坐在前面一对游客情侣好不亲密,黏黏腻腻的,看得心里更觉得落差大,不禁暗自想:等你们腻了以后就知道对方有多“可爱”了!
不禁把头扭向窗外,将眼神放空。冷静了一会,心里好多个问题就冒出来了:到底怎么了?到底因为什么事吵的我都模糊了,为什么要那么生气呢?刚才感觉心里一吨的委屈都要宣泄出来了!突然就想起了,之前灵修课的老师说过,令你真正生气、愤怒、悲伤的往往不是现在发生的事情,而是从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伤,被眼前的事情点燃。
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发生这个“暴力沟通”?而又应当如何,来进行“非暴力沟通”呢?
非暴力沟通的原则是:不评判、完全地接纳,去看见对方或者自己真正的感受、需求,然后去表达这个感受、需求。
比如暴力表达方式:一个昨天熬夜加班疲惫不堪的妈妈被孩子吵得心烦意乱,对着孩子吼:“你真的好烦啊,再吵我就揍你啦!”用责备、恐吓的语气表达,孩子就算停下来,也会担心受怕或者在默默生气,而且下一次还会继续。
非暴力表达方式就是:“宝贝,妈妈昨晚加班,现在很累,能不能安静一会儿,让妈妈休息一会?”直接告诉孩子感受和原因,然后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样一来,孩子反而会体谅妈妈辛苦地停止吵闹,而且下一次面对同样的事可能更有同理心。
这就是两者的区别。细心留意发生在自己、身边人的事,也发觉,能“非暴力沟通”,真的会像拥有超能力一样,既能得到自己或别人想要的,也能让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
想着想着,分析了自己刚刚发生的事情,突然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什么,想让家人做的是什么。心也渐渐安静下来,带着这份领悟,踏上返程的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