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我在手账本上抄了一首诗《一本书》,抄完后还录了一个朗诵这首诗的视频,就只分享到了寥寥数人的二美写作群里,因为二美写作群昨天的作业就是朗诵抄写诗歌《一本书》。
不知为何,隔着手机,隔着滤镜,看着视频里自己那张脸,觉得年轻好看,更觉得不真实,忽然萌发出以后再也不想分享视频的念头。
这大概与我曾经听到的这样一个观点有关,不知何时,这个观点潜伏进我的大脑,成为了我的自动思维,造成了我一分享照片或视频就会产生不好的情绪结果:
“在现在这些短视频平台上,我们看到的都是不真实的人,因为大家都用各种滤镜把自己变得完全不像自己了,从外表到状态,我们看到的完全不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他们。
尽管对于这个观点,我一度感到困惑,也许加了滤镜的外表不那么真实,可是在镜头面前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真的不真实吗?却说不出其中的所以然来。
而今天早起我在“得到”上听专栏课程《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30讲》时,听到了这样一个观点,这个观点讲出了我心里感觉是对的却又讲不出来的新东西,那就是:
“我觉得那些加上抖音滤镜的他们、那些旁若无人的他们,才是更真实的他们。因为那个疯疯癫癫的他、那个活泼搞怪的他,才是他与自己相处时的样子,那是灵魂深处的他。”
“这个他,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他不一样,反倒是因为我们平时看到的他,是被社会规则、被社交身份束缚的他。就连那些被滤镜美颜之后的容貌,都是更真实的——因为在他自己的心中,他就长那样,他应该长那样。”
“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心象'吗?如果你是一个品牌,你要了解你的消费者,那恭喜你,在这些平台上你能看到你的消费者最真实的样子。你看了隔壁的李阿姨的抖音,你才知道平时那么端庄的李阿姨,其实内心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人。那个活泼可爱的李阿姨才是真实的她,那是她对自己的认知,她平时做出的任何决策,包括消费决策,都是那个活泼可爱的她在做主。”
“一个人灵魂的真相,是远比他外在的真相更深刻,也对我们这些要去改变人家看法和感受的人,更有价值的东西。”
深以为然。
不由得感慨,大家就是大家,能说出我们普通人能感受到却表达不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