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来还欠着几篇读书笔记,如今的习惯是先将读过的书创建一个文档,这样就不会忘记哪些书原本想写读书笔记来着。最近电脑也坏了,手机上写东西总会不在状态,今日办完离职手续,手头没什么要做的了,登陆简书发现已经欠着3篇了。
老板仍拖欠着我的工资,我决定要比他更有道德一点,尽早“补缴”好了。
书架上有一本纸质版的《俗女养成记》,微博抽奖得来的。
我先是观看了由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再看的原著,得出的结论是:都爱。
很少遇见同时爱上原著和改编的情况,最常出现的是原著改编电视剧,双方的粉丝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细节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促成一个两败俱伤或是不了了之的结局。我以往是固执己见但并不参与斗争的原著党。
1.为什么原著的《俗女养成记》和影视化的《俗女养成记》都如此深受喜爱?
剧版:在小地方长大的陈嘉玲,年近40,在台北一家企业里做高级秘书,实际上是为老板打杂,包括要帮着老板处理老婆与情人的关系,说不上有什么发展前景,title听起来光鲜亮丽,实质仅为糊口混日子的工作。有一个交往中的男友,但对于做情人之间最亲密的事都只是靠表演来满足对方,性魅力甚至不如足球比赛的魅力大。作为无房无车无孩的大龄女性,如果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有一个基准线,陈嘉玲明显是被游戏踢出去的loser玩家。
一个普通的失败者为何会赢得如此深远的共鸣呢?
剧版的陈嘉玲塑造得非常接地气,受众可以从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陈嘉玲就是千万个平凡女性的缩影,但同时是很多人想要成为的理想型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大多数人也许和陈嘉玲一样普通,但却无法做到如她一般清醒,在每个重要的人生节点,陈嘉玲面临选择时,她永远选择的是和自己紧紧站在一起,期间会有迷茫与纠结、探索,但最终都会勇敢追随自己的内心,无一例外。
想与男友共同创建一个新的家庭,男友却迟迟没有求婚,她趁酒醉说出自己的真实愿望,大胆求婚;筹备婚礼时,她又逐渐认识到也许这个婚姻不是她想要的,她能干脆地割舍掉这段感情,一个人崩溃痛苦;老板的婚外恋曝光,殃及她这条“池鱼”,忍无可忍之下,毅然辞职,回到自己的家乡。说到这里,如果是文学作品分析,估计又能成为关于现代女性意识觉醒与社会结构之间形成的冲突之类的研究素材。
在我看来,做出“回到家乡生活”要比“留在都市拼搏”的选择更为困难,大部分“同款陈嘉玲”没有这个勇气。大家潜意识里觉得“混不下去了,才会回家啊”,只要不回去,就不用面对他人的眼光,尤其是熟悉之人的。强烈热爱着都市生活的人未必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为了逃避来自内心深处的质询,我们采取了更复杂的应对方式:欺瞒自己和他人。
有段时间,新闻热点总喜欢追着“北漂”、“广漂”、“沪漂”的关键词来做内容,引发人的焦虑,然后再总结出一个泛泛的结论给大众交差。如果人的灵魂会出离身体的话,估计都市的深夜一定会有很多孤独的魂灵热闹地游走过每一寸夜空。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走回来”,陈嘉玲的每次选择都是遵循自我意愿,她身上的那份坦然,好像没有任何受到过任何社会意识的训练与约束。
太阳出来了,山外的风景一定很美,起身就出发;太阳下山了,夜里很黑,到了回家的时候了。好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书版:原著并非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像一个人的回忆录,零零散散的,想起来一点就选个主题写出来。江鹅有本事把故事讲得很有台湾味道,今天跟你聊聊阿嬷的二三事,明天说说自己小时候的奇思怪想,冬天临睡前读一点,心里暖暖的,能够达到很好的助眠效果。比起原著,改编的剧版通俗切实,更容易走进观众的内心。文字版《俗女》,给了读者一个小小的手电筒,照亮黑暗的一角,光线覆盖的地方,就是作者想给你看的碎片故事。你能看到两代人如何用爱与包容弥合时代在人思想上造成的割裂,你能看到一个小地方的、普通家庭的小女孩的成长,也能看到许多被现代人放大的浮躁与焦虑。
江鹅手里的这只手电筒,一定唤醒了很多人的潮湿冰冷的心。
2.看《俗女养成记》得到的最大收获?
永远尊重自己的意愿,分清楚哪些自寻烦恼(社会想让你烦恼的);热爱生活,不论你混成什么样,你值得被爱,也要记得随时去爱。
3.你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俗女”?
能够养活自己,有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世界、生活与人保持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