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眼看到《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的题目时,浮现的是一群天真的少年在草地上追风筝的情景,可一路读下来,才知道小说讲述的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喀布尔一少爷阿米尔与其仆人哈森间的关于友谊、忠诚、背叛、救赎以及爱的故事。
阿米尔总是想独占父亲的那份爱,总害怕失去父亲的爱。他做着各种努力,以引起父亲对他的注意。他并未真正把哈桑当作朋友,而只是将哈桑当作他寂寞时的玩伴。他一点也不勇敢,总是躲在角落里,眼看着哈桑被阿塞夫强暴而瑟瑟发抖。
而哈桑,这个一直把阿米尔当作生命中最要的人,至死都遵守着自己与阿米尔的约定——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作品,以风筝为主导线,贯穿全文。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就是割断对手的线。那个冬天,阿米尔和哈桑一起进行风筝比赛,其中哈桑这样一句话很让人感动:
他朝我转过身,有些汗珠从他额头上流下来,“我骗过你吗,阿米尔少爷?”
刹那间我决定跟他开开玩笑:“我不知道。你会骗我吗?”“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他带着愤愤的表情说。
阿米尔在“风筝日”那天打败所有竞争者后,他叫哈桑去帮他捡他剪断的竞争者的风筝,哈森欲追,转身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就是这样一个宁可吃泥巴也不愿背叛阿米尔的人,一个誓死不改对阿米尔的忠诚和信仰的人,一个即使自己怕的要死却仍然用弹弓对准将要欺负阿米尔的人,一个知道了阿米尔已经背叛他却也默默维护他的人,最终让阿米尔得逞——让哈桑离开了他的家,失去了阿米尔父亲的爱。
因为战争,阿米尔与父亲流亡到了美国,日子过得平和而满足,后来因为拉辛汉的一通电话彻底打乱了阿米尔的生活。从电话中知道,原来哈桑与自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悔恨交加。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会对哈桑有那么多的爱。再想见到哈桑时,哈桑已被塔利班致死,只留下了一个儿子叫索拉博。
为了赎罪,阿米尔决定只身回到阿富汉营救索拉博。在挨了阿塞夫无数拳之后,阿米尔笑了,他有一种解脱的感觉。二十六年前,哈桑用弹弓救下;二十六年后,索拉博同样用弹弓救灾了自己。
很有戏剧性的是,二十六年前,哈桑对阿米尔说:“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
二十六年后,阿米尔对索拉博说:“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
二十六年前,哈桑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二十六年后,阿米尔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好久没有被一部作品感动到了,在如此一个物质横流的社会,很多东西是功利性的,就连文字,很多也只是快餐,没什么可以咀嚼回味的。而《追风筝的人》,可以静静地感受到许多内心的东西,就像冬日午后的阳光,暖暖的。
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一个不爱说话、憨厚老实的人,在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后,仍然坚守着内心的真诚与善良。他的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让多少读者掩卷沉思。为了友情和恩情,哈桑用生命实践了它。最终,阿米尔为了得到心灵上的求赎,费尽周折找到并拯救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是幸福的。他终于明白了彼此的意义——以生命为代价。最终决定去做个好人的阿米尔也终于配上了哈桑的友谊。
书的结尾这样写道:“然后转过身,我追。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它没有让别的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
为你,千千万万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