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掉入了一个陷阱,直到最近这些天才突然意识到,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和所得。
我不是一个健谈的人,性格也相对内向,加上在德国,虽然会说德语,当沟通时比较不是母语,经常出现无法顺畅表达或词不达意的情况。加上自己的工作很忙,很容易和太舒服,就陷入了自己忙碌工作的狭小世界。工作忙是一个极好的借口,这样我就能给自己找到很好的理由,不去花时间去处理自己并不擅长的人际关系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直到这次到德国北部出差一个多月,因为周末不在家,所以有时间听书看书。再次无意间听到了《人性的弱点》这本书。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会再次翻开这本书。上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真的!
当时觉得这本书讲的是很有道理啊,但是些人人都懂的道理,我觉得讲得很空泛,操作性不强,就再也没有翻开过了。直到这个星期去森林跑步,我一般会跑个10公里,手机就装了自动播放的听书节目。正好,我选择听的那本书,听完了。这个App,自动导入了该阅读者所录的另外一本书的简介。这本书就是《人性的弱点》。因为在跑步过程中,我不想停下来换节目,就任由其作为背景音乐播放。没想到,却听得我感触十分,心里按赞。读这本书那会,自己还是个学生,没有特别的体会,现在工作那么长一段时间了,才发现,讲的真就是那个道理。自己怎么明明知道这个理,就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随着听书的深入,我还是决定再次阅读这本书。
书的序言就讲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85%是他的人格个性,发表自我见解的能力,领导力和影响他人的能力。我最近因为在德国不同城市出差,短时间内需要任认识很多之前没有接触或者接触不深的同事。他们不同的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早早就预示了他们完全不同的人生,让我很为感慨,也引发了我对自己未来职业道路的重新思考和定位(该话题将另文再述)。
下面讲讲我遇到的几个同事。
首先是天生大气的Thomas,他身材高大,因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而保持极好的体型和体态。他热情奔放,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和魅力。他自信,有很好的仪表仪态。他在全世界各地游玩,工作,热爱结交朋友,享受生活。他负责事业部的财务规划,其实我们在工作上的交集并不多,自然并不知道他的实际工作能力,但就偏偏愿意相信他的能力。很奇怪吧,人真的是以貌取人的视觉动物和感觉动物。他虽然很年轻,我能遇见他未来一定会在职业道路上步步高升,虽然才见过一次,虽然并不知道他的专业能力和知识,他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魅力,让别人相信他。身边的同事,都愿意主动接近他,帮助他。他是天生的领导。
其次是今天偶然因为告别才认识的Will。他是一个马来西亚籍华裔。在人才济济的研发部,他并不是团队的代表,我在工作层面基本没有什么和他接触的机会。而且他好像永远都在工作,带着耳机,打着电话,额头上好像写着:我很忙,生人勿近!(写着写着,就觉得像是在描述另外一个自己,不由心里一紧),没有机会和其他人去沟通和聊天,让别人去了解他。他就好像一个透明人一样,坐在那个角落。我之前就有看到过他,但是没有太注意。因为他今天就要去放圣诞假,直到明年一月底才回公司。临行前,和同事饯行。处于礼貌,也来和作为访客的我,握个手,道个别。我也是很顺带地随口问了一句,你要放假了呀,准备去哪呀?他一句回家。我们便开始了将近半个多小时的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开始慢慢了解眼前的这位亚洲人,原来是马来西亚华人,他会说普通话。10年前来到德国的。之前在Ingolstadt,做奥迪的项目。今年才来到Stuttgart,做我们公司的项目。我们聊到异国生活,高房价,朋友圈等等。他的言语中透露出来的并不是希望,而更多的是沉重的压力,无法承受的高房价,无人理解和诉说的孤独,巨大的工作压力等等。我能感受到,虽然他人在德国,有车有房,可以生活无忧,但也并不阔绰,生活乏味,朋友圈子小。我看到他,就会想起平时,他有气无力/平淡无奇的说话语调,毫无表情的脸,一言不发地独自坐在电脑前,毫无影响力,这便是我对他的印象。研发部门还有另外两名亚裔,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形象。我内心一阵酸楚,这也许还是千千万万个亚洲人在异国他乡的缩影。
我之前有想过,我可能和他们有些微不同,但那也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我其实,也不过是其中一员。我和他一样,大多数像鸵鸟一样,一头钻入自己的工作小世界,好像是全世界最忙碌的人,连喝口水的时间,和别人闲聊一下的时间,开个玩笑,聊个家常的时间都没有。我拒人以千里之外。把自己包裹在工作之内,觉得这是最好的保护自己,避免和他人沟通的外壳。我说话平淡,面无表情,对很多东西缺乏兴趣。别人聊天的内容,对我不痛不痒。我不想和他人有交集,因为觉得为人处世太麻烦,自然也无法影响别人。 在他们看来,可能我们只不过是一台廉价的工作机器吧。不但不需要高昂的一次性投资,维护成本也不高,最主要,还特别听话,勤奋,做事认真。
另外还有一个同事,一个印度人,我想写他很久了,一直没有下笔。他是2019年春夏时分作为实习生来到公司的。他在印度工作了数年,在孟买是个物流经理。积累了足够的储蓄,去法国读了一个研究生。在毕业前,他找到我们公司的实习工作。因为在法国,不会说法语,基本很难找到工作,哪怕是实习机会。他在采购部门做实习生。
因为公司的实习生来来往往,每3-6个月一换,一茬一茬的。我也并没有太在意,因为我知道从2018年开始,汽车行业就不太景气,大多数公司都尽可能不招聘新人,越来越多的公司甚至开始裁员,或者缩短工作时间,降低成本,尤其是在人工成本很高的德国本土。很多实习生都会很努力地尝试在实习期间,想尽办法在实习结束前,拿到正式工作合同,但基本都是徒劳。所以,当我看到他时,我自然而然也认为他的命运也会如此,因为2019年的经济状况更不好,而且我知道:公司已经停止招聘新人。
他具体的工作能力,我也同样没怎么看出来,因为没有直接工作往来。但是,我看到他,非常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结交每一个同事,每天中午和一大群同事一起去食堂吃饭。虽然一开始,因为他并不会说德语,在群体里显得形单影只,但是他并不介意(或者还没有资本介意),他就默默地跟着在人群之后。过了几个月的光景,我看到的则是他和很多同事好到称兄道弟的程度。后来我才知道,他还和男同事下班后去喝酒,吃饭,聚会。他每天都会花很多的时间,用在那些关心他,愿意帮助他的同事聊天。我有的时候,就真的看到他和坐在我对面的同事闲聊半个小时。我那时候是对这样的行为感到不屑的:“真的是浪费公司资源。”。虽然,他对我还算友好。刚来到公司的时候,每次都积极主动和我打招呼。有一次在傍晚时分,超市相遇,他不忘抓紧机会,大谈特谈自己的神奇事迹,成功过往。虽然没有共事,但是就通过他自卖自夸,他在我心目中获得了一个好的印象。
中间不见好一会,我听说他在公司内部到处打听留下来工作的机会。他也来咨询过我的意见。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让他赶紧另外找公司。再过一段时间,我突然听到,采购部经理在动员欧洲的采购部门,竭尽全力地在全欧洲帮他弄个空缺职位,因为他觉得像这位印度实习生这样的人才,将来会大有作为。我真是大跌眼镜。然后我就听说,他在公司各个分公司面试,然后居然还真的成功给他创造出一个德国的职位空缺(不要问我他是怎么搞定的,我知道采购经理和采购总监花了很大的力气,像帮自己儿子一样在帮他),最后通过很多复杂的流程,先做学生工作,然后再等到一个空缺,马上转正。这又是一次鲜活的案例,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你的为人处世的能力,你传达的个人信息,让别人相信你的能力,比真真实实的工作能力或者知识技能,更加重要。
我上门提到的那两个成功的案例,无非不是因为他们的人格魅力,优秀的自己销售能力,很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而那埋头苦干的人,注定也便只是劳动的机器。我写下这篇文章,是对自己的鞭策,提醒和警告:不要埋头苦干,不要只学专业技能,要去完善和提升自己的为人处世的能力。而且我认为,这些能力,如书中所说,都是可以习得的。我必须跳出现在驴棚,不再做只看到眼前红萝卜,每天原地踏步的一头笨驴。
加入公司已经整整一年,都没有时间好好思考。趁着年底圣诞假期,我决定花时间,做计划,做准备,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其实,我们经常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都是这么一步一步地摸索着前进。只要不陷入一个深坑,爬不出来,或者失去警觉性,我们始终在向前走!加油吧,让自己朝着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