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我脑海里已经幻想出,皑皑白雪的大兴安岭,一个很像蒙古包的希楞柱里,屋的正中间燃燃生起的柴火堆,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柴火燃烧声,一位90多岁的鄂温克族老人,正拿着她的笔写下她的这一生,身旁还有一个不善言辞的安草儿陪着她,度过她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故事的开头介绍了她的族人,是一群淳朴又善良的鄂温克游牧民族
依芙琳——坤德(儿子金得)
伊万——娜杰什卡(被德国人贩卖过来的)
哈谢——玛利亚(儿子小达西)
林克——作者第一任丈夫
瓦罗加——作者第二任丈夫
拉吉米是瓦罗加弟弟(收留女儿马伊堪)
尼都萨满(第一任萨满)——林克哥哥
妮浩(第二任萨满)——鲁尼
安草儿——优莲
老达西终身未娶
这本是我今天一天读完的,故事的人物有很多,有善良的换货人、族长、狡诈的日本人、翻译、伐木工、腼腆教师、放映员、镇长……
太多太多人能记住的就是以上这些了
这本书基本都是我哭着读完的,陆陆续续的人死去,他们都是用最神圣的方式安葬他们,小孩一般都是采用白布袋装起来扔到山坡上,成人都是采用风葬,有四颗树的地方挂起来,等着尸骨落下,生根发芽重生,在向往自由的鄂温克族人眼里,这种葬法是离天空,离风最近的距离。
用我的话,简述故事的内容大概就是伊万有一双大手,他很善良,在部落里打铁是一把好手,常常有别的部落的人来找他打铁器,在一次偶然他遇到了被将要拐卖到妓院的的娜杰什卡,用驯鹿换下了她,两人生下了一双儿女后,听闻日本人要来,带着一双儿女跑了,留下了伊万一人。
依芙琳和坤德两个人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或许导致他们没有感情的原因是,婚后依芙琳和坤德吵架时,坤德家人告诉她,他爱的是一个蒙古姑娘,早知道就娶那个蒙古姑娘了,所以才会让依芙娜一直怀恨在心,最后儿子金得为了成全家里人的期待,没有娶到喜欢的姑娘妮浩,却娶了不喜欢的歪嘴姑娘杰芙琳,新婚之夜吊死在树上,金得很善良,到最后吊死时,还是选择了在枯树上(习俗如果吊死在树上会和树一起火化,他没有选择生长的树,而是枯树)由此可见金得的善良。不幸的婚姻最后导致了煎熬,死亡……
哈谢和玛利亚一直没有怀孕,最后生下了儿子小达西,一直把小达西视若珍宝的玛利亚,怎么也不会想到,小达西会在金得葬礼上向一个寡妇,杰芙琳求婚,这也是导致最后玛利亚最后一直身体不好的缘故吧。
接下来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是在寻找带儿女逃跑的娜杰什卡的时候迷路了,迷路了三天饥寒交迫的时候又遇到了熊,想起依芙琳说的话熊见到人胸部,才不会被袭击,她裸露了胸部,这方法是有用的,熊走了,她在他们的补给屋里(具体叫什么我忘了)找吃的时候,遇到了抽走她梯子的第一任丈夫,最后他们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她的丈夫是在找驯鹿的时候冻死在了马背上……(主人公的故事还需要读者去了解)
老达西的执着是导致他最后的惨死,我在想如果不去找狼报仇,他和他的猎鹰会不会又是另一个结局?那也不一定,支撑他活下去的希望或许就是复仇,又或许是那个猎鹰!
最令我敬佩的是妮浩,在当今这个社会能做出“舍”的人少之又少!谁会为了别人舍弃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做到了,当别人都在抱怨她救不应该救的人时,“熊骨卡住喉咙的马粪包、陌生人十岁的儿子、偷驯鹿的十四五岁的贼”她却一次又一次的舍弃自己的孩子(每救一个人必须要死一个自己的孩子)最后她却只是说了句“因为我是萨满,我不能见死不救”先后死了四个孩子,都是为了救人!明明她可以选择不救,但是最后还是救了,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对她的打击有多大,我们不得而知!
社会的进步速度,早就把这种淳朴所玷污
在读书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来回穿越在吃鹿肉、喝鹿奶、顶着寒风找驯鹿群、和依芙琳拌嘴、参加他们的婚礼、看着草地上奔放的孩子群、沉痛的葬礼、又看到把孩子装在布袋里扔到山坡上我哭了哭的很伤心……
仿佛我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见证着他们的悲欢离合,今天我真真切切走了一回鄂温克族部落,淳朴的民风,团结的一个大家庭,让我久久无法平静……
奈何我词汇组织能力有限,能表达的只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