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辩手,合格但是不优秀,这是我对自己大学以来辩论生活的定义。
近一年来,一直觉得自己可能更适合学哲学,而不是文学。毕竟从高中到大一、再走到大二,我自己有非常强烈的感受,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说是翻天覆地也并不为过。时不时地,安静下来了,即便浑浑噩噩忙碌得找不到方向时,也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想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看一看自己的理想。对很多事情,我发现自己总有越过文学,更靠近哲学的思考。当我跟朋友们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这个近似于故事的现象时,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是“文史哲不分家呀,我发现你的话里不仅充满了哲学的味道,历史味儿也很足呢”。
这个变化跟我定义的辩手身份有何关系呢?关系当然是有的。前段时间刚刚代表学校去参加了福建省的辩论赛,不管我自己觉得这是如何地不可思议,但它确实发生了,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放生了。一个普通话水平只有二乙,甚至都没达到专业水平要求的人如何去辩论场上厮杀呢?还是代表学校,一个不小心,舌头打结,变音鼻音傻傻分不清,平舌音翘舌音一旦混乱,不是给咱们学校抹灰吗?这是我对自己最大的不自信的原因之一,虽然我知道,仅仅一场普通话测试的结果不能很绝对地说明某些东西,也判不了一个人的死刑;辩论赛也并不是仅仅凭借标准的语音取胜,它是因素之一但是起不了决定作用。
但是人啊,有时就是很奇怪。知道一堆看似很像大道理的东西,把别人的事儿看得透透彻彻,像个哲学家一点一滴地分析,总觉得自己已达到大悟的境界,但是自己一旦经历,哪怕是同一件事,同一个换汤不换药的所谓的道理,就过不去了,就看不清了,即使是懂了,也还是无法说服自己。
和身边大多数人一样,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而且似乎是年级越高,恐惧更甚,所以很多事情,可能大一时跃跃欲试,现在就避之不及了。而辩论这件事,它也不例外。毋庸置疑,我喜欢,但也说不上非常热爱。选择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幸运的是鱼有鱼的风景,熊掌有熊掌的色彩。辩论于我,确是鱼,亦或是熊掌。
大一开始接触辩论,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从班级选拔赛开始,到院级比赛,再到代表学院,参加校级比赛,一路跌跌撞撞,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算不上优秀,所以我从来不敢想,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在这条路越行越远,走到省赛。
省赛训练期间,教练说我们都比他当时有天赋多了。有天赋,真的是很鼓舞人的三个字,真假暂且不看,它让我一扫之前的阴霾,我心动了,我真真切切的知道。我一直都明白,自己身边从来不缺少优秀的人,无论是校赛选拔还是省赛选拔的时候。但机会这种东西就是很奇妙,我不是最优秀,但是有人会告诉你,你最适合。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一直很喜欢蔡康永的这段话,心酸时,会热泪盈眶;顺境时,会越变越强。时常会看看自己的人生,用心规划,总觉,只要心有所向,定会素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