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精确感知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章 第一节 )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Event-time Log)。他的方法要比李敖的方法更为高级。李敖的事件记录,往往只能记录事件的名称,是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而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却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这里的细微差别是,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详尽。
基于过程的记录,不仅更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遇到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想明白“基于过程的”与“基于结果的”两种记录之间的区别之后,我开始尝试着在自己记录的每个事件后加上时间。
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又恰恰因此总是基本上可以达成目标,于是,基本上可以算是“战胜了焦虑”。
柳比歇夫这样的人,才是时间的朋友。他们了解时间,通过长时间刻意的训练,甚至不需要表就可以感受时间的一切行动——当然,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自顾自地流逝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就是我的说法——“与时间做朋友”。
I: 要和时间做朋友先要感知时间,时间只有一个行动就是不停的流逝,而每个人每天可利用的时间又是固定的。如此就需要提高时间利用率,做就会有时间消耗,之前李敖先生的时间记录仅记名称,事件完成的结果;后来发现柳比歇夫的记录不仅记录事件名称还记录事件过程中的耗时,如此便有对每个事件的具体感知,能知道时间花费在哪了?也能在下次做计划时对完成事件有个时间预估,这样更容易“实现可行的目标”,并且能战胜焦虑感。长期的按着时间去做事件就能慢慢感知到时间在流逝,感觉到了时间才能和时间做朋友
A1: 一年多前吧部门领导开始要求我们做周计划,每周五提交下周的周计划,开始很不习惯但后来发现提前做计划后等到那天到来就不会不知所措无所事事,能有效提高效率。当然开始时计划安排的不得当会很难照着执行且容易被“意外”事件打断。 在之后我又加列出每天要做的事情,工作目标,只是列着提醒自己有要做的事,但当天能完成多少还需打个大问号,而且会拖延不紧急的事!今天读了这段后知道需要做事件的计划更要完成后记录“事件-时间日志” ,复盘每个事件完成的效率,下次类似事件就提前安排细致的时间段,给出具体完成时间区间,这将更充分的利用时间。
A2:工作时间按着每周计划和每日具体计划去实行,同时开始记录时间花销“事件-时间日志”(之前断断续续的记过一阵子,也试了很多APP但都没有坚持下来)先记录一个礼拜(1.12-1.18),然后找出时间效率高峰和时间黑洞,1.19日复盘,做出调整列出新的记录要求和改进意见。 以期感应时间不虚度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