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铭悦
最近看到一个电视节目:《中国故事大会》。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第四期说传承。往往在这个年纪,听着会有些共鸣。
关于评书,现在人听的不多了。像女儿这代,估计评书是啥个节目,茫然不知。需要找到原始节目,让她听一遍,才能恍然大悟。而这个节目是父亲,中年时候的最爱。周末午后,父亲将饭桌归归,铺上布,剪刀,画粉,直尺等。准备裁剪前,一定将他的广播调到扬州评书。首次听到扬州评书:节目只有一个人,演说。没有画面,看不到大师的面部表情。只是仔细听,各种环节,评书中是通过不一样的声调,绘声绘色。马儿跑的,狗儿叫还有窃窃私语声各种声音。在单个声音演说下,表达出来。听者听着想象着,时而平静如水,时而万马奔腾。
父亲听得,精神抖擞。而我分明也听得传神,《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王婆,武大郎,西门庆也是在评书里知晓。父亲走后,好些记忆开始淡忘。昨日看王刚说到评书,特别提到30年前。与评书泰斗袁阔平的一段相识趣事。王刚说袁阔平深夜背词,所有的要点反复回顾若干遍。目的竟是不要因为卡词,耽误了其他工作人员的时间。
在这些解说里,敬佩,尊重油然而生。老一辈的艺术家,全身心投入艺术,同时心系着他人,考虑着他人。难怪,脑里记忆的评书,还是那么铿锵有力。
若有人问“记忆里,最好吃的菜是啥?”
那么我肯定说:“妈妈,烧的花菜。”大多数人一定也是,把最好的味觉留在儿时,自己母亲的手艺里。也是,家,充满爱的地方。通过一次次家宴,相互传递着关心爱护。当盘内一扫而光的时候,母亲的笑容,子女的满足。是,最难忘的最动容的一幕。
史可讲述她的故事:在双国家庭里,她坚持教育儿子。学习中国汉语,国画,古典音乐。把父亲临终之言“不管到啥时候,保持人格,国格。”也是如她父亲希望的样子,即使身处异国,她仍然坚持传授国学。两个儿子,在她的熏陶下,学会中国式的关爱。在史可拍戏结束,为母亲送上亲自剥的瓜子仁。
名人的家庭观念尚且那么专注,而普通的我们。只是把持着每日的小幸福,用心对待彼此。前几日,女儿生日。我和先生,各准备各的。先生听我说,女儿想吃他做的红烧肉。立即在家里翻腾,忙得不亦乐乎。临下班时,我在想着给女儿,准备啥礼物。想来想去,都无章法。突然想来个,抽签吧。索性做四个相似的小口袋,里面放四个写着礼物的纸块。菜放好,蛋糕摆好,将四个小袋铺出的时候。女儿笑得跟花似的,在那儿挑选着。
国庆长假,回了趟先生老家。一晃离上次回去,又隔了五年。匆匆而走的一趟,看着左邻右舍新楼高立。在路口的老家,显得苍老许多。在一刹那间,好似有些愧对。前后空旷的土地,空着只是空着。于我而言,责任又多了一份。跟着公婆一起到祖辈坟前,走了一回。那围路而建的私墓,原来梦里几回遇见。是缘吧,还是冥冥之中的牵绊。总有一些,血液在久识后,相近相融。
走在路间,潺潺流水,清晰见底。再近些,那田螺一堆堆,挤在一块。仿若争着喝水,争着看天。女儿和先生,踏着河岸,捞上几粒。托在手中,感受着这自然的遗赠。好些年,在外面,看不到童年时的河道,自己家乡,消失不见的浮萍。在这里,一切还在,气息自然。河水,还是只是泥土的味道。
传承,有一些陪伴,直至成年,至年迈,也许记忆永远。
传承,成长的地方,或家人的故乡,会伴着一起去思念,即使偶尔一走。也留怅然一回;想一些,展望一些,然后离开。
传承,在家人生辰之日,只是简单的餐点,用心陪伴;或许一个不经意,那是她心里永久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