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还没看就听许多人吐槽这部电影一般,但毕竟期待了很久,依然在无法远行的五一短假走进了影院。我不是“奶茶”粉,只在乎好看好听好吃好玩,似乎谁也没粉就长大变老了,吸引我的是关于爱情里的错过。《后来的我们》有许多不经意的故事语言,有人说这些对话太装,可我恰觉得正是因为这些带有情境映射的语言,中规中矩的呈现了爱情里的错过。
火车上偶遇,两人的初识,很怀旧的片段。男主大学毕业于2006年左右,那时的我们不会全程有电子产品相伴,信号弱到电话真的只能偶尔当作“电话”来报平安用,而旅途也漫长到有足够时间与身边人相知熟识。那时春运T字头列车往返黑龙江至北京间需要两天一夜,北京到昆明则需要57个小时,忙碌一年归心似箭的人们都怀揣着故事,遇到投缘聊得来的伴真叫是五湖四海心无芥蒂,那样的环境里,健谈、体贴、热心,都会被放大成感情里不可或缺的安全与信赖。那是一个恋爱真正拼眼缘的时代。
男主见清由父亲抚养长大,女主小晓父亲离世后母亲改嫁远走,两人在亲情上都有所或缺。无论是温饱所迫还是梦想执着,他们都极渴望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进而实现人格上的独立。因为这样的诉求,加之同乡同路的便利,他们具备了走到一起的可能性。理想之余,这个同乡同路也真不该忽视,现实中不知多少恋人走进婚姻后却因为过年回谁家鸡毛蒜皮的事而走到末路。
有多爱,就有多温柔包容
有人说见清更爱小晓,又有人说小晓更爱见清。在我看来,这段感情里充满了温柔的相互包容,并没有谁对谁付出的更多,谁对谁更好的具体比较。
自从小晓在见清家吃过年夜饭后,友情就早已经变了味道。所以小晓每次告诉见清她恋爱了的时候,小晓都假装镇定的问她一堆问题,也因此,后来小晓确定和见清恋爱时还打趣说“我来帮你问吧,哪里人?有房子么?对你好么......”有人说这是铁磁的关系,老司机会说这是恋人的又气又急又无奈又得假装。我以为,这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恋人,这种感情叫在乎。
“这家伙又恋爱了,妈的看不到我么?当我是空气么?”“这次找的靠不靠谱,会不会受委屈,会不会开心幸福?”见清的心里固然写满了无奈,可还是一次次在小晓需要时站到她身后。被抛弃时接纳她,有生意时照顾她,被欺骗欺负时替她打架出气,在小到无处立足的出租屋里为她保留那个破沙发。最最暖心的,是在小晓不愿意时绝不做出格的事,而在小晓胡闹着暗示时也没让对方傻等。
小晓的爱是另一种模式的包容,嫁鸡随鸡似的包容。选择了见清,就等于和过去傍大款抽大奖改变命运的可能说了再见,和坐享其成的跃迁生活做了决裂。男人条件简陋,吃泡面也是幸福的;出租屋里噪声鼎沸,那就也做个快乐的噪声制造者;男人过节前被拘留,就独自回乡替他探父以宽慰老人;受了委屈、丢了工作、失了自信,直到被赶出出租屋,小晓都一直跟着,不离不弃。
哪有什么绝对美好的爱情,任何爱情都会磕磕碰碰。最大的幸运,无非悲伤时有人陪你悲伤,快乐时有人与你举杯相庆;落魄时没分手,成功时人还在。或者说,因为爱对方才爱自己的无私呼应,即便分开也不会伤得鱼死网破,即便分开也值得把对方留在记忆里。
有多爱,就有多全力以赴
见清与小晓并没有在落魄时分手,即便吵闹,那时也依然不离不弃。却在见清获得成功,真的在北京买下大房子时彻底分开,再不相见。多年后再见时,见清告诉小晓“要不是为了你我不会留在北京”。多年前分手的那个夜晚,见清劝父亲去北京和他们一起生活,还对父亲说大城市看病什么的都方便,到了身边我们也好照顾你,守着个破饭店有什么意思。
见清变了么?见清当然变了,我们每一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不都在改变么。身边曾经一起坚持的朋友一个个都选择了更稳妥的人生,见清却一个人选择坚持下来。土生土长的小城市是安逸的,有更公道的物价,更熟悉的语境,有熟人圈子关系网络,但大城市能够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也是不可比拟的。如果没有遇到小晓,见清也许也会和他的朋友一样在熬满五年后知趣地离开,毕竟在商场里卖软件,在地下道里被城管追的生活太难看到希望。甚至见清游戏里创造的人物也取材于两人的爱情,如果没有遇见,结局未必那般。
见清坚持下来,最终获得了超出预料的成功,但在追逐的过程中他也在变化着。当初习惯了的贫穷与窘迫,害怕失去和失败的担心,都让一夜暴富的见清突然失去了习惯的节奏。小晓的不买账一定让他气急败坏,就好像生活中的恋人,你为对方精心准备的一切,那些看不到的幕后所做的付出,在不被对方认可时的沮丧和愤怒。“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看不见”,有时是不懂,有时是错过,而有时是不在乎。
但不管怎样见清都成功地留在北京,实现了财富积累和身份改变。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能获得成功,影片之外,悲催的人生每分每秒都在上演,即便有爱情的支撑,还是有无数青春的梦想被现实捏的粉碎。“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可真正的现实却大多是“我们依然一无所有,而且还失去了自己”。
有多爱,就有多力不从心
北京这样一座超级都市的发展,日夜吞吐着全国源源不断的供给,也让周遭的区域在各方面都变得愈加暗淡。原因不在于经济和富足,城市的建设也让北京的幅员不断外扩,使周边越来越多的村庄也慢慢成为超级都市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人,在于全国最优秀的人力资源通过求学、工作、北漂进入这个大都市。自然淘汰的规律让意志最坚定、能力最出众,特色最耀眼的那部分留下来,而其它大多数则注定只能黯然离开。
因为爱,见清把小晓想要大房子的愿望牢牢记在心里并为之奋斗;因为爱,小晓慢慢调整了自己的愿望不再觉得房子还那么重要。
那个年纪的见清,通过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最终为爱人提供更富足的生活就是他的全部愿望,他可以一个人吃苦受罪,却舍不得小晓跟着他永远吃苦受罪,所以他的纠结源于这里。
小晓学历不高,但看过的市井百态明显比见清要更加丰富,。于是她说不全“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但她比见清更容易满足,更懂得生活的不易。她选择过稳定的公务员,知道体系内的好处是什么,但她的维度不够高,无法得到公平稳定的爱情,所以从她下决心和见清在一起时,一面支持着他的艰辛创业,一面其实也在内心接受了万一不成功的可能。
曾经看过一个帖子,20岁的女孩子最漂亮,20岁的男孩子最绝望。于是20岁的男孩子最恨那些中年成功开着豪车住着大房子和他们抢女孩儿的老男人;而老女人们又最害怕20多岁有的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们勾搭她们老公。
爱情固然美好,成长却充满了残酷。我们试过坚持,试过为了爱人竭尽所能,但当我们转身时,曾经作为我们拼搏动力的那段爱情早已无奈的走远。
有多爱,就有多撕裂挣扎
相爱的时候,曾以为会千百次重复的日复一日,一起牵手走过的路,一起听过的歌、读过的书、吃过的美食、看过的电影,甚至一起发过呆的阳台窗棂,一旦感觉变了,就都跟着终结了,恰如《后来》的歌词“一旦错过就不再”。有的人康复的快一些,早早从下一段感情里恢复过来,只把回忆深埋心底;有的人则需要漫长的跋涉与苦行方能释怀。
见清与小晓可以在简陋的小黑屋里开小恶俗的玩笑,吃方便面都感到幸福,只要生活里有彼此相伴未来就是有期待的。但婚姻不同于恋爱,小晓告诉见清她又恋爱了,“这次的对象没钱没房,不过长得挺帅”,那时的两人甜的发鼾,可也从那一刻开始,见清的心态变了。
在简陋的群租房里,见清一边和小晓亲热一边说我们要个孩子吧,还说可以边玩边养,你看,大男孩的幼稚与单纯就是这样的,他认为一起抚养孩子是对爱情的加持,殊不知生活已如此艰难,怎么可能要孩子。多年后见面时,见清又说“原来想着把你睡了就要和你一辈子,早知道不能在一起就不睡你了”,这是一个想对女孩儿负责的好男孩儿。
恰是这种在乎,让本来不管不顾自然甜蜜的感情变得越来越沉重。贫贱夫妻百日哀,正因为有了这些为对方着想的小心思,正因为恋爱与婚姻完全不是一码事,正因为见清在这样的考量里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才又有了那句话“和小晓的分手,让我获得了一种转机”。所以你看见清气急败坏的与客户吵架,看不顺眼就与路人动手打架,可分手之后,他却成功的做出了设计成果。
爱情真的把我们变得更好么?有时,爱情确实让我们更加强大,但当我们为了爱情努力打拼却无果后,这种努力本身甚至就成了爱情最大的绊脚石。爱情最甜蜜的时刻,恰恰也是转身和决裂最危险的时刻,恋爱走向婚姻,多少人是仓促而绝望的。抓紧拥抱吧,不要给分手留下遗憾。
见清与小晓一起等车,很冷的夜晚。见清心疼小晓,“我们打车吧”,小晓回答“不要,打一次车够吃好几顿饭了”。见清坚持,他说“打车,说不定我马上就要发了呢”。在夜晚的北京马路上,小晓把身子探出车窗不停地喊着“我们就要发了,北京,你会看到的”,那是他们怀揣希望付诸梦想最后的幸福时光。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终将分开,你还会在有限的时间里热切地拥抱对方么?二十出头的时光里,我们的境遇远比梦想贫瘠,可我却拥有拿什么都不愿换的你,那个最美最有趣最可爱的你。我不想让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请让我在那样的岁月里,天真的相信永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