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理论的精髓
1字如其人 / 立品为先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颐园画论》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其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 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清.刘熙载〈艺概〉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清.刘熙载〈艺概〉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明.项穆〈书法雅言〉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尚青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 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唐.孙过庭〈书谱〉
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清.松年〈颐园论画〉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艺概〉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终其身。宋.朱文长〈续书断〉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清.刘熙载〈艺概〉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明.项穆〈书法雅言〉;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尚青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唐.孙过庭〈书谱〉
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清.松年〈颐园论画〉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艺概〉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终其身。宋.朱文长〈续书断〉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
览田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则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东汉.赵壹《非草书》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军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不可以为书。 清.刘熙载《艺概》;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宋.朱文长〈续书断〉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明.项穆〈书法雅言〉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明.项穆〈书法雅言〉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2临摹入门 / 循序渐进
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南宋.姜夔《续书谱》
麓台云: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清.秦祖永《绘事津梁》
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明.解缙《学书法》
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肩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清.冯班《钝吟书要》
临池之法:不外结体,用笔。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性灵。苟非多阅古书,多临古贴,融会于胸次,未易指挥如意也。能如秋鹰博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故学书全无贴意,如旧家子弟,不过循规蹈矩,饱暖终身而已。清.钱泳《书学》
学书者,既知用笔之诀,尤须博观古贴,于结构布置,行间疏密,照应起伏,正变巧拙,无不默识于心,务使下笔之际,无一点一画,不自法贴中来,然后能成家数。清.冯武《书法正转》
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贴为缘,无论何贴,皆足以范我笔力。清.梁章钜《学字》
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清.梁巘《平书贴》
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清.梁章钜《学字》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人人言之。然天下最上的境界,人人要到,却非人人所能到。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石湖云:学书须是收昔人真迹佳妙者,可以详视其先后笔势轻重往复之法,若只看碑本,则惟得字画,全不见其笔法神气,终南精进。南宋.陈槱《负暄野录》
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北宋.米芾《海岳名言》;
故凡得名迹,一望而知为何家者,而通篇意气归于本家者,真迹也。一望知为何家之书,细求以本家所习前人法而不见者,仿书也。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北宋.黄庭坚《论书》
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清.王淑《论书滕语》
每习一贴,必使笔法章发透入肝膈,每换后贴,又必使心中如无前贴。积力即久,习过诸家之行质,性情无不奔会腕下,虽曰与古为徒,实则自怀杼轴矣。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摩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南宋.姜夔《续书谱》
初学书类乎本,缓笔定其行势,忙则失其规矩。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章》
又学时不在旋看字本,逐画临仿,但贵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南宋.陈槱《负暄野录》
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唐.张怀灌《六体书论》
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清.梁巘《学书论》
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像行体。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清.郑板桥
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明.沈灏〈画尘〉
自运在服古,临古须有我。两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伤神。清.王淑〈论书滕语〉
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北宋.苏轼〈论书〉
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清.梁巘《学书论》
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总览揣摩,自然胸中餍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广阔,志趣高深,集众长以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清.王淑〈论书滕语〉
若但株守一家而摹之,久之必生一种习气,甚或至于不可响远。苟能知其弊之不可长,于是自书精意,自辟性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袭不蹈而天然入声,可以揆古人而同符,即可以传后世而无槐:而后成其为我而立门户矣。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只学一家,学成不过为人作奴婢;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成。《翰林粹言》
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清.梁巘《学书论》
今之学书者,自当以唐碑为宗。唐人门类多,短长肥瘦,各臻秒境;宋人门类少,蔡,苏,黄,米,俱有毛疵。学者不可不知也。清.钱泳《履园丛话》
旧他拓本与拓手精,则肥瘦不失,精神充足,而紧要在执笔得法,执笔不得法,纵令临古人墨迹,皆无是处也。清.梁巘《学书论》
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书即成,且氧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揩式。北宋黄庭坚《论书》
故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有知其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唐.张怀瓘《六体书论》
近人不知其用力所自出,专攻近体,可谓数典忘祖矣,焉能卓然以自立哉!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道灵感物,不学说以今方新,学书以古方朴。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近世士人多学今书,不学古书,务取媚好,气格全弱,然而以古并之,便觉不及;岂古人心法不传而规模形似,不足以得其妙乎。宋.周行己《浮止集》
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清.郑板桥;
学者贵于慎取,不可遂为古人所欺。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
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北宋.黄庭坚《论书》
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处求同,不似处求似,同于似者皆病也。清.恽寿平《瓯香馆画跋》
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勿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南宋.姜夔《续书谱》
用力到沉着痛快处,方能取古人之神,若一味仿摹古法,又觉刻划太甚,必须脱去摹似蹊径,自出机轴,渐老渐熟,乃造平淡,遂使古法优游笔端,然后传神。清.宋曹《书法约言》
临摹古人,须食古而化,独自成家。明.李流芳
若执着成见,凝滞于胸中,终不能参以活法运用,虽参活法,亦自有一定不易之势。奔放驰骤,不越范围,所谓师古而不泥于古,则得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作书须自家主张,然不是不学古人;须看真迹,然不是不学碑刻。清.冯班〈 钝吟书要〉
可与谈斯道矣!东晋.卫铄《笔阵图》
古人有言;随人学人成旧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黄庭坚《论书》
学书六要;一气质,二天资,三得法,四临摹,五用功,六识鉴。六要俱备,方能成家。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作书要发挥自己性灵,初莫寄人篱下,凡临摹各家,不过窃取其用笔,非规矩形似也。近世每临一家,止摹仿其笔画;至于用意入神,全不领会。要知得形似者有尽而领神味者无穷。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故思翁有“谬种流传,概行扫却”之说,最有功初学。若已入门庭,则当曰:与其过而弃之,毋宁过而存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用笔近日尚有传,结字古法尽矣。变古法须有胜古人处,都不知古人,却言不取古法真是不成书耳。清.冯班《钝吟书要》
若分布少明,即思纵巧,运用不熟,便欲标奇,是未学走而先学趋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观能书者,仅得数字揣摩,便自成体。无他,专心既久,悟其用笔,用墨及结体之法,供我国运用耳。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北宋.欧阳修《试笔》
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清.梁巘《学书论》
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草书不难工矣。北宋.黄庭坚《论书》
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旁来历,然后变化为草圣。学篆者亦必由楷书,正锋既熟,则易为力。学八分者,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明.丰坊《学书法》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晋.卫铄《笔阵图》
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执,痛痒相关。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作书起转收缩,须极力顿挫,笔法既得,更多临唐贴以严其结构。清.梁巘《学书论》
若气质薄,则体格不大,学力有限;天资劣,则为学限,而入门不易;法不得,则虚积岁月,用功徒然;工夫浅,则笔画荒疏,终难成就;临摹少,则字无师承,体势粗恶;识鉴短,则徘徊今古,胸无成见。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初作字,不必多费诸墨。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视之,既复,背贴而索之。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闭而追之……清.宋曹《书法约言》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北宋.苏轼《论书》
旭常云:或问书法之妙,何得其古人?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须口传手授,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识怀,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唐.蔡希综《法书论》
初学字时,不可尽其形势,先想字成,意在笔前。一遍正其手脚,二遍须学形势,三遍须令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每加抽拔,使不声涩。晋.王羲之《笔势论》
若泛学诸家,则字有工拙,笔多失误,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其止,不悟转换,随意用笔,任笔赋形,失误颠错,反为新奇。南宋.姜夔《续书谱》
初学条理,必有所事,因象而求意。终及通会,行所无事,得意而忘象。故曰由象识心,象不可着,心不可离。明.项穆《书法雅言》
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试势,乃可加功;功势既明,则务迟涩;迟涩分矣,无系拘踞;拘踞既亡,求诸变态;变态之旨,在于奋斫;奋斫之理,资于异状;异状之变,无溺荒僻;荒僻去矣,务于神采;神采之至,几于玄微,则宕逸无方矣。唐.张怀瓘《玉堂禁经》
3
形神相依 / 意境为重
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宋.袁文
形者,神之质地;神者,形之用也。是则形称其质,神音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南北朝.范缜《神灭论》
神即形也,行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射则神灭也。南北朝.范缜《神灭论》
夫神在形似之外,而形在神气之中。形不生动,其失则板;生外形似,其失则疏。故求神似于型似之外,取生意于形似之中。明.高廉
取意舍形,无所求意。故得其形,意溢于形;失其形,意云何哉?明.王履
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宋.蔡襄《宋端明殿学士蔡忠公文集》
书之心,主张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夫字以神情为精魄,神若不如,则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层,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神,心之用也。唐.李世民《指意》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南朝.王僧虔《笔意赞》
故之书道玄妙,必资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也。清.冯武《笔髓》
其有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馀裕,结字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唐.张怀瓘《评书药石论》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形,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东汉.蔡邕《九势》
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至若磔髦竦骨,短截长,有似夫忠臣抗直补过匡主之节也;矩则轨转,却密就疏,有似夫孝子承顺慎终思远之心也;耀质含章,或柔或刚,有似夫哲人行藏知进知退之行也。唐.张怀瓘《书断》
夫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静而已矣。唐.李世民《指意》
成形结字,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翰林粹语》
要使笔落纸上,精神能冲其中,气韵目晕于外。似生实熟,圆转流畅,则笔笔有笔,笔笔无痕矣。清.华琳《南宗诀秘》
故有笔法而有生动之情,有墨气而有活泼之致。清.丁皋《写真秘诀》
盖法高于意则用法,意高于法则用意,用意正其神明于法也。清.刘熙载《艺概》
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笔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则自然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矍,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南宋.姜夔《续书谱》
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知,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唐.李世民《笔法诀》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翰林粹语》
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机者,传奇之精神;趣奇,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升气。李渔《闲情偶记》
所谓神品,于吾神所著故也。 明.懂其昌《画禅随笔》
学术通 于学仙,钟神最上,钟气此之,钟形又此之。
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身之别。入他身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清.刘熙载《艺概》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宋.沈括《梦溪笔谈》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
然智者无涯,法不固定,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工用者居下。唐.张怀瓘《书艺》
书之大局,以气为主;字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精神乃出。 姚配中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为上,法于意次之,发于笔又次之,发于墨下矣。清.张庚
提要之要,以己之神,取人之神也。清.丁皋《写真密诀》
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清.刘熙载《艺概》
作字要手熟则气神完实而有余韵,于静中自是一乐事。宋苏轼《东坡题跋》
不求形似,正是潜移造化而于天游;近人只求形似,欲似所以愈离。清.恽寿平《瓯香馆画跋》
书要力实而气空,然求空心于其实,未有不透纸而能离纸者也。
书要心思微,魄力大。微者条理与字中,大者磅礴乎字外。清.刘熙载《艺概》
笔墨一道,用意为上。清.王原祁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渊深之理,伏于查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瓘《书艺》
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晋.王羲之《述天台紫真传授笔法》
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潇洒风流遗之韵,尽变穷奇谓之趣。清.恽寿平《瓯香馆画禅》
笔底深秀,自然有气韵,有书卷气。清.蒋骥《传神秘要》
气有清浊厚薄,格有高低雅俗。清.刘熙载《艺概》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但亦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古人论诗之妙,必曰沉着痛快。惟书亦然,沉着而不痛快,则肥浊而风韵不足;痛快而不沉着,则潦草而法度荡然。明.丰坊《书诀》
笔墨酣畅,意趣超古。清.吴历
仆曰: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妙矣。唐.张怀瓘《文字论》
书法惟风韵难及......。清.左因生《书式》
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了然。唐.张怀瓘《书议》
沉者,下笔不浮,刻入纸中也;萤者,如孤月流天,无云翳也;清者,非谓瘦与寒也;肥者,亦有清气也,在参古贴而得之。《书法三味》
临不测之水,使人神清;登高万仞之山,自然意远。唐.张怀瓘《书断》
凡书贵有天趣……明.孙文融《书画题跋》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战国《孟子.公孙丑上》
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鲱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疏笋气,皆士气之弃也。清.刘熙载《艺概》
笔墨可知也,天机不可知也;规矩可得也,气韵不可得也。清.恽寿平《 瓯香馆画跋》
书之心,主张布算,想象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明.李日华
书肇于自然【汉·蔡邕】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瓘】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瓘】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 量其力【唐·张怀瓘】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字怕练,马怕骑
字无百日功
拳要打,字要练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布置【宋·米芾】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晋·索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论】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瓘】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唐·李嗣真】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瓘】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愈】
4
书法名家书论
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项穆: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
王羲之:字之形势不宜上阔下狭,如此则重轻不相称也。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颜真卿: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
欧阳询: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王羲之:分间布白,远近宜均。
蒋和:布白有三;字中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
陈绎: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
王羲之: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项穆: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书宜长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
张怀瓘: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有离合之势。
王羲之: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卫夫人: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读帖的重要性由于三令五声被很多人重视,但临帖前的重要一步读帖,却被很多人忽视。拿来了一本字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抄上几遍再说。若要问你,这本帖子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上又是怎样的?能举出几个写得十分精彩的例子信手写下来吗?细节上又注意到了多少?
很少有人能够脱口而出。只临帖不读帖,实在是很大一批书法爱好者一个严重的问题。
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说:"询师法逸少,尤务劲险,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里复返,及疲。及布坐,至宿其傍,三日及得法,其精如此"。从上述这段话中,足见欧阳询读碑的仔细和认真。
“思其用笔理,然后可以临摹。”宋·姜夔《续书谱》
“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宋·黄庭坚
"务使下笔之际,无一点一画,不自法帖中来,然后能成家数"。清·冯武《书法正传》
从实践上看,能不能认真读得进去帖,也是看一个学书者是否安下心来,是否真想学习书法的重要标志。临帖和读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是对书法学习的懈怠,也是造成临帖效果“并没有那么好”的重要原因。
读帖并不复杂,这里列出简单四步:
观
--所谓“精察”也
唐代孙过庭在其所撰《书谱》中写道“察之者尚精”,就是说观察一定要精细。一般地说,初学者应该把“读”和“临”这两个环节同步起来。临什么,读什么。可按临写的顺序,先点画后结构地对所要临习的字逐个“相面”,从组成字的基本“细胞”看起。先看点画的形态、走向、质感和轻重,然后再看每个点画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
沈尹默先生在其所著的《书法论丛》中,谈到对起笔的观察时说:把身边携带着的米老七帖照片,时时把玩。对于帖中“惜无索靖真迹,观其下笔处”一语,若有领悟。就是他不说用笔,而说下笔,这一‘下’字,很有分寸。
非如此,笔锋就不能够中;非如此,牵丝就不容易对头,笔势往来就不合。明白了这个道理,去着手随意遍临历代名家法书,细心地求其所同,发现了所同者,恰恰是下笔皆如此,这就是中锋。不可不从同,其他皆不妨存异。沈老读帖的经验之谈,仔细琢磨起来很有味道。
在读帖时,还可以把点画比较着看。比如在一个字中,相同的点画是如何处理的,不同的点画在虚实、粗细上,到底有多大的差异,要进行比较、分析。字中的某一个点和某一画的粗细,常常有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差异,看得不细,就会将本来粗细反差很大的点画忽略,那么临写起来也必然点画不分,学得“像”这一关就过不去。
在观察结构时,首先分清哪一画是这个字的主笔,点画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位置,是如何衔接、呼应的,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观其字的各部分关系,看清疏密与停匀
观其字的整体,看清正侧与大小比例
观其笔墨神采,领悟字的精神气势
观其章法布局,认清各字的位置摆布
观其落款钤印,部位是否妥当
由以上“五观”可知,读帖、临帖,精思细研,是十分必要的。
所有的书事都在于用笔,核心就是把笔控锋的上下左右轻重缓急。还有肥瘦筋骨得势与失势等。
汉字表情达意,准确简洁,十分讲究“优化组合”,还要“顾全大局”,讲究“避让”。根据组合需要,有疏有密,有长有短,有松有紧,有粗有细,有大有小,有宽有窄,有方有扁……这种组合,汉代书家蔡邕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读
--高效读帖有法
读帖时所要做的功课不少,想把帖子“读”好有没有秘诀?回答是:“绝对有。”
具体该怎么读呢?
观其起笔处,看清露锋、藏锋。
观其运笔过程,看清顿挫轻重。
观其驻笔处,看清如何收笔。
观其转折处,看清方笔、圆笔。
观其笔画连接处,看清是连还是断。
一、拆字读,就是把字拆开了读,先看各笔画的起、行、收,再看各笔画之间是如何搭配,如何穿插避让、和谐安排的。
二、单字读,即只看某一个字,主要看它的间架结构,形态神韵诸方面,并能通过对逐个字的赏读把握该帖的结字规律及整体风格。
三、连字读,就是把几个字或几行字连起来看,主要是揣度字与字之间如何行气,如何伸缩揖让,如何统一中求变化的。
四、相似字比读,把帖中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找出来,比较实际用笔、结字等方面有何异同,特别是它们对相同笔画是如何作不同处理的。
五、特殊字强读,每一本帖中总有一些字在结体上独具匠心。对此类字应当强加记忆,以便在创作时可以顺手拈来,为己所用。
记
--所谓“强记”也
在精察的基础上,要强记一些字的造型和章法,把读帖的成果记在心里。
潘之综在《书法离钩》中有这样的说法:“取古人之书而熟观之,闭目而索之,心中若有成字,然后举笔而追之。字成而以相较,始得其二、三,既得四、五,然后多书以极其量,自将去古人不远矣”。
一言蔽之:心中的东西积累得越多,用起来也就越方便。
现代书法家黄绮先生在其所著《书中五要》中也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读书还要求背诵,观看碑帖,比做读书,是要求把观看与记忆结合起来,不能过眼即忘。”
宋高宗学《楔帖》,他说:“详观点画,以至成诵,不少去怀也。”观帖达到成诵不忘的程度,可以说是使观看变成了记忆。“成诵”是读的结果。读书成诵,诵上口头;观帖成诵,诵上笔端。所谓“上笔端”,是把成诵的'内容’表现于自己的书写中—这是观的目的。
关于如何记忆,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应该强调的是这种记忆不是死记,而是理解基础上的一种意识的储存,消化式的吸收。
想
--读到深处自然“联想”
联想是读帖的重要环节。通过读帖,可波及到与书写有直接关系的一些其它问题。比如,可以联想到书写者所使用的工具,笔是硬毫还是软毫的,纸是生的还是熟的,是大笔写小字还是小笔写大字等等,这对临帖有直接影响。
其次可以联想作者在书写过程中的外界条件和心境,像“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王羲之等贵族携子邀朋,在春游活动中饮酒作诗,王羲之乘酒兴所为,抒发了内心的情感,从唐人临习的作品看,文意书法相映成趣,兴之所致神采飞扬,充满了超脱、潇洒、尽兴的意境。
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则是为了平叛,在其兄和其侄为叛军所害,又得不到朝廷表彰的情况下,悲痛之极而为亡侄颜季明写的悼词。观其书法作品,仿佛听到了作者悲愤、深情的倾诉。从而对作品中反映出来的雄浑遒劲、豪迈激盈的悲壮之气有了深刻的理解。
再则可以通过读帖,联想作者用笔用墨的书写过程。
姜夔在《续书谱》中说:“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尤其是看碑刻作品时,读者可在头脑中还原成墨迹的形象,然后再联想到如果要让我去写,我将如何去写、如何吮墨、如何换锋、如何提按。
通过这种联想,再临帖心里就有数得多了。
以上。
附:坊间“读帖口诀”
读帖很重要,是藏还是折;
方法掌握好,是方还是圆;
笔前先看帖,是长还是短;
揣摩字结构,是高还是低;
认真去分析,看是取横势;
琢磨活用笔,还是取纵势;
忆前笔在后,想好再动笔;
读帖过了关,书写自然成。
写在后面:
静心是对读帖时的心理状态的基本要求。
蔡琶在《九势》中说:“欲书,先静坐默思,如对至尊。”
诸葛孔明在《诫子书》中也说:“学,须静也。”
只有心静,才能注意力集中,凝神静观,毫微入眼,留下深刻的印象,将帖中信急输入大脑,思考和领悟其中的奥妙,化为己有。
所以一句话:只有读出来,才能临出来,只有眼中有,才能心中有,才能手下来。只有“察之者尚精”,才能“拟之者贵似”。精到细致的观察习惯,敏锐的观察力是我们应该重点培养的。
学习书法,该怎样“借古开新”?
一千个人看王羲之当有一千个王羲之的理解和看法。人们在古帖中看到的其实都是自我,发现的是本心。我想到了我才明白前人之所想,前人之所想才真正存在。看别人其实看到的是自己,说别人其实是在说自己,所有看和说无不体现着审美主体的个人意识。在古帖中能看到什么?取决于你的理解,你的认识,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从什么角度去看。能领悟到些什么?能学得些什么?取决于你是什么思路,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而最终表现的是什么?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行为目的,追求倾向当取决于你自己的本心发现。
对于米芾的了解,最初知道他有个“颠”的名声,书法“沉着痛快”,“风樯阵马”,“八面出锋”,“刷字”等等。确实也很喜欢米芾的字,感觉米芾的书法跳跃,奔放,迅捷,潇洒,激昂。用一匹骏马来形容米芾的书法确实很形象。
然而在学习中,一直有一个问题在萦绕着我,米芾是学“二王”的,他的学书过程历来评论家都说他是“集古字”,而且“集古字”的学习方法一直影响了后来众多学书者的学书历程,米芾是怎样从“集古字”中成就米字风范的,由此联想开来,诸多的书法家又是怎样从古帖中脱化而形成自家面貌的?
最近终于有机会可以沉下心来拜读米芾著名的《海岳名言》以及《自叙帖》,还有其他书法理论著作,好象从中感悟到了些什么。找到了一些感觉,发现了一点线索。
首先发现之一:米芾确实是“集千家米,煮一锅饭”的集古字大成者,然而米芾又不是纯粹的集古字,在临摹上米芾强调不与人同。《自叙帖》中说:“古人书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他崇尚古人的创新精神,所以在临摹中他也不囿古帖,胆敢独造。
发现之二:米芾书法特别强调体势。要“字不作正局”,体势的营造是米芾书法的精髓,也是米芾书风的一大特色。米芾通过字体的夸张变形,左斜右倒,上下错位,大小不一,偏侧不正,来打破平衡,制造矛盾,然后上下相形,左右相应,将一个个没有笔墨连贯的单字浑然一体,产生形形色色的造型姿态,表现出多姿多彩的精神面貌。
发现之三:米芾是书法革新派的先躯。
米芾楷书观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卑唐,反对专学唐人书法,认为钟繇为楷书之祖,其字不仅字形大小不一,而且造型左伸右缩,偏侧不正,极尽自然之美。而唐书工整极致,缺少变化,笔画太匀,结构不可移变。“古法丧失净尽”,是“丑怪恶扎之祖”。他强调书法“大小要各自有分”,笔法不能太匀,必须要有体势,等等。赞赏唐以前楷书的真率与自然,反对唐书的理性化和程式化。
种种迹象表明,米芾是一位既能敬畏传统,认认真真地学习前人法书,又敢“戛戛独造”,敢以否定名家书法,努力创造自我风格的人。这种不迷信名家,不断否定,不断发现并学习其他名家,永不知足的精神,正是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最彻底的敬畏。是最值得肯定,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发现之四:米芾论体势之布置、变形等,讲究相称。这是米芾体势论的理论依据。“贵和不贵苦,贵异不贵作。”“和”即相称,即对比关系的平衡协调,不和就是“苦”,苦即冲突,生怒生怪,不相协调;“异”即变化,作品中的所有造型元素都不雷同,而且求异不能做作,做作是画字,是俗气。
大致就这么四条吧,虽然仅仅就这么四条的总结,却也告诉我这样一个学书道理:书法创作是将时代精神灌注于对传统的分解与构成之中,就是“积千家米,煮一锅饭”;“囊括万殊,裁成一体”。这个过程的必须阶段就是“集古字”。刘熙载《艺概》中说:“盖惟善用古者能变古,以无所不包,故能无所不扫也”。“无所不扫”的创新来自“无所不包”的临摹。康有为《艺舟双楫》中有此语:“若所见博,所临多,熟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合,尽得于目,尽存于心,尽应于手,如蜂采花,酝酿久之,变化纵横自有成效。”
然临摹在广博旁涉的基础上又要通变,不能一味地死临硬摹。何绍基说自己学书四十余年,正草篆分,博览广综。“或取其神、或取其韵、或取其度、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行笔、或取其结构分布,当取其所取,则以写时之精神专注于某一端。”这种临摹方法与米芾临摹之求变大致是相同的。当知所有风格明显的大书家莫不在临摹功夫上就做足了手术,动足了脑筋。
米芾夸张变形了二王书法平正温和的结体,造势求异,成就了米芾“沉着痛快,风樯阵马”的书风。
黄庭坚将点线两极分化,点线对比穿插,组合强化视觉效果,开辟出黄书长枪大戟的风格面貌。
徐渭的书法主要是取法米芾,而把抒情写意推向极至。用笔提按动作更加强烈,大起大落,左右摇曳,跳荡激越,穿插避让纷纷纭纭,通篇是线的缠绕和点的迸溅,让人由此感到愤懑的倾泻,痛苦的呼号和血泪的挥洒。
王铎也是学米芾的,而作大幅行草,米芾“不作正局”的体势变化局限在单字造型上,显然不能搬用,为强调整体气势,王铎扩大变化单位量,从一个字变为一组字,连续几个字的左斜与连续几个字的右倾,将字不作正局变化为行不作正局,将每个字的体势变化推向每行字的轴线变化,“如黄河之百里一曲,千里一曲一直也。”在用墨上,王铎不仅继承和发扬了米芾从湿到干的墨继变化,而且将湿笔推向极至,每一个墨继变化的前一二个字笔酣墨饱,渗化开来形成块面,结果在汉字点线变化的基础上发展成点线面的变化,丰富了造型元素及对比关系,强化了作品的视觉效果,也成就了王铎一代书法大师的辉煌地位。
沈曾植早年学帖也主要取法米芾,晚岁学碑,始冶碑帖于一炉。他的十六字法:“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余裕。”前半句来自米芾,指用笔要上下左右四面出锋,使点画之间有所顾盼。后半句来自包世臣,指用笔要顶着纸走,使笔画两边自然发毛,丰富笔画中段的变化,这是写碑的用笔法。沈曾植碑帖结合的笔法是对米芾笔法的发展。曾熙评沈曾植书法说:“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这种“不稳”主要指体势,是米芾“不作正局”、“须有体势乃佳”的发展。沈字因借鉴宽博开张的汉魏六朝碑版,注重横势,字与字之间的纵向联系就弱了许多。为了使整篇浑然一体,只有加强各种对比关系,打破每个字结体的平衡,使其不稳,使每个字不得不依靠上下左右字的配合来寻求平衡。而碑版笔法的融入,解决了米芾帖系笔法笔画中段空怯的毛病。
米芾、黄庭坚还有苏轼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倡导者和革新家,他们的成就都卓尔不群。徐渭、王铎、沈曾植都是历史上学米芾书法而卓然成家的书法大师。他们都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审美观念和自己的学识修养,继承并发展了米芾书法在用笔、点画、结体、章法和墨色上的各种成就。而今我们学习书法,又该怎样去借古开新,怎样才能使经典法帖在当今社会得到新得阐释和演绎。也许大师的学书历程能给我们些许启发。
书法家的最终成就“自成一家”学书法,悟到这10点很关键
1临帖要精临
把每一个字,每一个字组,
每一个片段反复学习,慢慢吃透,
而不要把碑帖草草的“抄”了一遍又一遍。
2书法史要重视
了解各种书风的来龙去脉,
会大大加深对书法的理解
3学书大多从楷书入门,楷书的学习,不要太过执着,特别是不要迷醉在二田所谓的“欧楷”里,
走进去了就不容易出来。
即便是写正统的楷书,
也要及时过渡到行草中去,
不然楷书也容易越写越死板。
4原大临写
学习唐楷的朋友,
在较为熟练的基础上尝试着去原大临写,
会别有一番感觉的。
有的有争论的问题,比如,逆锋起笔,
或者说欧楷的钩的写法这类,
尝试着去原大临写
5花些精力研究一下书写工具
书写工具对风格的影响非常大,
找到适合的工具组合,书写体验会好得多。
“擅书者不择笔”我觉得应理解为
擅长写字的人善于运用各种类型毛笔的特性
来创作不同的美的风格,
而不是说用任何笔都可以写成那一个样子。
6书法学习中时间的配比
我认为临摹要占到九成以上。
不要急着创作,
当古人的书写习惯变成自己的书写习惯时,
创作是水道渠成的事,
在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强行创作
是一件非常勉强而且伤脑筋的事。
7笔法
“笔法”应该是所有学书者都关心的问题,
笔法这东西,历来被说的玄而又玄,
其实我倒觉得,
笔法,相对于结字章法而言,
倒是一个相对简单且比较容易学到手的东西,
笔法的学习,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古人墨迹的解析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达到,看到任何一个用笔细节都要能够基本正确的,去判断出这一笔是怎么写出来的,说的简单点是“一看就会”,我觉得这是高效临帖和精准临帖必备的能力,也是自学能力的核心,这个能力越强,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训练的方法,主要在于多看帖,多熟悉毛笔性能,慢慢去摸索,看看相关的书籍,如邱振中《笔法与章法》。
8执笔写字,虽说执法各有区别,但是个人认为必须要落脚到“灵活”一词,灵活主要表现在手指,手腕,手臂的联动,甚至于在写大幅作品时全身力量的综合运用。当然,抛开榜书等特别大的字,日常写字,主要靠动手指,然后是手腕,这是省力而精准的。
很多初学者的问题在于手指太僵,被迫过度的去利用手腕,或者说悬起肘来用手臂来控制毛笔运动,导致写字写得很累,而且效果不佳。
9临欧楷一个细节
临欧楷的朋友,请注意一个小细节,欧楷中的“口”部,基本上是不封口的。
10值不值得学的问题
对于田英章田蕴章,包括近代任政,清末黄自元等人的楷书值不值得学的问题,这个得看个人习字的出发点,如果只是为了把字写得规范、工整、漂亮,任何符合这一标准的字都可以学,甚至电脑里的楷体印刷体也可以学。但如果是为了让自己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准,得到更深层的艺术享受,取法这些人的字显然不是一个好选择。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古今传承,博大精深。书法作为诞生于华夏土地之上的古老文学,在现代一直备受追捧,受欢迎的书法艺术因为入门门槛低,需要物质条件少,没有年龄限制等等原因,所以很多人都选择练习书法修心养性。练习书法的众多小伙伴们都知道,书法家的书法作品能取得的成就是很多的,但是对于书法家自身来说,能称得上是最终成就的只有一个,这就是书法家在书法上“自成一家”!
在华夏可以考证的五千年历史中,书法家虽然一直层出不穷,但是能做到“自成一家”的却是寥寥无几,这就让人不免好奇,这个可谓是书法家最终成就的“自成一家”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想要做到书法上的“自成一家”难度到底大不大呢?到底怎样才能做到书法之上的“自成一家”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个问题吧!
首先,书法上的“自成一家”就是指在书法上表现出来的“自我风格”。学习书法的人很多,但是能在书法抒写规则的基础上,让其作品出体现书法魅力的书法家确是很少,大部分都是粗略的学习临帖,然而想要做到书法上的“自成一家”第一步就是练好书法,拥有雄厚的书法功底,最少让达到能让人看出书法的魅力。
其次,在书法艺术上“自成一家”是很难的。拥有雄厚的书法造诣,只是“自成一家”的第一步,第二步就取法前人,研究和探索自己的书法风格,不重视对古人书法的研究,哪怕有再好的书法基础,也无法“自成一家”将自己的风格融入到作品之中。
北宋米芾七岁学书法,十岁凭借书法扬名当世,二十岁被公认为书法大师,但米芾却是在50多岁之后,才在书法上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自成一家”。就连历史上的“书圣”王羲之虽然先后取法钟繇,卫夫人,但也是在40余岁的时候经过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最终才形成自己的艺术门派
最后,想要做到“自成一家”说难很难,说不难也不难。想要做到“自成一家”,一是需要一种勇气,二是需要一种修为。练习书法最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所需要的勇气就是击败懈怠,坚持临帖,打好书法基础。所谓的修为,则是对书法的研究和心得,坚持临帖可以得到书法功底,但是这是死的书法,只有耐心下来对自己和古人的书法进行研究,并且不断总结心得,最后这样得到的修为,才能做到“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一,书法上的“自成一家”就是指在书法上表现出来的“自我风格”;二,在书法艺术上“自成一家”是很难的;三,想要做到“自成一家”,需要击败懈怠,坚持临帖的勇气和耐心研究书法得到的修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后做到“自成一家”。学习书法就应该朝着这个书法家的最终成就走去,走出自己的书法风格,谨记“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