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英国的《呼啸山庄》我终于在第三次努力之后看完了,从暑假到寒假,历时半年,跨越2012、2013两年,可见英国的电影太文学,我的欣赏水平远远不够。原著好像还是高中或什么遥远的年代看过吧,具体情节记不清了,只剩了故事梗概和个别人的浅薄的印象,阴郁的希斯克利夫,现实的凯瑟琳,弱不禁风的林顿,其余似乎没了。这部小说在当年的我而言是很难理解的,现在,即便过三奔四但依然不甚明了。
比如凯瑟琳,她似乎是大多数女性的代表和浓缩,内心有强烈的爱憎,但外表要恭顺于现实。所以她让自己的情感卑微地屈从于世俗的眼光和物质的诱惑嫁给了林顿。十年前我鄙视她,因为她的屈从。但现在我有似乎理解她了,人是社会的动物,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中,理智可能不是本能,虚荣可能不是本能,但追求物质生活质量是一种本能,而本能更会战胜情感。超越了本能的物质需要和虚荣心把感性放在第一位的人不一定幸福,比如安娜,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所以,凯瑟琳我现在同情她,同情她在现实中放弃了希斯克利夫,同情她在少女时代就匆匆地步入少妇的行列而没有如期与幸福相遇,同情她爱了一个拥有变态心理的人又嫁了一个拥有变态生理的人。她的幸福在父亲撒手人寰时结束,又在自己撒手人寰时开始,多么有趣的回环。
一个拥有变态心理的人,希斯克利夫,是众多虚构人物中颇让我心惊的人物,当然是在小说中,不是电影中。艾米利笔下的希斯克利夫压抑着热情、释放着阴郁、制造着不幸、承受着毁灭。常态的希斯克利夫在作品中压根就没出现,我猜测或者说推测常态的他只属于胎儿时期。从他在风雨中一登场,他就像荒原一样,外表沉默内藏如泥淖,这泥淖让所有人深陷其中不得自拔,从恩肖先生到小哈顿,从凯瑟琳、林顿到小凯瑟琳,从伊莎贝拉到小林顿,也包括他自己,无一幸免。恩肖的善良不仅没能教育儿子,也没能挽救希斯克利夫,善良在等级和传统观念中被践踏,当爱情折磨着他时,他开始压抑人性折磨所有人。凯瑟琳爱着他却嫁给了别人,他爱着凯瑟琳却只能空守,守着思念,守着盼望,最后守着灵魂。热情的凯瑟琳被爱情杀死了,希斯克利夫的人性也被爱情杀死了。他的报复,让人切齿痛恨,也让人顿足痛心。爱得热烈,恨得决绝,死得坚定。在艾米利理想化的死亡史中,希斯克利夫被自己饿死了,不吃不喝饿死了肉体,热爱痛恨饿死了灵魂。所以有时候还是做一个折中的人吧。平淡、平和、小爱、小憎,或者不爱、不憎,人或许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时间更长久。当然,人若没了爱憎难以想象。上帝尚且爱人,佛祖尚且慈悲。但是人不可以疯狂,希斯克利夫就疯狂了。疯狂的人危险系数10,需要远离。凯瑟琳、林顿等一干人都没能远离,所以他们都付出了代价。
电影只截取了小说开始到凯瑟琳去世这部分,为什么呢?电影把很多镜头用于展现环境,荒原的风、荒原的草、甚至一直小虫子,细节展示充分,但少有阳光。电影中唯一一处明媚应该是二人再次见面时,已经成为少妇的凯瑟琳披着一身灿烂的阳光微笑着站在希斯克利夫面前,原著中悲剧开始上演的地方,电影中悲剧开始走向高潮并落幕的地方。希斯克利夫的痛哭也变了形式,没有头破血流,没有掘地三尺,只有无声的沉寂中的绝望,这个改编似乎更接近人性。电影中希斯克利夫不再是吉普赛人而是黑人,这也让人不舒服。虽然黑人、吉普赛人和白人在那个年代鸿沟是雷同的,但想想叶塞尼亚的形象,英国的电影还是吉普赛人形象更好一些。当希斯克利夫占有了庄园时,小哈顿把一只小狗吊死在希斯克利夫身后的树枝上,希斯克利夫作为阴郁的前景,挣扎着将要死去的小狗作为背景,怀里抱着另外一只小狗的小哈顿在电影里似乎又是一个复仇形象,虽然稚嫩懵懂,但行为恐怖,完全不同于原著中的小哈顿的天真。
别把我留在没有你的世界里,是希斯克利夫的呐喊。别让我沉浸在对这部小说的回味中了,是我的祈祷。
电影和小说都压抑得很。绝不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