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孩子厌学的妈妈跟我说,她现在通过努力学习,感觉改变了许多,亲子关系也日益好转,但是却怎么也无法放下期待。
我就好奇地问她,你无法放下的期待是什么,说来听听看。
于是,她给我列举了目前放不下的期待:
- 期待儿子能不再退缩,勇敢自信地早日复学;
- 期待丈夫多肯定孩子,不要压抑情绪面对孩子;
- 期待自己能不再因为孩子情况时好时坏而失望;
我问她,还有没有其他的期待。她回答说,暂时没有了,以前对孩子的确有很多期待,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大部分都已经放下了。
她接着问我,是不是现在的期待有问题,让孩子感觉到压力,或者不被父母真正信任,才导致孩子厌学在家的情况时好时坏?
▊ 期待本身就没有错
其实,我们对自己及周边人事物有期待是人性本能。
不同的人不同的期待,区别就是:
有些人的期待是私欲、幻想,有些人的期待则是理想、目标。
无论期待的内容是什么,是私欲还是目标,这些都不是重点,只是反映了内心力量与认知能力的高低而已。
简单讲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区别。
固定性思维模式的妈妈会在结果上反复思考,质疑自己想法的好坏与对错,因为她害怕自己犯错,不愿意面对失败带来的沮丧与自责。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妈妈会回到初心进行自我反思,也就是从自身内在探索真正的问题与成因,然后对原来的假设进行校正。
两者相比,后者能从容面对期待落空,更不会被自身情绪勒索,更不会自我否定。反而,后者会把危机当作机会,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我经常说,“烦恼即菩提”这句佛家偈语蕴含大智慧,让自己不陷入期待落空当中,也不会被期待本身是否为“投射”、“压力”之类的念头缠绕。
当最终结果偏离期待的目标时,我会向自己提出三个问题:
自己的期待当初经过检视吗?真的合理吗?
自己内在的什么匮乏阻碍了期待的实现?
还有什么可能让自己能够达到期待目标?
当我认真探索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后,往往会发现未满足的期待这件事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自己无法面对内在的各种痛苦。
所以,期待本身没有对错之分。期待落空产生失望、难受、自责的情绪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醒自己去反思精进、不断成长。
也就是说,当期待不能实现时,应该回到当下,看见心智模式、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中存在的惯性问题,就能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 勇敢面对才能放下
不是期待本身对错的问题,而是自己内在的惯性问题,很多人是非常认同这句话的。
那么,怎样才能放下心中的期待呢?
毕竟,期待不停,失望不止,现实中我们常常因此内心冲突、纠结、矛盾着。
有人说,只要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这是个虚无缥缈的悖论,没有人能真正地做到没有期待,这不是"放下"的正确解释。
朋友常常会出于关怀建议:“不要对孩子过高期待,要学会放手!”,我们总无奈地回答:“要是能这么容易放下就好了。”
我们很少因为别人劝告就能放下,哪怕他的道理听起来是那么的正确。
对于当事人而言,放下是最难的,否则就不会如此受苦。
放下期待,是很不容易的修炼。没有人会在开心的时候讲放下,只有极度不开心时才需要放下。
无法放下期待,反映了我们不允许人、事、物的变化或消逝,或者不允许变化不依照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无法放下期待,就意味着对未来的高度担忧,不断想象可能会发生很糟糕的状况,于是,我们一直处于高度的懊悔、憎恨、愤怒、悲伤、哀怨、焦虑、担忧当中。
为什么我们想放下期待却总是做不到呢?
其实,这样的念头或说法,只是在传递我们内在的某个心声——我不敢、不愿意面对期待落空时的各种负面情绪。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看似“非常正确”的观点——
人要积极肯定自己,要学会正面思考,不要负面思考;要有正面的情绪,最好不要有负面的情绪。
这样的观点是没有错,可是要真正做到必须有个前提条件——
就是你要觉察并反思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首先要学会如何跟自己的负面情绪在一起。
每个人要想做到放下,就必须先回到当下,学会面对、承认与行动。
例如,当孩子叛逆厌学后,你一边通过学习调整自己的状态与教养方法,一边又在为孩子无任何明显改变不断焦虑、担忧。
你不要急着外求各种朋友、专家建议与快速解决问题的答案,你要学会跟自己的愤怒烦躁、悲伤难过在一起,不要急着逃开它。
当你能够接纳包容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它自然就可以转化成内在的能量,然后你才能很好地反思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
现实中很多人却惯用压抑、隔绝或忽视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常见下面这几种形式:
- 有些人通过不停地思考期待落空的原因、未来如何降低期待或转化期待,来获得麻痹自己、安慰自己,因为这样的“负责思考”会带来心安的藉口。
- 有些人通过忙着做家务、听音乐、看电影、逛街购物等等各种忙着做很多的事情,来假装没事、自我欺骗,因为这样的“积极行为”会使得逃避是理所当然。
- 有些人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育儿书籍或报名参加各种家庭教育课程,用各种的知识、道理把自己包裹起来,形成抵御内心痛苦的盔甲,因为这样的“努力学习”会暂时忘却烦恼。
以上这些现实中的情景,在很多父母身上随处可见,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因为,你害怕一个人独处安静下来,就要面对很多的空虚孤单或负面的感受。
可是,你从来没有学会把负面的感受当做你的好朋友,也没有学会跟你真正的负面情绪好好呆在一起。
如果你学不会跟你的负面情绪在一起,你就是刻意地逃避、掩盖或假装不存在,你的生命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平安。
当你永远无法真正面对你的负面情绪时,你就将所有能拓宽心灵深度和塑造品格的情绪都隐藏起来了,自然无法获得心灵进化的能量。
▊ 什么是真正的面对
很多家长努力学习各种家庭教育知识,其实都是漫步在云端,一心只想把这些知识当改变孩子或解决自身内心痛苦的工具。
他们从来没有深刻地下功夫,对当下期待落空的这一刻去真正地接受,只想用各种方法改变现状,都是在自我欺骗。
他们嘴里所谓的学习与改变,只是想当作一个方法,而不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很多时候为什么不能面对自己的内心?
因为害怕看到别人对你的失望、厌恶的眼神,或不高兴的情绪。
可是人生就如一场游戏,所有你逃避面对的问题,偏偏会一直被你遇到,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问题仍然存在。
到底在我们内心当中,有多少事情是我们想逃避的、不想自我面对的?
我们从小到大有多少是在逃避的、隐藏的、甚至伪装的。所谓的勇敢面对也好,自我欺骗也好,这件事只有你自己知道。
我经常说,要敢于面对、再次面对、不断面对。面对分很多层次,不要以为就是我讲的“面对”就只是两个字。
很多人认为的面对就是关起门来,藏起来,只在头脑中反复想自己教养犯下的错误,还不要让别人知道。
比如,很多人常说:“我知道自己以前教养方法的错误了,通过面对这些错误后,我接纳他的功课可以不够好,哪怕孩子不上学,我现在没什么期待了,只希望他是快乐的。”
你只要详细地询问一下面对的细节,他们就会遮遮掩掩,不愿意讲真话。
比如,这么问他们:
过往教养方法不当,目前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创伤?你现在是怎么看待这些创伤的?
你平时哪些具体教养行为,让孩子感到非常厌恶与难受?
你有没有打算就这些行为,跟孩子好好地去道歉?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总是会无意识地陷入亲子关系紧张的惯性状态中?
你的惯性教养行为背后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你总想将孩子变成自己头脑中完美的样子?
…………
其实,这些人的面对就是通过表面的自我否定,来为自己的期待落空再次寻找逃避的借口。
他们的确在努力学习面对,但是他们的面对是来自无奈,因为他们不得不面对。
比如,“我的孩子就是不肯回学校,不面对又能怎样?”,这些人的面对都不是心甘情愿的,都是被迫的。
当一个人没有办法经过心理的转化与转念,头脑中的小我总会冒出一个念头:
“好吧,我现在就是没有任何办法了,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却得到这样的结果,还能怎样?那就只能面对啦!”
就这样,内心就会逃避到“安全”之处。逃避的好处就是假装看不到更深层的东西,意味着可以不用再面对了。
可是,你的内心有多少不敢面对,就代表你内心有多少痛苦。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面对?
首先,你必须在头脑与意识层面先做这个决定——无论如何我都要面对我自己。
或许我们总是无法放下期待的背后,是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面对痛苦,认为自己做不到这一点。
这个不想或做不到真正面对的信念限制自己内心的能量,变成你真的会以为自己是没有力量面对的、做不到和很糟糕的人。
然后,你必须承认自己的失败;
我们无法放下期待同时意味着,自己不肯臣服于失败,也许我们总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总是追求完美主义,一直以来对自己过于苛责或责备。
当我们愿意面对全然是失败的自己,心甘情愿地臣服于自己的失败,就踏上了通往真正面对的旅程。
你能欣然承认并面对不同以往的“失败的自己”,与向他人屈服不同,是藉由自我臣服成为自己的主人,那才是让未来的自己变得更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看见从小到大的惯性,停止责备与苛责自己,改为自我关怀与自我肯定,就会发现你开始进入真正面对“失败的自己”。
因为我们会经常用头脑告诉自己:我没有失败!我是个负责的爸爸或妈妈!我对孩子是无私的爱!只不过教养方式出了些问题而已!
这就是孩子总认为父母借由爱的名义,总是处在虚伪的自我感动的原因所在!
最后,你必须马上去行动,先将现状写出来,看看有哪些是我们没有去真实承认的;
那么现状写什么好呢?
我建议你将期待落空的事件经过,自己的负面情绪、身体的感觉,头脑中的想法,对自己的看法,全部一五一十地写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你不用修改,不用检查,更不用管语法或句式对不对,只要放手去写就好了。
这是一个敢于直接面对自己内心痛苦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写下来,同时也是个人成长的加速神器。
但是,很多孩子的父母总是嫌麻烦,他们宁愿让想法和念头在脑中反刍千遍,也不愿在电脑、手机或纸上写上一次,然后整天被困在低效和混沌中。
事实上,只要你主动把想法、念头、负面感受、情绪等等写下来、写清楚,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自己对话。
这种对话多了,我们必然会对自己越来越坦诚,以探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这种坦诚会给我们带来一个稀缺的能力:敢于直接面对痛苦与困难。
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不是因为缺乏能力,而是因为缺乏勇气。
当你对照写下来的现状,逐一核对哪些想法是自己依旧在抵抗的,哪些情绪是自己依旧在逃避的,然后告诉自己:
“我不再抵抗、不再逃避,我全然地接受自己的现状,看见所有的假装,我要真实,我要勇敢面对!”
核对完列表之后,再进入很重要的反思环节——
你一定要回答自己这三个问题:
- 这个事件为什么总会发生?
- 我能从中汲取什么好的教训?
- 当下有什么事今天的自己,立刻就能做的?
因为,书写的意义不仅在于宣泄情绪,更在于找出立即行动的意义。
所以,面对即承认,行动即接受。
▊ 最后的话
著名心理学家萨提尔女士曾说:『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对问题,才是问题。』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面对"是个很踏实的功课,是我们一辈子的人生功课。
这两年因为疫情,我开始在线上做亲子沟通指导,发现许多家长的呈现很有意思。
家长口中说着努力改变与成长,内心想要的其实并不是「成长」,而是「孩子马上变成她想要的样子」。
真正想改变与成长的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天天做的事儿都是「需要等段时间才能看到孩子改变的事儿」。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马上变成她想要的样子」通常都是出现在梦境或者电影当中而已,这背后的道理讲几年都讲不完。
很简单的一个比方:你的教养行为伤害孩子14年或更长,难道你就期待自己努力学习三个月或半年,孩子就变成“别人家的好孩子”模样吗?
孩子变成“别人家的好孩子”这样的期待不现实,如果真能这样,你让那些一直用心教养孩子的父母情何以堪啊?
请记住:真正的面对需要通过行动表达“真实的自己”,不是只讲好的、正向的东西,好像带着面具般,让人猜不透你真正的想法与情感。
最后,我们再次回到主题——为什么家长努力改变,却无法放下期待呢?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因为,你常常是头脑知道要放下期待,但是面对内在失败的自己还没有处理完。
所以,这个放下仅是表面意识上的无奈接受,不是内心真实情感上的自我接纳。
【作者】壹心大哥,叛逆期亲子沟通教练,父母心灵成长顾问,1对1教练式指导叛逆厌学的孩子父母,在亲子教育与心灵成长领域,发现问题的真相,厘清教养的认知偏差,掌握适合自己的教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