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在洛水河边和美丽的女神宓妃相遇。洛神在水面上飘忽不定,似去还来,体态婀娜,所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若轻云之蔽日,若流风之回雪"。而曹植站在岸边,在恍惚中看见江面上的洛神,可望而不可即,流露出一种迷惘的神情。
老子曾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这就有丑恶了;天下人都知道是善的,这就有不善的了,意思是美丑、善恶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黑格尔说:"美的生命在于显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包含一种可爱的,为我们心所宝贵的东西。"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推及至万物,动物植物都有文彩:龙凤以彩色的花纹呈现出祥瑞,虎豹以鲜明斑斓的纹理凝结成雄姿;云霞变换设色,超过了画工的妙笔挥洒;草木开花,不必待匠人的奇思妙手。这些难道是外面加给的修饰?(其实)只是自然形成的啊!至于风吹树林的声响,音调谐畅,像是吹竽弹瑟:泉水激石的声音,清韵和谐,像是击磬敲钟:所以形成了形体就构成了文理,发出了声音,就产生了韵律。那些无知的物体都有丰盛的文彩,有心灵思想的人怎么能没有文章呢!
荷迦兹认为丑是自然的一种属性,适宜可以产生美,不适宜则会变成丑。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创造理想的生活。我们强调理想的作用,是为了说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并不是指人的一些偶然意图,动机,而是和真、善相结合的。美的理想就是以真善为内容,对未来生活图景充满激情的想象。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的实践,在实践中转化为客观的生活形象,才能形成社会生活的美,不论是人物、事件、场景,作为美的生活形象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如果理想不和变革社会的实践斗争相结合,则理想就会因是一种空幻的东西而失去价值,从而也不能对社会生活的美起积极的作用。
"木体实而花萼振,水性虚而涟漪结"。"诚于中而形于外" 。
莎士比亚:"外观往往和事物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漂亮虽然可以使我们在形式美上获得美感,却不能使我们精神高尚。而且人的漂亮是易逝的,而性格的美却是常在的,持久的。莎士比亚在《一报还一报》中曾写到:"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
荀子:"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清鉴》中写到“貌望丰伟者不必贤,而形器虺瘁者不必愚。”
人物形象的美首先在内在品质、精神、灵魂的美;其次,才是外在形式的美——而最好的色是二者的结合。
中国古代美学有心师造化的思想,北宋张怀在《山水纯全集后续》中说:"蕴古今之妙,而宇宙在乎手,顺造化之源,而万物生乎心。"
李白《上三峡》:"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